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克曼(J.P.Eckerman1792—1854),生于德国汉堡附近的农村,从小生活困苦,父亲是个背着箩筐、奔走于城乡之间做点小买卖的货郎,母亲则在家做针线活,14岁还没有机会读书,后来有人资助他上学,毕业后在当地法院里做些文字抄写和记录工作。爱克曼对诗歌有浓厚的兴趣,歌德便成了他崇拜的偶像。他竭力摹仿歌德,按照歌德写诗的风格和习惯创作诗歌。后来爱克曼作为秘书在歌德身边工作了十年,编辑由歌德亲自审订的《歌德文集》,此外,他还直接参与了歌德晚年的创作,包括《浮士德》第二部的创作。与歌德有着亲切而友好的交往,经常与歌德就各种问题进行交谈。著名的《歌德谈话录》就是根据他与歌德谈话的笔记整理成书的,1836年出版后立刻大受读者欢迎,爱克曼因此而闻名遐迩,他自己的诗集和诗论却并不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