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美国和华尔街来说,称得上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大英帝国在战前的国防预算每年约为5000万英镑,进入战争后每天的花费也接近此数。摩根银行帮助英国为首的协约国筹借了战争所需的大笔款项,美国政府最终也决定向协约国提供贷款。四年的战争,使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变成了最大的债权国,至此美国不仅在实业上,而且在金融上成了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当1918年战争结束时,美国超越了欧洲各个强国,纽约超越了伦敦;华尔街一举成为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全球的金融市场从此都成为了围绕这个太阳旋转的行星。战争的突然结束,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一次短暂而急剧的衰退,可紧接着华尔街进入了著名的繁荣10年。那10年美国经济蒸蒸日上,亨利·福特开创了汽车时代,财政部长梅隆推行的额低所得税政策,大大增加了居民的收入,电力的普及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战后和平导致社会出现了放纵消费的现象,新兴的信用支付手段,使中产阶级一夜之间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购买力。
可实际上,华尔街起飞的势头明显超越了美国经济本身。同时期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不到50%,可道琼斯指数却上涨了3倍。当时的投资者只需支付10%的保证金,就可以购买股票,余额由经纪人垫付。在不断获利和飙升的股市中,人们忘记了什么叫风险,轰轰烈烈的牛市就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正在走上一条不归之路。进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虽然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但就其制度和运行方式而言,却和1817年刚刚建立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差别。从本质上讲,它仍然是一个私人俱乐部,其宗旨是在为交易所的成员牟取利益,而不是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当1929年股市崩盘、市场急需流动资金的非常时刻,美联储却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导致了1931年、1932年和1933年的银行倒闭潮,引来众多争议,美联储立刻成为众矢之的。疑问渐渐产生:是不是美联储提高了繁荣与萧条周期的频率?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因为它具备制造繁荣与萧条的功能。
美联储作为美国的央行,可以滥发货币,也可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它也可以随时更改银行准备金的标准或者贴现率;它还能决定整个国家的银行利率。
所有这些功能都影响着每一个美国人的生活,不管他们处于何种经济地位。结果是穷人变得更穷,而位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占人口1%的富人,变得更富有。所以托马斯·杰斐逊指出:“我坚信银行机构对我们的自由形成的威胁,比敌人的军队更严重……”
美国国会议员、金融家麦克法登勇敢地走上国会讲坛,严厉抨击美联储:这个邪恶的机构摧毁了美国,使美国人民陷入贫困,甚至破产,实际上也使我们的政府破产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利用法律的缺陷在运作中达到了自身的目的,并通过它所控制的金钱用尽了计谋实施腐败。有些人认为美国的联邦储备银行是美国政府机构,实施情况是,它不是政府机构,而是代表着私营信贷垄断。它们在窃取美国人民的利益之后,养肥了它们自己和它们的外国客户,以及国内外的投机分子、骗子、富人和贪婪的放贷者……那些藏身在黑暗里的金融海盗会割断人们的喉咙,从他们的口袋里得到每个美元,会用金钱收买选票来控制我们的立法……
股市崩盘和“大萧条”,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惨痛经历,但也给美国经济和华尔街一次自我重塑的机会。到了1933年,罗斯福总统着手实施以他名字命名的“罗斯福新政”,大幅度地改革美国的经济政策,并开始对华尔街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这一年,美国取消了金本位制,通过了《1933年证券法》《银行紧急救助法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Steagall Act)》(又称《1933年银行法》)等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决定了现代美国金融的格局。根据该法案,美国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5万美元以下的银行存款提供担保,以避免公众挤兑的事件再次发生。《1933年银行法》还严格限制金融机构同时从事商业和投资银行业务,将银行的储蓄部门与投资部分强行分拆成立分公司,摩根银行因此被一拆为二。这一分业格局直到60多年后,才随着《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废除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