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由于投资者是有限理性的,在其投资决策过程中常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大量认知行为偏差。通俗讲就是智力正常、教育良好的聪明人却经常做傻事。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认为,在任何一项投资中,投资者能否长期取得投资的成功,智商并不是第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情商。因此,在巴菲特看来,股市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投资者不仅要坚决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还要在别人疯狂的时候保持清醒头脑,不要陷入“集体疯狂”之中。
格雷厄姆也认为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不是股票市场,而是自己。投资者就算具备了投资股市所必备的财务、会计等能力,如果他们在不断震荡的市道里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也很难从投资中获利。巴菲特是这样解释格雷厄姆的主张的,他认为:“第一,要把投资股票当做一桩生意来看待,这样将会使你拥有与其他市场上的投资者非常不同的投资观点;第二,要有安全利润空间概念,因为它将带给你竞争优势;第三,要以一个真正投资者的态度面对股票市场。如果你具备了格雷厄姆主张的投资心态,你已经99%领先于其他投资者了,这对你而言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在股票投资中,万千股民都期望找到“炒股绝招”、“制胜法宝”、“跟庄秘诀”,从而在股市中所向披靡,建功立业,迅速致富。许多股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同样的基本面信息,会见好见坏;面对同一张技术图表,会见仁见智;面对同一条政策消息,会见多见空。巴菲特认为,任何一种投资理论或操作策略,都必须靠人的心智来驾驭。由此他指出,任何一种投资理论或操作方法,最后还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研判与决策。
相信很多初涉股市的投资者都有这样的尴尬,买了就跌,一抛就涨,好像庄家就缺自己那几千股一样。
即使有一些经验的投资者,如果统计一下他们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也会惊讶地发现:在套牢和保本(微利)阶段持有股票的时间最长,一旦股票有了20%~30%的涨幅则如烫手的山芋,随时准备抛出。原来赢利的日子是这么难熬。
或者有的投资者满眼是黑马,买了几天又有了“新欢”,“旧人”自然已经看不上眼了,马上换股。往往结果是两面挨耳光,放掉的继续涨,买入的如死水一潭,然后再换……究其原因,无非是人性的弱点使然。
炒股怎么赚钱?无非是“低买高卖”。但如何把握买卖时机,则取决于个人的心态了。
要想战胜自己,在股市中取胜,炒股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功课。
1.炒股先看大势
不要相信自己属于永远跑赢大盘的高手。和大趋势作对永远会失败,就像如果你在2001年到2005年夏买入股票长期持有和2006年获小利就跑同样愚蠢。
2.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方式
如果不是职业投资者,建议散户不要频繁做短线,不妨学习巴菲特的“长捂不放”策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偏好,选择投资方式:跟随热点或挖掘冷门、中长期持有或波段操作、目标位操作或随机而动……
3.作好研究
不要仅凭一句消息或者别人推荐就急于买入。你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很多信息,只要你肯下工夫。不要只从证券媒体上获得信息,很多大众传媒、行业媒体上都有有价值的新闻等待你去发掘。不看股评家的推荐,要看竞争对手对他的评述和行业动态。
4.制定合理的赢利目标
能获得超越银行利率数倍的收益就应该满足了。当然这不意味着保守,只是当你已经远远完成20%~30%的年度收益目标以后,你会比较平和地做新的股票。股市里的钱是赚不完的,我们只能拿走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人家水平高,一年翻几倍,欣赏一下就是,不要攀比。要知道,往往“无心插柳柳成荫”。
看到别人的股连拉涨停,自己的股票举步维艰,自然不是滋味,但请先问问自己当初买入的理由是什么,目前环境是否变化了。如果判断的确失误,要勇于承认,即时抽身。但是出来以后不要急于介入下一只股票,首先要反思一下教训,平衡一下心理,再按照自己的投资思路选择新的目标。
如果你确定了中线目标,就不要在意每天的实时涨跌。多看周线和分时图,别太在意日线。经常想想如果我是庄家会怎么操盘,这可以帮助你理解股票的走势。
投资箴言
不要天天看股票,适当给自己放个假,调整一下心情很重要。即使行情不好,生活中还有很多有乐趣的东西可以体验。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情绪不会再随股票的涨跌而波动,你才真正在股市中战胜了自己。
巴菲特的投资心理学
很多人比我智商更高,也比我工作时间更长、更努力,但我做事更加理性。
——沃伦·巴菲特
在投资实践中,许多投资者对市场给予了过多的关注,对市场的变化常常反应过度。事实上,人们对股市的下挫并非没有思想准备,问题在于到底有多少人眼看着自己账面上的资金减少而能够镇定自若。
巴菲特认为,成功投资者必备的一种素质就是从资金到心理上都能为市场出现的上下波动作好准备。你不仅要从理智上接受市场可能出现的任何变化,同时还要保持镇定与独立的判断能力,这样就能避免面对情况变化而无所适从。事实上,如果你坚持认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正确,就不必理会市场的任何变化,并对市场的下挫保持应有的从容态度,就像格雷厄姆所指出的那样:“一个真正的投资家极少被迫出售其股票,而且他们拥有在任何时候都能对当时的市场情况置之不理的自由。”可是,只有极少数的投资者能够做到这一点。在真实的情况下,人们常常在一听到风吹草动的情况下便迫不及待地作出决定。所以有人说,在投资市场上,99%的人都患有“多动症”。
如果你现在拥有一笔闲置资金,你准备将其用来购买股票。此时,你心里也明白,股市的过热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许多股票的价格较此前有了很大的增长。你心里非常清楚此时购买并不是最佳时机,你看准的股票将来肯定会面临调整,那时候买入将会安全得多。你可能等了两三天,最多一周,那只股票价格依然没有下调,于是你等不及了,心想:“买吧,也许它还会涨几周,可别错过了这个机会,大不了过几天卖了,等跌了再买。”你的这种想法的确很美好,但也太天真了,甚至可以说太无知了。这样做的结果大多是你在股票上涨时买入,在下跌时卖出,就和无数与你有同样梦想的投资者一样,总是抱着聪明的想法在做着傻事。
作为一个理智的投资者,你应当对市场的任何变化做到处变不惊。如果投资者面对市场毫无理由的下挫时(我们得承认这种情况时常出现),总是感到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甚至弃股而逃。或者你虽然没有行动,但却不时感到惴惴不安,感到自己马上就要变成流落街头的穷光蛋了。投资者的这种脆弱心理常常让自己原本拥有的优势变成劣势,你对自己曾经非常有信心的决定也开始不那么自信了,你时刻关注别人的行动与看法,生怕错过什么。这种提心吊胆的心情对投资者来说非常有害,我们不仅不能从投资中感到支配金钱的快乐,甚至连我们对生活与幸福的感受度也会因此遭受损害。相对于那些对市场信息高度敏感的人来说,那些一旦选择了股票便放心地准备长期持有的人却要省心得多,他们并不关注股价每天的变化。这样一来,他们也就免于遭受由于判断失误而带来的痛苦。
人们的从众心理在投资领域中常常表现得非常突出,所以才会不时出现投资者争相购买或争相抛售某只股票的情形,可这样做的结果会是什么呢?你会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而你希望的收益也将一次次化为泡影。这可能就是所有投资者最容易犯也最难改正的一个缺点吧。
因此,巴菲特告诫投资者,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误判断而落荒而逃,无论何时都不要失掉自己清醒判断的能力,同时还要保证自己不受他人情绪的影响。无论市场风云如何变幻,你只需要抓住最根本的,即保持对企业清醒客观的认识就行了,至于其他来自市场及他人的行为与情绪,可以统统忽略掉。
投资箴言
就像巴菲特所说的那样:“只有设法在别人贪婪的时候保持谨慎,才能在别人都谨小慎微的时候勇往直前。”股市是一个以人的理性为主导的场所,要想当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并不需要超人的智商。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优秀的个人品质:自律、耐心、睿智和果断。
成功与自制力是分不开的
我们没有必要比别人更聪明,但我们必须比别人更有自制力。
——沃伦·巴菲特
有一次,巴菲特参加了一场户外高尔夫运动。他的球友们决定打一个赌:如果不能一杆进洞,只需要付出10美元;而如果做到了,可以获得20 000美元。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建议,但巴菲特拒绝了,他说:“如果不学会在小的事情上约束自己,在大的事情上也不会受到内心的约束。”
在巴菲特四五十年的投资生涯中,正是因为蔑视和回避了众多的市场诱惑,他才躲过20世纪60年代的“电子风潮”,躲过20世纪80年代的“生物概念”、“垃圾债券”,也躲避了20世纪末的“网络闹剧”。
投身股市,自制力是极为重要的。很多投资者出现失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明白投资的原理,而是在于有时虽然明白道理却做不到,根源就在于缺乏自制力。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一群儿童分别独自走进一个空空荡荡的大厅,在大厅里最显著的位置为每个孩子放了一块糖。测试老师对每一个将要走进去的孩子说:“如果你能坚持到老师来叫你出去的时候还没有把这块糖吃掉,将对你有一个奖励,再给你一块糖,也就是说,你将得到两块糖;如果你等不到老师来就把糖吃掉,那么你只能得到这一块。”
实验开始,孩子们依次进入大厅。结果,有些孩子没有自我控制能力,因为大人不在,自己又受不了糖的诱惑,把糖吃掉了。还有一些孩子认为,只要自己坚持一会儿,就能得到两块糖,于是尽量地控制自己,转移注意力,不看那块糖,一直等到老师来。就这样,他们受到奖励,得到了第二块糖。
随后,专家们把孩子分成两组,并对能够坚持下来得到两块糖的和不能坚持下来只得到一块糖的孩子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只得到一块糖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普遍没有得到两块糖的孩子成功。因为,这些孩子比较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长大以后,不论智商如何,他们往往因为缺乏自制力而难以成功;而那些具备自制力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却容易取得一定成就。
对于个人而言,投资是一种自由的行为,没有人监督、管理和限制你的操作。但正因为如此,自制力才更为重要。
具体到操作上,我们要依据客观现实控制自己的投资行为,不要让投资行为反过来控制自己的投资思路;在情绪上,要排除股市涨跌的影响、排除个人盈亏的干扰,控制好情绪才能胜不骄、败不馁,这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在思维上,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可以运用反向思维,但不能人云亦云,要保持自己的思维独立;在节奏上,不需要像蜜蜂那样忙个不停,股市具有独特的时令季节和快慢节奏,投资者在对整个大势走向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下,要懂得准时参与、适时休息;在选股上,对于一些可能获取暴利但风险奇高的个股要注意回避,如即将退市的股票等。稳健的投资者应该注意“安全第一”,不要参与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炒作。
另外,也不要给自己定下很高的赢利目标,因为过高的赢利目标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而科学的投资目标能帮助你保持愉快的情绪和积极进取的心态。无论是低买高卖还是高买更高卖,我们都必须维持独立的思维。为了与众不同而做和大众相反的事是极其危险的,我们必须有合理的解释为何大众可能不对,同时预见采用相反思维将引致的后果。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于“集体思维”,但投资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大多数人都看好某只股票,他们都按自己的能力入场,还有谁来买股使股市继续升得更高?反之,如果大多数股民不看好股市,他们都已经脱手出场,那么股市继续下跌的区间也已不大。如果随大流,则你将常常在高点入市、低点出市,你只能成为失败者。但现实生活中能像巴菲特一样做股票的投资者并不多,很多投资者在投资中往往都没有足够的自制力。
投资箴言
要想培养自制力,就必须在平时投资时多思考。只有多想想国家的宏观面、股市所处的阶段,才能更清晰地认识、理解股票市场。看大势赚大钱,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不必使用预测工具
我们不会因为谣传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可能调整贴放利率,或是听到华尔街的分析师对股票前景的预测,就把好公司的部分股权任意出卖,就像我们不会把产蛋多的母鸡卖来卖去一样。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告诫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的股票时,按自己的方式交易是最正确的。投资者不必过分考虑宏观经济因素,也不必使用预测工具。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不必浪费大量时间来考虑宏观经济因素。巴菲特曾经说过,即使美联储主席告诉他未来几年的货币政策,也不会改变他的投资决策。在巴菲特看来,没有人能够预测经济形势。再者说,如果投资者选择的股票只在某一特定的经济形势下能够获利,那么这只股票就意味着投机。巴菲特说,真正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在任何经济形势下都是可以获利的,经济形势影响的只是获利的多少。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他投资的企业像可口可乐公司、华盛顿邮报、吉列等,都创造了很高的利润,这些企业即使在非常恶劣的经济环境中也达到了不错的效益。巴菲特认为,宏观经济形势对投资者来说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在经济波动较大时,给投资者低价购买优良股票的机会。
巴菲特还认为,投资者不必使用预测工具。预测工具看似很精确,但股票市场总是变化多端的,没有任何规律可言。股票预测工具越严谨,就越显得股票预测工具的可笑。巴菲特认为,股票市场是癫狂与抑郁症交替发作的场所。有的时候它对未来的期望感到兴奋,而在其他时候又显出不合理的沮丧。当然,这样的行为创造出了投资机会,特别是优秀公司的股票价格受到股票市场不合理的低估时。但股票市场并不是投资顾问,它的存在只是为了帮助投资者买进或卖出股票而已。投资者不应该考虑那些预测结果,而应该深入了解公司的历史经营记录。投资者所要做的是分析股票的内在价值,然后在股票价格进入安全边际区域时购买这些股票。股票市场短期而言是投票机,长期而言是公平的天平。所以投资者一旦选择了股票,就不必在乎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只要你坚持长期持有,就一定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在巴菲特的办公室里并没有股票行情终端机,但巴菲特依然可以在股市中叱咤风云。巴菲特认为,如果一个人打算长期持有一家优秀公司的股票,却又想用预测工具预测每日的股票价格,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投资箴言
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应该重点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判断企业的内在价值,然后在股票价格落在安全边际区域内时购买股票,而不应该迷信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和预测工具的能力。
过分自信只会带来损失
在投资上,我宁愿自制,而不是过分自信。
——沃伦·巴菲特
自信本身绝不是坏事,但当自信表现过头时,就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巴菲特一直是个自信的人,但他认为自己从不过分自信。他曾谈到自己在读高中时的感受:“我不是班上最受欢迎的人,但也不是最令人讨厌的人。我哪种人都不属于。”
过分自信对投资者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投资心理学认为,投资者的失误通常发生在他们过分自信的时候。如果问一群驾驶员,他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开车技术优于别人,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说自己是最优秀的,从而也留下了到底谁是技术最差的驾驶员的问题。同样,在医学领域,医生都相信自己有90%的把握能够治愈病人,但事实却表明成功率只有50%。其实,自信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过分自信则要另当别论。
有些投资者非常自信,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更能独具慧眼挑选到“生金蛋”的股票。正是因为过分自信,很多投资者才会犯错误。假如股市中所有的投资者都认为他们得到的信息是正确的,而且认为自己知道一大堆其他投资者都不知道的信息,必然会导致大量冲动的短线交易。而这恰恰是股票市场出现上下波动的重要原因。
过分自信怎样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呢?
(1)过分自信会导致投资者高估信息的准确性和自己分析信息的能力。投资者的观点来自于他们对所获得的信息的准确性的确信程度,以及他们分析信息的能力。
(2)过分自信的投资者会频繁交易。他们的过分自信会使他们非常确信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加了他们交易的次数。如果一个投资者得到了准确的信息,并且有能力解释它,那么他的频繁交易就会产生更高的投资回报。事实上,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这一回报必须足够高才足以超出简单的买入—持有策略产生的回报。否则,如果投资者并没有超人的能力而只是过分自信,那么频繁交易的结果只能是赔钱。
(3)过分自信的投资者会坚信自己对一种股票的价值的判断,而不太在乎别人的想法。
(4)过分自信还会影响投资者的冒险行为。理性的投资者会在最大化收益的同时最小化其所承担的风险。然而,过分自信的投资者会错误判断他们所承担的风险的水平。想想看,如果一个投资者深信自己所挑选的股票会有很高的回报率,哪里还会意识到风险呢?
总之,过分自信的投资者总是认为他们的投资行为风险很低,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股市中的过分自信,只会带来损失。
投资箴言
过分自信者的投资组合往往会有较高的风险,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们倾向于买入高风险的股票,高风险的股票主要是那些小公司和新上市的公司的股票;二是他们没有充分地进行分散化投资。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平和心态
一旦看到市场波动而认为有利可图,投资就变成了投机。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认为股市的变化就是人心的变化,认识股市的过程就是认识自己的过程,只有能把握住自己的人,才能把握股市。
巴菲特告诫投资者,投资必须保持平和的心态。如果心里一直记着那些错误的投资伤心事,不仅无济于事,还可能因此造成往后一连串甚至更严重的投资亏损。
最值得称道的是,巴菲特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不论是互联网狂潮到来之际,还是市场环境风平浪静之时,巴菲特从来都不着急,都很从容。这正是巴菲特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巴菲特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名股民,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轻易就被周围环境、股市变化所左右。投资者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绝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股市的天机是:“波动是永恒的真理,把握投资最终靠自己。”
股市原本就是考验人的心态的战场。主力大户所以制胜,就是摸准了一般小户缺乏平和的心态,只要用“惯压”与“洗盆”伎俩,就可以使小户自动将手中“生金蛋的鸡”贱价出售。通常新手投身股市一开好户,就迫不及待地想买进股票,既不考虑股市是否已处于高风险,也不问股价是否偏高。等到股票到手,就一心想股价天天见涨才痛快,如果股价偏偏原地踏步,甚至未涨反跌,必然方寸大乱,寝食难安。这样,大多数股民会失去耐心,急着卖出,转而追抢那些天天见涨的股票。可是等到手上不争气的牛皮股刚刚脱手,换上行情板上活蹦乱跳、涨势吓人的热门股,偏偏原来的牛皮股开始威风八面,股价节节上升,而刚到手的热门股犹如中了邪,直往下跌。殊不知天底下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等涨过了头,必然回档进行强制性调整,好重新开张;跌多了,也必然反转回升,重振雄风。
炒股的大多事实证明,哄抬的价格可以持续多时,但终归会一泻千里,而且这种下跌来得如地震雪崩般突然,狂热的行动越厉害,所得到的后遗症越严重。一旦失利,应该痛定思痛,用清醒的理智和聪睿的知识摆脱困境,以忍取胜。
一般来说,“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对自身来说,炒股要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也就是说,当你在看好股市前景的时候,不要把资金全部投入,将力量一次用完;在看坏的时候,不要急匆匆地将股票全部卖光。
(2)对于股市大势而言,你不要盲目加码追涨,也不要盲目地出货避跌。
投资箴言
成千上万的投资者热衷于模仿巴菲特,但巴菲特真正难被模仿的并不是简单的投资技巧,而是他始终保持的平和心态。良好的投资心态是投资者的重要法宝。每个投资者的投资预期、风险偏好、自控能力、所处市场和环境都不同,其投资情绪也千差万别,这直接影响到收益的最终实现。因此,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首先要做的就是练就一颗平常心。
股票投资中的几种典型不良心理及其对策
从理论上说,任何人都有能力做到我所做的一切,甚至超越我。但实际上有些人能够做到,有些人却做不到。那些做不到的人并不是因为世界不允许他们成为巴菲特,而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原因。
——沃伦·巴菲特
在巴菲特看来,这个“自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人们在投资时的不良心态。不良心态正是投资者入市后产生亏损的重要原因。
炒股的心态很重要,股票的赢与输一半在于心理,把握好心态就能更好地把握住牛市。巴菲特的成功投资,与他在投资中的良好心态是密不可分的。
在股票投资中,比较常见的不良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盲目“赶潮流”心理
“赶潮流”心理是股票市场最为突出的特征。特别是在股指一路攀升的情况下,很多投资者蜂拥入市。有些投资者根本不了解股票是怎么回事,在他们看来,所有的股票都一样,买了就能发一笔财。有些投资者毫无风险意识,买股票时根本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及股票风险问题,误认为只要能买到股票就可以坐享其利。
2.“不服输”心理
不服输是不愿面对现实的做法。有些人虽有多次失败的经历,但看到别人总是赚钱很不服气,自信自己有投资的本领和好的运气。他们常出现以下几种行为:一是虽然屡屡亏损,但相信自己决策正确,便照老路走,结果重蹈覆辙;二是手持某种股票多次错过抛出的好机会,宁愿长期持有,结果不但没有等到机会,反而因公司及行业前景不佳,股价大幅下跌。
3.盲目“跟进”心理
很多投资者在买卖股票前不是认真对股票价格的涨落、收益等情况进行分析预测,而是随大流,大多数人买我就买,大多数人卖我就卖。他们追随众人,唯恐错过机会,对股市行情不观察、不分析。这种盲目跟进的人不可能赚到钱,即使赚到钱也只是小钱。
4.“孤注一掷”心理
股票不仅受行业和企业自身发展因素的影响,还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等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价格经常呈波动状。同一股票不同时点价格会有差距,甚至差距很大,因此会出现低买高卖后获取高利的情况,即使投入小资本也能赚到大钱。这种情况诱发了一部分人的赌博心理,他们买卖股票往往事先不作详细的调查研究。为了实现发财的梦想,他们一旦认为找到了机会,就孤注一掷,也不考虑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常常将生活费抽出去买股票。一旦股价跌落,他们的日常生活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5.“短期行为”心理
股票投资必须目光长远,才能有大的收获。有些股票投资者急功近利,表现在:买股时只注重股票有无消息和题材;沉不住气,追求股票的短期收益,捞一把算一把。
6.“忧买忧卖”心理
有些投资者情绪不稳,下不了决心,一会儿想买这种股票,一会儿又想买那种股票。每次作决定都是疑虑重重,举棋不定。
7.“永不满足”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人在该抛出时总觉得价格还能往上涨,迟迟不肯出手,最终被套牢。该买入时,总盼着再跌一点,追求最低价格。但是股票市场变幻莫测,这种贪心的人只能错失良机,导致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投资者要想克服以上不良心理,只有坚持平常心,从实际出发,无把握时在行情中约束自己的操作行为。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投资实践中要善于约束自己的操作欲望。
①树立正确的股市实战投资理念。一般而言,股市实战理念的树立是很复杂的,关键在于以下三点。第一,应坚持有利原则,此点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许多投资者都未能真正把握,即随时应注意要在有利的基本面、有利的技术面、有利的资金面环境下才能大举操作,当条件欠缺时千万不要因一时的外部因素影响而产生盲目的大举入市行为。第二,应坚持有把握的原则,坚持有把握入市、无把握观望。第三,要对自己有正确的心理评估,入市前先评判自己属于怎样的性格,承认自己有心理弱点,进而通过必要的手段来克服。
②在风险市场上一定要遵守纪律,严格依循计划。在某些时候绩劣股会出现大幅度的拉升,但同时存在的风险也较大,这就要求投资者经受住诱惑,坚持规避风险的操作纪律。有些投资者在市场处于下跌途中频繁做多,而在牛市趋势未改时频繁地抛出,这些都是因为没有严格遵守操作纪律。当然,在制定操作纪律时也应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资金、心理素质等因素,否则很难执行。
③要约束股市实战欲望。投资者在股市实战中有获利欲望,这一点对每个入市者都不例外。一定获利欲望是推动资金入市和投资者认识股市规律的重要动因,而实际情况却是,投资者要将获利欲望调整到适合盘,才能避险获利。
以下投资者更应注意约束自己的操作欲望:一、已获大利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由于心态过于良好,容易头脑发热而产生冲动;二、资金量较小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一方面输不起,另一方面期望比较高;三、牛市高位入市的新手一般会被市场的表象所迷惑,容易忽略风险的产生和转移。总之,急于获利的心态是投资者入市后产生亏损的重要原因。
(2)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创造良好的心境。良好的心境有利于股票市场的实战,随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有效降低操作的盲目性,使得分析更加客观冷静。当被悲观的情绪主宰时,可以采取暂时离开或换一个环境的方式转移情绪。也可以采取强制转移情绪的方法,比如投资者自己设立止损点,这样一来可避免由于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产生的亏损。同样,止盈点的设置也有这样的作用。
巴菲特提醒投资者,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说,即使有较强的技术看盘能力和对基本面的把握能力,若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样会错失良机,屡战屡败。
投资箴言
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误判断就落荒而逃,无论何时都要保持自己清醒判断的能力。投资者应该明白,建立在自己理性思考基础上的投资,无论别人是否“看得懂”,自己都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