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哲学
18149500000111

第111章 信仰寻求理解

不把信仰放在第一位是傲慢,有了信仰之后不再诉诸理性是疏忽,两种错误都要加以避免。

—安瑟伦

一般认为,除了教皇赛尔维斯特二世之外,10世纪的西方没有哲学家。但伴随着11世纪的到来,在哲学上真正杰出的人物开始逐渐现身了。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罗塞林、安瑟伦等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即都是支持教会改革运动的修道僧。

安瑟伦是意大利人,基督教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实在论主要代表。26岁进入本笃修会的他,先后任了法国柏克隐修院副院长、院长和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在他担任大主教期间,曾因主教续任权与英王发生争执,两次被驱逐出境。

和奥古斯丁一样,安瑟伦也认为信仰高于理性,理性应该从属于信仰,认为如果没有信仰,就不能理解一切。为此,他提出“我信是为了理解”和“信仰寻求理解”的口号,但同时他又认为,如果仅有信仰而不诉诸理性,则近乎玩忽。

在《独白》中,安瑟伦运用因果律,从事物有不同程度的完善,推论出必有一个最完美者,即神的存在。之后,他又在《宣讲》中提出了哲学史上著名的关于神存在的“本体论论证”,从而一举成名。

安瑟伦声称任何人都有一个关于神的概念,即神是一个“不可设想有更大的最伟大者”;但如果它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那么人还可以设想一个更伟大者,这是相互矛盾的。因此这个“不可设想有更大的最完美者”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也必须存在于现实中。

安瑟伦的这种观点,为上帝和教会高于一切作了哲学论证,但遭到了托马斯·阿奎那的驳斥。尽管后来得到笛卡儿、莱布尼茨、黑格尔等的肯定和修改,但被洛克、康德等摈弃。

在《神何以成人》一书中,安瑟伦提出世人因犯罪而冒犯神的尊严的观点,他说,神为维护其尊严与统治,坚持有罪必罚的“公义”,要求对世人施以刑罚,不然必有适当的补偿以满足神的要求。基督是神之子,以无罪之身代人受死,这就满足了神的“公义”。后世称这为救赎论的满足说或补偿说。

究其源头,安瑟伦哲学观点主要来自奥古斯丁的哲学学说,因为安瑟伦身上具有许多柏拉图的因素,都是从奥古斯丁那里获得的。

正是由于奥古斯丁的思想和柏拉图主义之间的这种承袭关系,人们往往称奥古斯丁主义为“教父的柏拉图主义”或“柏拉图—奥古斯丁主义”,而安瑟伦则是这一传统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的中坚人物,也便有了“最后一位教父”和“第一位经院哲学家”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