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投资的逻辑
18171500000025

第25章 股票二级市场的建立

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IPO获得了充沛的资金,他们是怎样使用这些资金的呢?首先,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启了它的加速扩张之路,其航线从地中海一直延伸到非洲的开普敦(荷属殖民地,最重要的补给港口,苏伊士运河开凿前驶往印度的必经之路),再从斯里兰卡西南部港口加勒,直抵今天的印尼首都雅加达(1619年,荷兰人征服了这座城市,并重新命名为巴达维亚)。除此之外,荷兰东印度公司还进行大量区域贸易,航线四通八达,西起阿拉伯半岛,途经印度,东至中国,甚至在日本也有荷兰人的身影。香料、茶叶、丝绸、瓷器、金银……轻松倒手即可大捞一笔。

荷兰东印度公司非常重视股东的回报率。从1602年至1696年近百年的时间里,公司每年的分红高达12%到63%,谁不买它的股票,简直就是傻瓜了。随着股票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东印度公司舰队的下一站将开往哪里”,成了妇孺皆知的话题。

荷兰人对股票的狂热追求,远远超出了东印度公司当初的预期。当然啦,公司发行的股票数目毕竟有限,而且投资者一旦错过发行期,就再也无法从公司那里认购到股票。怎么办?你若真想拥有股票,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其他投资者手中,以高于认购价的价格购买。

于是,“股票二级市场”逐渐形成。这便是真正意义上的股市——不只是公司与出资人之间的认购交易,更是出资人相互之间的自愿交易。二级市场诞生后,股票流动性大增,股价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认购价,而是像其他任何商品那样,会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而反复波动。

虽然股价变幻无常,但仍然以东印度公司的盈利能力为基准,因为股票的根本价值是在于能够享受的红利。公司大赚,股价就涨;厄运传来,股价就跌。

所以,股票一经流入二级市场交易,便拥有了灵魂。“公司贸易”和“股票交易”这二者,因此而变得难解难分。好的贸易会让股价上涨;而股价上涨,下一次公司就能以更高的认购价增发股票,从而激励他们下次把贸易做得更加成功。在英文里,“贸易”与“交易”原本就是同一个单词:trade。

股价的飘忽不定,时刻刺激着的荷兰人的敏感神经。在他们眼里,任何价格波动的商品,都可以成为赌具——在这一点上股票堪称完美。于是在如火如荼的股市上,慢慢诞生了另一种人,他们并不钟情于东印度公司的分红,而只关注股价本身的变化。只要能预判行情,低买高卖,就可获利,而且这样的操作每天都可以进行。

因为等待公司的分红,毕竟是在赚“有数的钱”,但如果把交易做好了,其获利的空间可说是无穷尽的!这样的人一般称作“投机者”,英文叫speculator,这个词还有一个意思是“思考者”,因为投机者每天都需要思考,纠结于该买还是该卖,不像“投资者”那样“无所事事”,只拿着股票坐等公司发放红利。

拿有数的钱安全,但不多,最重要的是不够刺激。冒险是荷兰人的天性,或许在企业家、航海者和投机者的身体里,原本就流淌着同一种血液。

股市既为东印度公司的海外扩张创造了条件,又让荷兰人的腰包越来越鼓。不久之后,这个神奇的国度就爆发了一轮全民参与的投资狂热。163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带回了一些美丽而罕见的郁金香球茎,引发了举国上下的“郁金香狂热症”。

到了1636年,一棵价值3000荷兰盾的郁金香,可交换八只肥猪、四只肥公牛、两吨奶油、一千磅乳酪、一个银制杯子、一包衣服、一张附有床垫的床外加一条船。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狂热追捧,从另一个角度也可看出他们当时是多么的有钱,而有钱的原因就在于多数人都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

接踵而至的结果大家也都猜到了,不久后郁金香泡沫破灭了。东印度公司大伤元气,其股价从鼎盛时期IPO价格的12倍,滑落到只有3倍。

到了18世纪,由于与英国人之间战争不断,再加上国内对亚洲货品的需求量大减,导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出现危机,终于在1799年12月31日宣布解散,公司遗址为今天的阿姆斯特丹大学。

虽然荷兰东印度公司对殖民地的居民横征暴敛,镇压屠杀,在历史上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但从经营的角度来看,它无疑是成功的。发行股票不仅让公司发展壮大,而且所有股东都切实享受着超高回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荷兰东印度公司不仅是世界上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最重视股东利益的公司。平均每年的回报率为40%,这要是放在今天的股市,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今天,有多少股民真正重视上市公司的分红呢?人们只是把股票当作赌博的骰子,追涨杀跌,“压大压小”,至于公司究竟在用IPO的钱做什么,乏人问津。继荷兰东印度公司之后,许许多多上市公司应运而生,股票交易市场也日益兴盛。

此时此刻,一些不那么诚实的公司发现:只要能上市发行股票,哪怕不做任何业务,一样可以大发横财。重要的不是你能盈利,而是让别人相信你能盈利。“空手套白狼”的始作俑者,是18世纪初的英国南海公司。

英国南海公司、荷兰郁金香泡沫和北美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并称为欧洲早期的三大经济泡沫。“泡沫”这一词始于英国南海事件,预知英国南海泡沫事件的始末,敬请阅读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