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哲学
18149500000157

第157章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1818年,卡尔·马克思出生在德国一个纯正的犹太世家。他的父母在他幼年时,宣布放弃信仰犹太教,改信了基督教,并让六个孩子与他们一起,都接受了基督新教洗礼。此时的马克思只有6岁。

从中学时代的作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马克思有着较浓厚的基督教情怀:“和基督一致是绝对必要的,没有这种一致我们就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这种一致我们就会被上帝抛弃,而只有上帝才能够拯救我们。”“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出于对基督的爱,出于对神的爱。”

在大学时,马克思接受了黑格尔哲学,之后又受到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影响。随着思想的逐步成熟,马克思成为一个宗教批判的领袖人物。他曾办过报纸—《莱茵报》,但因为他过激的言辞,该报最终被查禁。

1843年,马克思前往法国研究社会主义学说,并结识了工厂经理出身的恩格斯。在恩格斯的帮助下,他了解了劳工状况和英国经济,先后参加了法国和德国的革命。最后在反动势力的迫害下,他被迫逃往英国,在伦敦他度过了生命里的主要岁月。

对马克思来说,他自始至终的目的都是合乎科学。

与英国古典经济学相比,他主张的经济学只改变了原动力;在他的经济学里,他代表雇佣劳动者说话。马克思自称为唯物主义者,但他这个唯物主义者与18世纪的唯物主义者相比又有不同。由于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他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辩证唯物主义”。

黑格尔哲学和英国经济学在马克思的综合下,形成了一种新的学说—马克思历史哲学。“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是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共同点,他们的不同点在于,如何确定和看待“按照辩证法公式发展”的原动力。黑格尔认为,这种发展的原动力是一个叫“精神”的神秘实体。可是,包括黑格尔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精神”为什么要历经这些发展阶段。

与黑格尔相比,除了带有某种必然性之外,马克思的辩证法没有这种性质。马克思认为,推动“世界按照辩证法公式发展”的力量并不是原子论者所说的那种完全非人化的物质,而是一种具有特别意义的物质。这样一来,马克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原动力其实是人与物质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最重要的是人的生产方式。由此,马克思把他的唯物论又发展成了经济学。

在马克思看来,任何时代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艺术都是生产方式的结果,至少也是分配方式的结果。马克思的这个学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点,与哲学史家有一定的关系,被称作“唯物史观”。

在黑格尔依据辩证法提出的模子里,马克思又新放入了他的历史哲学。尽管他的历史哲学包括的东西很多,但他在事实上只关心一个三元组,即以地主为代表的封建主义、以工厂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以雇佣劳动者为代表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选择研究社会主义,这个立场与辩证法有关。他相信,从某种非个人的意义上看,一切辩证的运动都是进步的。他还坚持认为,比之于已往的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一旦实现社会主义,人类一定会享受到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