书城教材教辅语文新课标必读-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
18145700000005

第5章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渊明

归园田居①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②,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③,一去三十年④。

羁鸟恋旧林⑤,池鱼思故渊⑥。

开荒南野际⑦,守拙归园田⑧。

方宅十馀亩⑨,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⑩。

暧暧远人村⑾,依依墟里烟⑿。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⒀。

户庭无尘杂⒁,虚室有馀闲⒂。

久在樊笼里⒃,复得返自然。

〔作者〕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青壮年时曾有建功立业的壮志,先后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将军、彭泽令等小官,对当时的门阀制度及官场腐败政治深有认识,并极为不满,又不肯同流合污,便在四十一岁时弃官归田,之后一直过着躬耕隐居生活。归隐后写了大量的田园诗,描绘田园风光和农村劳动生活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黑暗的批判。他的诗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他开创了田园诗派,对唐以来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有《陶渊明集》。

〔注释〕

①《归园田居》组诗共五首,是陶渊明辞彭泽令归隐后的第二年(406)所作。此诗原为第一首,写辞官之原因及回归田园后的愉快心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村的纯朴恬静生活和秀美的田园风光,也表现了对官场黑暗的批判。这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②适:适合,投合。俗:世俗。韵:品性,性情。此句说从小就没有投合世俗的性情。

③尘网:尘世之网,指出仕为官。此句写自己出仕为官是一种人生失误。

④三十年:应为十三年。因为诗人从二十九岁出仕至四十一岁辞官,共十三年。写成三十,意在强调误入官场时间之久,悔恨之深。

⑤羁(jī)鸟:笼中之鸟。

⑥池鱼:池中之鱼。故渊:池鱼过去生活的水潭。这两句以羁鸟、池鱼比喻诗人在官场的不自由生活,以旧林、故渊比喻所思念的田园生活。

⑦南野:一作南亩。际:间。

⑧守拙:固守愚拙,指不愿意违心地逢迎取巧为官。

⑨方:方圆大小。宅:住宅。方宅:住宅的方圆大小。

⑩罗:罗列,排列。

⑾暧暧(ài):昏暗朦胧,依稀不明。

⑿依依:轻飘柔和、随风飘摇的样子。墟:村落。烟:炊烟。

⒀巅:顶部。

⒁户庭:门庭。尘杂:俗世的杂事。

⒂虚室:虚空宁静的住房。馀闲:很多闲暇。

⒃樊笼: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官场。

〔解读〕

诗一开始叙述了回归田园的原因,诗人从小就没有追求功名利禄的世俗念头,其本性是热爱大自然。所以,在诗人看来出仕为官是一种人生失误。古代文人一般都以功名为人生要务,为何作者一心归隐呢?原来在官场身心不自由,就像生活在“尘网”中一样。诗人用“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来比喻为官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由此读者也能看出诗人归隐前长期的思想活动,能看到他对农村生活的感情是多么深厚,能够看到他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是何等强烈。“开荒”两句,一方面表述了诗人回归后的具体生活内容,另一方面也表述了诗人的坚定志向。诗人辞官后过着一般农民的生活,开荒南野,这在古代文人中是比较少见且极为可贵的。辞官归田,在一般人看来太愚拙了。但诗人不愿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这种“守拙”,是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的表现,体现了高尚的人格精神。回归田园后,诗人不但获得了身心自由,而且田园美也让诗人陶醉。诗人独具慧眼,发现了田园之美,以朴素的语言歌颂了田园之美。这在古代诗歌中,是尚无先例的。诗人由近及远,先写自己的农家小院,十馀亩宅地,八九间草房,屋后榆柳成荫,院内桃李茂盛。远处的村落在朦胧的烟霭中,炊烟袅袅,深巷中偶尔传来一两声犬吠,树头的雄鸡啼叫不停,一派和平宁静的田园生活景象。这正是诗人所向往的,因为这里没有官场的污浊,只有生活的平静与自由。最后,诗人用比喻巧妙地表达了与仕途诀别、回到大自然中去的欣喜之情。

此诗在歌颂田园风光的同时,表现了对官场黑暗的批判,也表现了诗人高远的人生志向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在艺术上,诗人用朴素纯净的语言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创造了悠远恬淡的意境,风格平淡而意蕴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