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向巴菲特学投资
18191300000001

第1章 从分享巴菲特的思想盛宴开始

确定自己的能力范围

关于你的能力范围,最重要的不是这个范围有多大,而是你划定的边界有多么合理。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在任何压力下,都始终坚持固守在能力范围之内。他曾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专注于我们所了解的事情,这一点非常重要。”任何情况都不会驱使他作出在能力范围以外的投资决策。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6年的年报中为投资者提出的重要原则是:“投资人真正需要具备的是,给予所选择的企业正确评价的能力。请特别注意‘所选择’这个词,你并不需要成为一个通晓每一家或者许多家公司的专家。你只需要评估在你能力范围之内的几家公司就足够了。能力范围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

在巴菲特的能力范围之内,他了解分配资本活动中所应用的法则。他拥有能够随时抓住机会的资质,也能查明促使他犯错误的根源。这样一来,如果需要的话,他能够修改作出决定的法则。而且,正是巴菲特的能力范围使他产生了一种控制感。这种控制感,是人类面临不肯定情况时都渴望得到的,也正是大多数首席执行官在采取常规的战略计划时所“发现的”。

同样,巴菲特宁愿在重要、可知的范畴之内作出资本分配决定。如果你会打棒球的话,这是一个击球区。在这个击球区里,巴菲特愿意挥动球棒,打击向他投来的球。这种比喻浓缩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巴菲特能够客观地估计提供给他的机会。他在作出决定时所考虑的变量是那样的明显,以至于他几乎可以触摸到它们,而在这种情况下,巴菲特对于它们如此相信,以至于他能够基本上消除不肯定性。

为了管理好这种认识状态,巴菲特用以下标准来衡量他的能力范围。

(1)确定知道什么,其办法是鉴别真理、真理之后的动因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保证知道什么,其办法是进行一次逆向思维,以此证明自己以前的结论有误。

(3)检查所知道的事情,其办法是从自己行动的结果当中挑出问题,并予以反馈。

巴菲特为什么错过投资微软、思科等科技股的机会呢?这也是他只在能力范围内投资的很好表现。为此,让我们对巴菲特与盖茨进行一个有意思的比较。

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资是对可口可乐、吉列、华盛顿邮报等传统行业中百年老店的长期投资。这些“巨无霸”企业的不断增长使巴菲特成为世界巨富。与巴菲特不同的是,他的好朋友比尔·盖茨最成功的投资是对自身创建的微软公司的长期投资。正是微软这个新兴软件产业的“超级霸主”,使得比尔·盖茨成为世界级富翁。

那么,巴菲特为什么不投资微软呢?同时,比尔·盖茨为什么不投资可口可乐呢?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范围。如果巴菲特投资高科技产业,而比尔·盖茨投资传统产业,那么,世界上会增加两个新的百万富翁,但绝不会是百亿富翁。

巴菲特在发展自己的投资哲学的过程中,也划定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只要不超出这个范围,他就拥有一种竞争优势。

巴菲特的这种竞争优势,是衡量一笔投资能否达到理想的平均利润值的能力。假如他关注的是其他类型的投资,他的“衡量工具”就会立刻失效。只要无法衡量,他判断一笔投资是否赢利的能力就与普通投资者没什么两样了。

巴菲特并没有刻意去占领全部市场领地,这是由他的能力范围决定的。事实证明,如果他留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就能轻松赢利。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外可能有一座更高的山,但他对这座山不感兴趣。因为那种已经得到验证的投资风格符合他的个性。去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无异于穿上一件不合身的外套。一件太大或太小的名牌反倒不如一件合身的廉价外套。

巴菲特通过思考以下问题来划定他的能力范围:

(1)对什么感兴趣?

(2)现在了解什么?

(3)愿意去了解什么、学习什么?

在投资中,每一个投资者都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小部分投资对象上,即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只有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投资者才可能对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进行合理的分析,才能对企业价值进行准确的估计。

还有,每一位投资者只有像巴菲特一样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投资领地,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唯有如此,你才能轻松地对不符合你的投资标准的机会说“不”,停止赔钱,开始赚钱。

投资箴言

对你的能力范围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大小,而是你如何能够确定能力范围的边界所在。如果你知道了能力范围的边界所在,你将比那些能力范围大你五倍却不知道边界所在的人富有得多。

相信自己的直觉,坚持自己的判断

不要盼望着我们的证券投资组合会出现什么奇迹。虽然我们主要持股的是有实力、有赢利能力的企业,但是它们的股价也算不上便宜。然而,这些股票可能在十年后价值翻番。

——沃伦·巴菲特

在1999年的时候,伯克希尔的收益率仅为0.5%,相比之下当年美国股市却大涨了21%,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巴菲特落后于市场20.5%,此次业绩在他的投资历史中表现最差。但到了2000年,美国股市已经大跌9.1%,而巴菲特的赢利达到6.5%,同期超过指数15.6%。2002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大跌22%,巴菲特的赢利却达到了10%,超过指数32%。

在巴菲特的早期投资中,长线投资的方式为他赚了不少钱。那时的股市波动性还不是很大,相对来说赚钱比较容易,所以这更坚定了巴菲特坚持自己的投资方式的信念。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也并非一个容易被别人说服的人。

巴菲特是个对数据很敏感的人,在他作投资选择时,他极少会被别人说服,他的脑子里已经对投资进行了评分。巴菲特在投资上从不感性,总是站在很客观的角度。在他做生意的时候,他会把个人的感情和个人的友谊完全隔离开来。例如,他跟AIG(美国国际集团)的总裁是很好的朋友,在AIG遇到困难的时候,AIG的总裁曾指望巴菲特来救他们,但巴菲特并没有这么做,他把公私分得很清楚。因为在研究了AIG的财务报表后,巴菲特觉得不能理解AIG的金融产品部门,更何况AIG有太多债务要处理。

投资箴言

在残酷而现实的股票市场中,连巴菲特在面对投资时都要受到质疑和嘲笑,何况是普通的投资者呢?唯有坚定自己的信念,才能长期战胜市场。

控制好情绪,投资就成功了一半

任何想要了解1964年伯克希尔资产负债表的人士,得到的答案跟臭名昭著的好莱坞大亨给出的答案一样:“放心好了,所有的负债如假包换!”

——沃伦·巴菲特

投资者就算具备了投资股市所必备的财务、会计等能力,如果他们在不断震荡的股市里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就很难从投资中获利。

投资者若想建立面对股票市场的正确态度,就必须在心理和财务上作好充分准备。因为市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上下震荡,投资者不仅在股价上涨时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以沉稳的情绪来面对股价下跌,有时甚至是猛烈下跌。巴菲特说:“真正成功的投资者从来不会因市场形势所迫而轻易卖出自己看好的股票,也不会关心短期的价格走势。”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投资者而言非常重要。然而,在非完全市场化的中国股票市场中,听消息、跟庄炒股票等非理性投机反而是最普遍的投资模式。许多人根本就不对上市公司进行哪怕最简单的基本分析,只要一听说有消息就疯狂地买入或卖出。这样的情况在股市中比比皆是。

在股票市场中,有些股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他们往往不从主观心态上找败因,反而诅咒庄家太歹毒,怪罪股评家预测失误,甚至埋怨政府突发利空消息,迁怒上市公司业绩不佳。他们从未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在同样的市场条件下,还是有人赚到不少钱呢?

股票市场每天都充满各式各样的诱惑。如何抵御这些诱惑,如何坚持自己的投资道路,靠的就是自制力和自信心。贪婪、恐惧、幻想、奢望,驱赶着一批又一批的股市弄潮儿置身股海,但最终游到大洋彼岸的却没有几个人。很多散户长期沉迷于各种复杂的图表之中,经常要忍受被自己选中的潜力股掀翻的痛苦。

人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巴菲特认为,挑战股市心魔,确为极难之事。只是希望自己与众不同,根本没有用。

投资箴言

股市好比是血雨腥风的战场,战胜对手的前提就是先要战胜自己。可是现实中,好多投资者不是首先战胜自己、控制自己,而是尽心钻研如何去战胜市场、战胜庄家。岂不知市场是难测的,庄家也只是低位消化别人,高位被别人消化。

贪图短线暴富,到头来,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置身股市,一旦被贪心所蒙蔽,那么,股票市场就会变为“高智商”人群的屠宰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身处股市中,必须在战胜市场之前战胜自己,不要过度迷信自己,要保持自制,保持理性的投资态度。

简单才是硬道理

像担保债务凭证这种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是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我和芒格曾经说过,金融机构将商业操作弄得太复杂了,使得政府监管者和会计准则都无法阻止金融机构冒这么大的风险。这种缺乏控制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惨重后果,例如贝尔斯登的倒闭,而且很有可能带给金融业更多的损失。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认为,企业经营的业务越简单越好。太过复杂的业务易造成不可预测的危险。

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的金融机构造成3 000多亿美元的损失。但巴菲特认为,这样的损失很大程度上归咎于金融机构本身。在过去的时间里,金融机构发行了很多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像担保债务凭证这个产品,投资者如果想弄明白其业务内容,那么至少需要阅读75万字的报告。类似这样复杂的产品大大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系数。由于它们过于复杂,政府监管者和会计准则无法监控到风险的细节,因此才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巴菲特说,在伯克希尔公司里是绝对不允许发生这种事情的。为了避免风险,巴菲特在选择投资企业时,不会选择业务复杂的。巴菲特提到,他曾经读过一份金融公司的业务报告。这份报告主要是向政府部门和普通投资者介绍其操作过程,但报告多达270页。巴菲特一边阅读,一边把自己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列在空白纸上。等看完最后一页,巴菲特发现他竟然列了25页问题。最后他实在失去了耐心,把笔一扔,决定再也不投资这只股票了。巴菲特之所以不碰高科技,就是因为他觉得高科技太复杂,投资风险太大。

巴菲特认为,如果某项业务的不确定因素很多,那么该业务的投资成功率就会很低。如果某项业务只有一个不确定因素,而这个因素的成功率高达80%,那么这项业务的投资成功率就是80%;如果这项业务有两个不确定因素,而每个因素的成功概率都是80%,那么这项业务的投资成功率就是64%;以此类推,不确定因素越多,业务的投资成功率就越低。巴菲特觉得,如果某项业务的投资成功率很低,即使该业务有再高的投资回报率,他也不会进行任何投资。

1998年伯克希尔公司打算投资一个锌金属回收项目,项目内容就是将地热发电产生的卤水中的锌提取出来进行回收利用。本来这是一个巴菲特非常看好的项目,利润率很高,项目内容也简单。可是在真正实行的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这令巴菲特非常不满。经过全面地衡量利弊后,巴菲特觉得投资成功率太低,最终放弃了这个很赚钱的项目。

投资箴言

如果企业经营的业务过于复杂,企业运营的风险就比较大。而且过于复杂的业务,投资者也不太容易搞明白。所以,投资者应尽量远离那些经营业务复杂的企业。

像老板一样审视自己所投资的企业

购买股票时你要将自己视为企业的所有者。

——沃伦·巴菲特

“投资企业而非股票”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巴菲特投资哲学的精要在于投资企业的前景,主要是进行企业投资,而不是股票买卖。

巴菲特的一个合伙人曾经讲过,“要想了解一个企业,除非你成为该公司的一部分”。巴菲特分析企业经营者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诚实,只有诚实的人才可能以企业主的眼光来经营企业;第二要信奉保守的财务策略,即用最少的钱为股东创造最多的财富,他特别看好公司用保留盈余回购自己股票的财务行为;第三,如果你不喜欢公司经理人花钱的方式,就不要投资这家企业。

巴菲特一生固守理性的投资原则,只投资企业本身而非股票。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投资的企业包括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吉列、华盛顿邮报、富国银行以及中美洲能源公司等。正因为坚守这一投资理念,巴菲特将伯克希尔公司从一个濒临破产的纺织厂发展成净资产上千亿美元的巨型公司。

1973年股市下挫时,巴菲特向华盛顿邮报投资了1 000万美元,在此后的四年内,他又陆续追加投资4 000万美元。此后,他一直拥有这家公司的股票。事实也证明,华盛顿邮报让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尔公司收益颇丰。可是,并非人人都能坚持20多年拥有一家企业的股票而不动摇,除非他将自己看成企业的所有者,否则他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作为一般投资者,你不要理会市场分析以及那些对宏观经济趋势的看法,你只需要将眼光专注于你所选择的企业及这个行业上。你所做的一切,要像一个真正的企业所有者那样,了解企业的管理层,明白企业的优势在哪里,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也许有人会问,作为小投资者,手中的资金有限,接受的信息量有限,甚至能够投入的时间也有限,又怎么可能像巴菲特那样购买并拥有企业呢?似乎这种事实可以给我们提供最直接、最令人信服的借口,让我们心安理得地追逐市场,忽略企业内在价值。

其实,小投资者拥有巴菲特没有的自由与优势,拥有更广泛的选择股票的自由。此外,你购买股票时的操作要简单得多,不需要同别人谈判,“市场先生”每天都会给你一个报价,你需要考虑的唯一问题只是企业与价格。

每一个投资者都应好好思索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如果你能认真做好每一笔交易,不管这宗交易有多大,你在投资领域的成绩可能会好得多。

投资箴言

投资的要义在于买什么类型的企业,用什么价格买你所选定的企业。投资者应像老板一样审视自己所投资的企业,这样才能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坚持价值投资,在股市中当长跑冠军

只要是法令许可,我们就会将华盛顿邮报的股份无限期地持有。因为我们对该公司价值的持续稳定增长抱有很高的期望,也知道公司的管理层能够完全以股东的利益为导向。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表示,价值投资策略并没有超出任何投资者的理解范围。谁都知道应该进行价值投资,但价值投资贵在“坚持”二字,只有坚持才能在股市中成为长跑冠军。

价值投资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透过市场价格看出实际价值。当你购买股票时,你不是只买了一只股票,而是买下了一个企业的一部分。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往往与经常波动的股票市场所显示的股票价格有极大的差距。如果购买股票的价格明显高于它的内在价值,你就会遭受损失;相反,如果低于它的内在价值,交易过程中赚钱的机会就比较大,资金被长期套住的风险就比较小。价值投资的假设前提就是市场价值最终会和内在价值相吻合。

股民在购入股票时,应该分析该股是价值投资还是热点投资。如果是价值投资,就要长期持有,切忌频繁换股;如果是热点个股,一定要密切关注大盘和个股走势,不要接最后一棒。对于散户来说,若没有专业知识和判断局势的能力,最好坚持长期投资,频繁改变热点股易被套入深渊。

大量的股票市场实证研究表明,股市短期内会剧烈波动,但长期会向价值回归。知名的研究员希格尔、威娜等人的实证研究都支持这一结论:股票收益在短期内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如一周或一月,但对于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收益则显示出负的序列相关性,比如在两年或更长的时间内。简单地说,也就是经过两年或更长的时间后,原来上涨的股票会反转而下跌,而原来下跌的股票会上涨。

作为价值投资者,锁定目标个股之后,在目标值未达到的情况下,应该坚定持有,而不是三心二意。来到这个市场上,大家都是为了使资金增值,假如对公司价值有明确的评估,而且公司业务持续向好、不断发展,你要做的操作就是在安全边际买入,然后坚定持有。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策略,懂的人多做的人少。股市中有许多投资者,热衷于追逐热点,频繁换股。可短线套利炒股不是一般人能把握的,毕竟股市千变万化,当你频繁换股操作时,若落后热点一拍,就会落入热点陷阱,跌得鼻青脸肿。尤其在牛市中频繁换股是大忌。牛市表示行情已经进入了一个上升阶段,虽然在上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盘中跳水的动作,但可将其当做一种盘中压缩上涨速度的倾向,应该坚定持股信心,耐心等待上扬。

我国证券市场已经步入全流通时代,优质企业上市带来价值投资的机遇,我国证券市场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因此,投资者应积极跟随市场转型,学习成熟资本市场的价值投资理念。只有坚持价值投资理念,舍弃盲目炒作,股市的上升趋势才能更加长久,资本市场才能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投资箴言

事实证明,无论市场是低迷,还是泡沫横飞,价值投资都是市场持续发展的根本。投机可以促进市场的活跃性,却无法维持市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把投资当做一种生活方式

我和我的搭档查理一直都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得到了许多有才华、有激情的人的帮助。我们每天踩着舞步工作,并且激情四溢。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什么会比和股东们一起参加伯克希尔的年会更有意思的了。

——沃伦·巴菲特

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巴菲特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满足,以及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伯克希尔公司的一名员工曾说:“巴菲特一天24小时都在考虑伯克希尔公司的事情。”确实,对巴菲特来说,投资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天晚上,巴菲特和他的妻子苏珊受邀去朋友家中吃饭。晚餐过后,他们的朋友架起幻灯机向他们展示金字塔的照片。这时候巴菲特说:“我有个更好的主意。你们给苏珊放照片,我去你们的卧室读一份年报怎么样?”

读年报不仅是巴菲特的爱好,还是他最喜欢的休闲活动。伯克希尔公司的纺织品推销员拉尔夫·里格比说:“读年报对巴菲特来说是一种放松。”放松本身就是巴菲特的投资风格。他唯一可能感受到压力的时候就是市价低得离谱而他的好投资主意比钱还多的时候。

如果你想做货币交易,不眠之夜和被毁掉的周末是不可避免的。你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就像在1985年9月的一个星期天,巴菲特听说《广场协议》将让美元贬值时一样。听到风声后,他当晚在纽约打电话给已经是星期一早晨的东京,抛售了尽可能多的美元。

巴菲特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把投资当做一种生活方式,24小时不离投资,时刻都在考虑投资,甚至连做梦也会想到投资,投资就是他的一切。

投资箴言

事实上,没有一个人能仅仅依靠在空闲时间练习网球或唱歌而成为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的冠军或与帕瓦罗蒂齐名的歌唱家。一般投资者也能获得可观的利润,即使投资并不是他的全职工作,但他必须像投资大师那样为他的投资目标而竭尽全力。

要想投资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融入自己的生活,让投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