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全鉴(第2版)
18301600000004

第4章 谋攻篇

本篇论述了“全胜”的战略思想,通过“伐谋”、“伐交”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提出了“十围五攻”、“知胜有五”等作战指导原则。

【原典】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①;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②。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③;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④。

不战而屈人之兵

【注释】

①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完整,国,春秋时,主要指都城,或者还包括外城及周围的地区;破,攻破,击破。此句言以实力为后盾,迫使敌方城邑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通过战争交锋,攻破敌方城邑则稍差一些。②军、旅、卒、伍:春秋时军队编制单位。12500人为军,500人为旅,100人为卒,5人为伍。③非善之善者也:不是好中最好的。④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屈,屈服、降服。此句说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能说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译文】

孙子说:一般的战争指导法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为上策,而击破敌国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军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击溃敌人的军队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打垮敌人的旅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用武力打垮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溃它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并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这才算是最高明的。

善用兵者,不战而屈人之兵

春秋末期,各诸侯国轻启战端,攻伐不已,“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孙子鉴于当时战争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使人民生活遭受深重灾难,主张战略应以安国保民为宗旨。从安国保民的总战略出发,作战应“谋攻”(用谋略战胜敌人)而不直接交兵。他创造性地提出“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这样一个无比卓越的“全胜”战略思想。百战百胜历来是兵家所追求而难以实现的,孙子却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他申而论之:“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这里所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与“屈人之兵而非战也”的“不战”、“非战”都是指不与敌人直接交战,而不是放弃武装,反对战争。不经过直接交战而使敌人屈服的“全胜”战略思想,是孙子军事上所希望达到的最理想的境界。

孙子的“全胜”思想,就是用不流血的斗争方法,迫使敌人屈从于己方的意志,既不损己方兵力、财力,而又不破坏敌方的兵力、物力,并将敌方的兵力、财力转化为我方所有的方式,实现己方的战略目的,收到“自保而全胜”的完美效果。这样,就使“用兵之害”降到最低,而“用兵之利”则“可全”。战争如能这样取胜,自然远远不是经过流血战斗取胜所能比拟的,这无疑是军事上所有谋略中的最上策,即“善之善者也”。因此,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既是战略决策的最佳选择,也是战术决策的最佳选择。

在战争中,能够使敌人屈服投降,显然比击败战胜敌人要有利得多。这一思想作为兵家的一种理想追求和用兵指导原则,时常为后世的兵家不断地加以实践验证,并创造出许多精彩的例证。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虽是兵家取胜之法,生产经营亦同此理。

1978~1979年,我国香港的船王包玉刚和地产商李嘉诚携手,与实力雄厚的英资怡和洋行及和记洋行进行了争夺股票资本的一场商战。

李嘉诚握有英国怡和洋行所属九龙仓股2000万股,相当于该洋行九龙仓全部股票的18%。李嘉诚想占据和记洋行的黄埔股份有限公司,感到实力不足,包玉刚却有英资和记洋行的黄埔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9000万股,而且包氏想称雄九龙仓。于是包氏用谋,李氏响应。两人携手合作,暗中双双转手,李把九龙仓的2000万股转卖给包,包协助李购得和记黄埔股票9000万股。

在包、李向怡和洋行的争夺战中,五次交锋,使得怡和洋行屡屡吃亏败阵。

第一回合:包、李用谋,怡和九龙仓股票的18%原为李持有股票,转手给包,怡和认为李不再与自己竞争,并认为包买股票是盲从于李,又认为九龙仓股票会跌价,自己失去警惕上了当,还在讥讽包无知。

第二回合:等怡和发现九龙仓股票看涨,值得警惕时,包却如孙子所说的那样“动如脱兔”,迅速地又吸收另外的1000万股,占据九龙仓股票全部份额的30%,怡和又吃了亏。

第三回合:怡和第三次上当。1979年年初,九龙仓股票价格高达每股50港元,怡和意识到情况不妙,准备出高价回收,孰知,包却突然把全部股票卖给包氏财团隆丰公司,价格每股55港元。因此,包氏的股票是明转暗不转。包如此做法,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一着妙棋。攻,幸而得手即可得九龙仓;一旦失利,充其量赔掉隆丰公司而已。

第四回合:怡和第四次上当。九龙仓的资本大战打响时,包却去英国办事。怡和得知包出走消息后,自认为反攻时机成熟,下令其所属置地公司登出广告回收九龙仓股票。其实,包离港去英是假,静观怡和动静是真,包所施行的是麻痹对方思想的“金蝉脱壳”之计。当包得到家人电报情况后,在怡和置地公司登广告的第三天即返回香港,经商量决定登报宣布,在两天之内不惜以每股105港元之高价再收购九龙仓股2000万股,加上原有的股票合计5000万股,从而实力增大到完全可以与怡和一决雌雄。

第五回合:当包氏宣布以现金购买九龙仓股票2000万股时,怡和无动于衷,反而加以嘲笑!认为包氏无论如何不可能在两天内支付20亿港元现金,纵然靠印钞机也难以在一两日之内印出如此之多的现钞。可是包氏从1979年6月23日开始,在两天之内竟然履行了诺言。

当怡和从梦中醒来,包氏请帖也已送到,邀请九龙仓的二股东怡和与置地的董事出席包氏主持召开的第一次新九龙仓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议。从此包氏完全获胜,占有了九龙仓的财产。

借鉴孙子“全胜”的战略思想,在信息时代,“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有着真正得以实现的条件。但“不战”必须以实力为前提,“不战”必须以敢战和能战为基础。只有有了战则必胜的客观能力,才能真正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原典】

故上兵伐谋①。

上兵伐谋,以巧求胜

【注释】

①上兵伐谋:上兵,上乘用兵之法;伐,进攻、攻打;谋,谋略。伐谋,以谋略攻敌赢得胜利。此句意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用谋略战胜敌人。

【译文】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用谋略战胜敌人。

大成者必有大谋略

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暴力)的继续,因此,战争具有政治和暴力两重属性。战争的胜利不单纯靠暴力手段,而自始至终贯穿着非暴力手段。自有战争以来,这两种手段都在自觉和不自觉地被人运用着。但当人们开始感觉到战争中非暴力手段的存在时,并没有立即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是孙子创造性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他第一次把非暴力手段概括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并系统地论述了其在战争中的作用、地位和实施方法,从而成为战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便成了非暴力斗争(政治斗争)与暴力斗争(军事斗争)相结合而突出非暴力手段的战争指导思想。在《谋攻篇》中他明确提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里,他把属于非暴力手段的“伐谋”和“伐交”放在第一、第二位,而把属于暴力手段的“伐兵”、“攻城”置于第三、第四位,足见他对前者的重视。这种综合运用“伐谋”、“伐交”、“伐兵”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是一种高水平的战争指导思想。

“上兵伐谋”是说以智谋挫败敌人的战略计谋,乃是用兵作战的上策。据颜师古注:“言知有谋者,则以事而应之,阻其所为,不用兵事,所以为贵耶。”但是,“伐谋”必须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又和战场上的军事行动紧密相连。在一定条件下,指挥者计谋运用得当,常可以不用武力而使敌人屈服,避免或推迟一次战争的爆发。

大成者必有大谋略,这大谋略又出自智慧。巧妙的全胜,不能以蛮力求强,而应当以巧求强,这才是聪明人的智举。此可谓顺势而行之道。

三国时期,曹操平定河北之后,大举南下,征伐荆州。刘琮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便率众投降。这样,曹操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襄阳。

刘备因寡不敌众,只好率部退往江陵,但在长坂坡被曹军追击。双方血战一场,刘备大败,幸得张飞保护,且战且走。待到天明,见追兵渐远,刘备方敢下马歇息。

这时,赵云、糜竺、简雍等均不知下落,刘备身边只剩下一百多名骑兵。正凄惶之间,忽见糜芳身带数箭,踉跄而来,口称“赵云投降曹操去了”。

刘备不信,张飞说:“他见我们势穷力尽,所以投降曹操,以便图取富贵。我现在就去找他,如果撞见,就一枪刺死他。”说完,不听刘备劝阻,飞身上马,率二十多名骑兵回到长坂桥边。他见桥东有一大片树林,心生一计,叫那二十多名骑兵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中往来奔驰,冲起尘土作为疑兵;自己则横矛立马于桥上,向西而望。

其实,赵云并未投降曹操。撤退时,他受命保护老小,在长坂坡被曹军冲散,便不顾死活,翻身杀入重围。经过一天血战,赵云先后救出简雍、糜竺、甘夫人和阿斗,杀死曹营名将五十多员直突重围,到达长坂桥边时,已经是人困马乏。他见张飞挺矛立马于桥上,便大呼:“翼德援我!”张飞因有简雍报信,已知赵云并未背叛,便说:“子龙快走,追兵有我抵挡!”赵云纵马过桥。此时,曹军大将文聘引军至桥边。他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持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土飞扬,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不一会儿,曹仁、李典、张辽、许褚都来到长坂桥,见张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都恐怕是诸葛亮用计,谁也不敢向前,只好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对面,派人向后军飞报曹操。

曹操得到报告,赶紧催马由后军来到桥头。张飞站于桥上,隐隐约约见后军有青罗伞盖、仪仗旌旗来到,料到是曹操起了疑心,亲自来阵前查看。张飞等得心急,大声喝道:“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来与我决一死战!”声音犹如巨雷一般,吓得曹兵两腿发抖。曹操赶紧命左右撤去伞盖,环视左右将领,说:“我以前曾听关云长说过,张飞能于百万军中取上将头颅如在囊中取物那么容易。今天遇见,大家千万不可轻敌。”曹操话音刚落,张飞又圆睁双目大声喊起来:“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与我决一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自己已是心虚,准备退军。张飞看到曹操后军阵脚移动,又在桥上大声猛喝道:“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一员大将夏侯杰惊得胆肝碎裂,从马上栽倒地下,气绝而死。曹操赶紧掉转马头,回身便跑。于是,曹军众将一起往西奔逃而去。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张飞见曹军一拥而退,不敢追赶,急忙唤回二十余骑士兵,解去马尾树枝,拆断长坂桥,回营交令去了。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打仗首先要靠动脑子,做事情也是如此。做事情讲究方法,同样实力,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错误,事倍功半。

【原典】

其次伐交①。其次伐兵②,其下攻城。攻城之法③,为不得已④。修橹⑤,具器械⑥,三月而后成,距⑦,又三月而后已⑧。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⑨,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⑩,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以交代兵,赢取胜利

【注释】

①其次伐交:交,交合,此处指外交。伐交,即进行外交斗争以争取主动。当时的外交斗争,主要表现为运用外交手段瓦解敌国的联盟,扩大、巩固自己的盟国,孤立敌人,迫使其屈服。②伐兵:通过军队间交锋一决胜负。兵,军队。③攻城之法:法,办法,做法。④为不得已:言实出无奈而为之。⑤修橹辒:制造大盾和攻城的四轮大车。修,制作、建造;橹,藤革等材料制成的大盾牌;辒,攻城用的四轮大车,用桃木制成,外蒙生牛皮,可以容纳兵士十余人。⑥具器械:具,准备。意为准备攻城用的各种器械。⑦距闉:距,通“具”,准备;闉,通“堙”,土山。为攻城做准备而堆积的土山。⑧又三月而后已:已,完成、竣工之意。⑨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胜,克制、制伏;忿,愤懑、恼怒;蚁附之,指驱使士兵像蚂蚁一般爬梯攻城。⑩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士,士卒;杀士三分之一,即使三分之一的士卒被杀;拔,攻占城邑或军事据点。屈人之兵而非战也:言不采用直接交战的办法而迫使敌人屈服。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意为夺取敌人的城池而不靠硬攻的办法。毁人之国而非久也:非久,不要旷日持久。指灭亡敌人之国不须旷日持久。必以全争于天下:全,即上言“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之“全”。此句意为一定要根据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顿,同“钝”,指疲惫、挫折;利,利益;全,保全、万全。此谋攻之法也:这就是以谋略胜敌的最高标准。法,标准、准则。

【译文】

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联盟。再次就是直接与敌人交战,击败敌人的军队,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选择攻城的做法实出于不得已。制造攻城的大盾和四轮大车,准备攻城的器械,费时数个月才能完成;而构筑用于攻城的土山,又要花费几个月才能完工。如果主将难以克制愤怒与焦躁的情绪而强迫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卒损失了三分之一而城池却未能攻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交战,夺取敌人的城池而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靠久战。一定要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这样既不使自己的军队疲惫受挫,又能取得圆满的、全面的胜利。这就是以谋略胜敌的标准。

外交手腕巧胜敌

《谋攻篇》中所提出的“伐谋”、“伐交”、“伐兵”、“攻城”等克敌制胜方式的选择,孙子认为,从“不战而屈人之兵”而论,“伐谋”为上,而“伐交”则较“伐谋”为次。但是,“伐交”在谋攻中仍占有重要位置,在统筹方略时,往往可以作为制胜的特殊手段。所谓“伐交”,西汉“单于和亲”瓦当张预注解:“伐交者,用交以伐人也。言欲举兵伐敌,先结邻国为犄角之势,则我强而敌弱。”李筌注解:“伐其始交也。苏秦约六国不事秦,使秦国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山东也。”因此,国家首脑精于政治外交者,能以交为谋,以交代兵,夺取战争的胜利。所以古今中外,伴随政治、经济、军事斗争而施行“伐交”之丰富多彩,史不绝书。

“伐交”,也即外交,它在现当代各国、各企业的历史发展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候,外交成功,就可以变危机为有利时机,变被动为主动,以至于扭转局势,并取得最终的胜利,或达到最终的目的。

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社会内部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国力也日益衰弱,尤其是吐蕃统治集团早已对这块肥肉虎视眈眈。

没想到,一场叛乱却在这时掀起,引发叛乱的主要人物就是仆固怀恩。仆固怀恩曾经参与平定安禄山的叛乱,但是朝廷却没有赏赐他,他心里非常不满,就决定反叛。不久,他带领轻骑三百多人逃往灵州,并发誓与唐朝势不两立。为了推翻唐朝政权,仆固怀恩通过撒谎欺骗向吐蕃、回纥借来10万大军,从灵州向长安进攻。仆固怀恩的大军很快就到达奉天。长安受到严重威胁,朝内的文武百官,却都一筹莫展,政局又是一片混乱。皇帝惴惴不安,忙向大臣们问计。郭子仪说:“仆固怀恩曾做过我的部将,我了解他。他虽是一员猛将,但他不爱惜士兵。士兵虽然跟着他,只是迫于无奈,但心里都想乘机重返家园,所以只要我们指挥得当,打败他并不困难。”皇帝听了郭子仪的话,就立即任命他为关内河东副元帅,让他率领10万大军去讨伐仆固怀恩。

10万大军在仆固怀恩的率领下,横冲直撞,旁若无人,直朝奉天城而来。这恰好中了郭子仪诱敌深入的计策。仆固怀恩的将士刚要摆开阵势,就听见战鼓咚咚,杀声震天,奉天城外,唐军摆成一字阵势,非常严整,当中竖着一面帅旗,随风飘扬,旗上写一个“郭”字。仆固怀恩的将士一听说郭令公的大名,都吓得丢盔弃甲,四散逃跑,郭子仪可以说是不战而胜。仆固怀恩只得带领残兵败将又回到灵州。唐军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

这次失败并没有让仆固怀恩死心,后来,他又勾结吐蕃、回纥、吐谷浑共10万多人,再次进犯长安。

为了阻挡各路叛军的进犯,郭子仪传令各地驻军,必须坚守要塞,抵制敌兵,不让敌兵前进一步。

郭子仪深知这场战争战必失败,退则被歼,只能“智取”,不能“力敌”。他决定寻找机会主动出击。

郭子仪召集所有的将领一起来商量退敌的策略。任命部将白孝德为副元帅,让他死守泾阳,等待援军;派牙将李光瓒去见回纥王,表示愿和回纥王联合平定吐蕃。回纥王听说郭子仪还健在,十分惊奇,半信半疑。他对李光瓒说:“郭令公真在人间?你不是欺骗我吧?如果他还活着,我可以见见他吗?”

李光瓒把回纥王的这番话告诉了郭子仪。郭子仪是个足智多谋,不畏凶险的将领,为了劝退回纥兵,他决定一个人去见回纥王。他对将士们说:“敌强我弱,实力相差悬殊,很难用武力战胜。过去唐朝和回纥的关系密切,曾订过互不侵扰盟约。为今之计,我不如亲自去说服他们。兵不血刃,退回纥兵。”郭子仪要冒着生命危险,单枪匹马去回纥军营中与他们谈判,将士们都很担心他的安危,准备选拔500名精锐骑兵随身保护他。郭子仪坚决拒绝,他说:“这样做,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让回纥王有更深的防范,说不定还会有误解。”

郭子仪事先做了安排,在他出军营后,让人连声高喊:“郭令公来了,郭令公来了!”回纥兵闻者丧胆,情不自禁地都放下了武器。回纥兵的统帅药葛罗立即拿起弓箭,准备应战。郭子仪来到回纥军营门前,不慌不忙地翻身下马,摘掉头盔,脱去铁甲,放下刀枪,勇敢沉着地向回纥营中走去。回纥兵都很吃惊,大眼瞪小眼,不约而同地说:“果真是郭令公呀!”药葛罗也放下弓箭,赶忙走过来迎接郭子仪。郭子仪握着药葛罗的手,非常严肃地说:“你们回纥替唐朝立过大功,唐朝万分感激,为什么违背盟约,向唐朝进攻?你们丢掉过去的功劳,帮助叛臣仆固怀恩作乱,同唐朝结怨仇,是不明智的选择啊!仆固怀恩叛唐弃母,被人唾骂,像他这样寡廉鲜耻的人,能为你们带来什么好处呢?今天我独自一人来到这里,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如果你们真心同唐朝和好,应该马上撤兵。不然,我将传令三军,一气杀来,管叫你们片甲不留。如果你们现在敢把我杀死,唐军一定不会答应。”郭子仪的一番话,吓得药葛罗惊慌失措,连连说:“我们受了仆固怀恩的欺骗,他说皇帝已死,说你早已在阵前丧命,朝内一片混乱,没有主人,因此我们才敢跟仆固怀恩来进犯。现在我们知道皇帝仍然坐镇京城,又亲眼看到你,我们怎么还敢和唐军对抗呢?我们马上就撤军!”

看到事情成功,郭子仪心里十分高兴。为了粉碎回纥与吐蕃的联盟,他抓紧机会,又劝药葛罗说:“吐蕃王不讲道义,反复无常,趁着唐朝内乱,便抢占土地,烧毁城市,破坏乡村,还掠去大批财物。假如你们肯帮助我们打退吐蕃,继续保持同唐朝的友好关系,唐朝就把吐蕃抢去的东西,全部送给你们,你们不要失去这个好机会啊!”药葛罗听了又感激、又惭愧地说:“令公的话开导了我,我愿帮助唐军打退吐蕃兵,以便立功赎罪。不过,请你不要把仆固怀恩的儿子杀掉,因为他是我们王后的兄弟,杀了他,我们王后会很伤心的。”郭子仪答应了他的请求。先前一直在旁边观望的回纥兵,这时稍稍转向前来,郭子仪的随从人员怕他们伤害郭子仪,也紧紧跟上几步,加强戒备。郭子仪却毫不惊慌,挥手叫部下退回。药葛罗一面喝退士兵,一面叫人摆出酒席,同郭子仪同饮共欢。药葛罗要试一下郭子仪是否有诚意,请他举起酒杯发誓,郭子仪对众多将士说:“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万岁!谁若违背誓言,就叫他死在阵前!”药葛罗也照样发了誓。双方互相立了盟约后,郭子仪就领着几个部下回到了唐营。

不费一兵一卒,郭子仪就这样又平定了一场叛乱,并且还为唐朝争取到了一个盟友。

伐交是孙子兵法理论的重要原则之一,孙子很强调“伐交”,认为它的作用仅次于“伐谋”。通过外交斗争瓦解敌方的联盟,扩大、巩固自己的联盟,以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孤立敌手,迫其屈服,从而以不直接进行战场交锋的途径取得胜利。做事情,要学会打外交牌。

【原典】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①,五则攻之,倍则分之②,敌则能战之③,少则能逃之④,不若则能避之⑤。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⑥: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⑦,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⑧。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⑨,则军士惑矣⑩。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注释】

①十则围之:兵力十倍于敌就包围敌人。②倍则分之:倍,加倍;分,分散。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造成局部上的更大优势。③敌则能战之:敌,指兵力相等,势均力敌;能,乃、则的意思。此处与则合用,以加重语气。此句言如果敌我力量相当,则当敢于抗击、对峙。④少则能逃之:少,兵力少;逃,逃跑躲避。⑤不若则能避之:不若,不如,指实际力量不如敌人。⑥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君,国君;患,危害。意为国君危害军队行动的情况有三个方面。⑦谓之进:谓,使的意思,即“使(命令)之进”。⑧是谓縻军:这叫作束缚军队。縻,束缚、羁縻。⑨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不了解军事而干预军队的政令。三军:泛指军队。春秋时一些大的诸侯国设三军,有的为上、中、下三军,有的为左、中、右三军。同,此处是参与、干预的意思。政:政务,这里专指军队的行政事务。⑩军士惑矣:军士,指军队的吏卒。惑,迷惑、困惑。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不知军队行动的权变灵活性质,而直接干预军队的指挥。权,权变,机动;任,指挥,统率。

【译文】

因此,用兵的原则是,拥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拥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拥有两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兵力与敌相等就要努力抗击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退却,兵力弱于敌人就要避免决战。

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能前进而硬使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能后退而硬使军队后退,这叫作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内部事务而去干预军队的行政,就会使得将士迷惑;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得将士产生疑虑。

学会授权和充分信任

孙子明确阐述了由于君主干预、钳制军队作战行动所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的科学论断。“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反映了封建社会领兵挂帅的将军与君主之间的合作关系,特别强调要在思想上协调一致。君主应信任在外指挥作战的将领,不能乱加干涉、掣肘,这一点极为重要。

这是孙子关于机动灵活用兵的思想之一。将领选择好了就应授权让他独立指挥。将帅有能力组织、指挥军队作战,国君就不要越权干预指挥,应该大胆放手让将帅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将领,应该在“唯人是保、利合于主”的最高原则下,结合战场实际情况大胆机断行事。当国君的命令不符合客观实际时,身在战场、熟知军情的将领要从实际出发,果断行事,绝不能囿于君主陈命而机械服从,这样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君、将相互信任为前提,倘若君疑将骄,就会“三军既惑且疑”,必然导致自乱其军,自取败亡。

对一个企业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领导期望属下对自己忠诚,就必须对属下充分信任。

信任可以增强下属的责任感。作为管理者,只有对下属充分信任,以信任感激励下属的使命感,下属才能更加自觉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在工作中尽职尽责。

信任可以增强下属的主动进取精神。《寻求优势》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实际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感到人们需要自己更能激发热情。”信任就意味着放权,管理者因信任下属,也就敢于放权,下属得到了工作的主动权,就能放开手脚,积极大胆地工作,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信任可以留住人才。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人员流动是正常的和不可避免的,但人才的流失,对组织是有害的。

刘备被曹操追至当阳长坂坡,有人说赵云投奔了曹操,刘备马上说:“赵云是知交故友,乃忠义之士,在患难之际,绝非二意。”结果,赵云救回后主而归。

对属下信任,他才会鞠躬尽瘁,因为你肯定他的奉献,衷心欣赏他的才华,把他视为朋友或兄弟。作为领导,不能听信谣言,无故怀疑属下的能力和才干,这都是对工作不利的。

对属下的信任,可展示领导广阔的胸襟,能换取属下的信任与尊敬。

对属下的信任,体现为用人不疑。这个“不疑”是建立在择用人才之前的判定、考核基础上的。不用则罢,既用之则信任之。管理者应充分信任属下,大胆放手让其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独立地发挥才干。委之以事,就要有放手让权的气魄,才能使属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发属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授权可以减少领导者工作负担,集中精力处理更重要、更大的问题。也是对下属的一种信任,可以充分发掘下属的创造力,调动下属积极性,有利于领导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个人专长,提高组织的整体力量,有利于避免领导专断,降低错误决策的风险,减小错误决策所造成的损失。所以领导者必须学习授权艺术。

【原典】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①。

既惑且疑,诸侯难至

【注释】

①是谓乱军引胜:乱军,扰乱军队;引,失去之意。

此言自乱军队,失去了胜机。

【译文】

军队既迷惑又心存疑虑,那么诸侯列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就随之降临了。这叫作自乱其军,徒失胜机。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孙子把深知用兵之道的将帅看作民众生死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自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要求得这样的一个“将”,靠的就是信任。

兵将一旦感到领导者的信任,就会产生一种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充分调动自身的潜能,把事情干得好上加好,以赢得领导者更大的信任。因此,选拔与重用是加速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

信任是领导者的良好品格,会像磁石一样吸引住人才;猜忌、多疑则是一种病态心理,最容易导致人才的流失。

范雎,战国时期魏国人,是大夫须贾的门客。

这一年,魏昭王派须贾出使齐国,范雎随同前往。齐襄王召见须贾,向他提出一些问题,须贾答不出来,范雎站出来答复,有理有据,令齐襄王深为叹服。于是他派人劝范雎留在齐国。范雎说:“臣与使者同出,而不同归,这是不信不义,今后何以为人?”

使者把此事报告了齐襄王,齐襄王更加喜爱范雎,并派人赐给他黄金及牛和酒,范雎没有接受。这件事被须贾知道了,他以为范雎把魏国的隐秘告诉了齐国。回国后,他把这事报告了魏国的相国魏齐。魏齐不问青红皂白,令人打了范雎一百竹板,打断了范雎的肋骨和牙齿,并让人把范雎用竹席卷上抬入厕所,他们则在屋中纵酒寻欢,还让人轮流往范雎身上撒尿。范雎佯装死去,待天色渐晚,只有一个小卒看守他时,他便对小卒说:“只要您把我放出去,我家中还有黄金数百两,都送给您。”小卒见有利可图,便向魏齐报告说:“厕间死人已经腥臭了,应该扔出去。”魏齐因为喝醉了酒,于是令小卒把范雎扔掉。

范雎逃回家后,对家人说:“魏齐恨我,酒醒后必定来家找我,我得赶快逃走。”魏齐酒醒后果然派人来寻找范雎,但范雎已在好友郑安平帮助下隐匿起来,从此,他改名更姓叫张禄。

半年后,秦国使者王稽来到魏国。郑安平把范雎推荐给王稽,王稽和范雎一交谈,觉得此人非比寻常,于是在办完公事之后,悄悄用车把范雎带入秦国。

行至秦国的湖关,远远望见一队人马迎面跑来。一问王稽,方知是穰侯魏冉。范雎知道其人乃秦太后之弟,仗势专横,便说:“我听说穰侯嫉妒能人,我还是躲一躲吧。”于是,在车上的箱子里藏了起来。

一会儿,穰侯到了。他斜眼看了看王稽的车子,说:“你没带外国的客人来吧?这种人专门会说好听的话,其实完全没用处。”王稽说:“我可不敢带什么人来。”穰侯点点头就分别了。

待穰侯的人马去远,范雎从箱子里钻出来,对王稽说:“穰侯遇事不敏感,见识短,方才他怀疑车里有人,却忘记了搜查,一会儿必然派人回来搜查,我还是躲开吧。”于是范雎下车,离开车队步行。走了十多里,魏冉果然派人骑马回来搜车子,没搜到什么才离去,这样,范雎才得以与王稽一起进入咸阳城。

范雎到达秦国,虽然有王稽推荐,但秦王并没有相信王稽的话,一年也没接见他。范雎深居简出,闭门读书,研究天下大事与诸侯纷争形势,坚信秦王总有一天会接见他、重用他。

秦昭王三十六年,秦国对楚国、齐国大举进攻,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在国内,穰侯、华阳君以及昭王的弟弟泾阳君、高陵君都仰仗宣太后,权势日益增大,私家财富比王室的还多。范雎深为秦国的形势忧虑,遂恳切陈词,上书昭王。

秦昭王早已把范雎其人忘却,突然看到范雎上书,很受感动,于是派专车去请范雎,君臣相见,谈得甚为投机。

范雎对秦昭王说:“大王的国家,四面都有天险作为屏障,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这是成就王业的土地。民众为国家打仗很勇敢,这是成就王业的基础。可秦国到现在闭关自守15年,大王的计策有失误的地方。”

秦昭王诚恳地说:“寡人希望听您说说我的计策失误的地方。”

范雎侃侃而谈:“穰侯越过韩、魏而进攻齐国,这不是好计策,少出兵不足以伤害齐国,多出兵却对秦国有害。”他向秦昭王献计说:“大王不如采取结交远方的国家而攻取就近国家的策略,得到一寸土地就占有一寸土地,得到一尺土地就占有一尺土地……”

一席话,说得秦昭王口服心服,他封范雎为客卿,采用了范雎的策略,使秦国的领土不断扩大。几年后,秦昭王又采纳范雎的计策把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逐出函谷关外,夺回了他们手中的权力,范雎也被任命为秦国的相国。

秦昭王此后对范雎信任有加,很多国事都交给范雎处理。秦昭王也因此得到了范雎这样一个良才。

【原典】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①。

夫将者,国之辅也②,辅周则国必强③,辅隙则国必弱④。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

【注释】

①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小敌,弱小的军队;之,助词;坚,坚定、强硬,此处指固守硬拼;大敌,强大的敌军;擒,捉拿,此处指俘虏。弱小的部队坚持硬拼,就会被强大的敌人所俘虏。②国之辅也:国,指国君;辅,原意为辅木,这里引申为辅助、助手。③辅周则国必强:言辅助周密、相依无间,国家就强盛。周,周密。④辅隙则国必弱:辅助有缺陷,则国家必弱。隙,缝隙,此处指有缺陷、不周全。

【译文】

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一直坚守硬拼,就势必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周密,国家就一定强盛;辅助有缺陷,国家就一定衰弱。

不要和强大的对手硬碰硬

在孙子看来,用兵的原则是,拥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拥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拥有两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兵力与敌相等就要努力抗击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退却,兵力弱于敌人就要避免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一直坚守硬拼,就势必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以小搏大,硬碰硬肯定是自寻苦吃,这就像拿鸡蛋碰石头一样,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自己粉身碎骨。

对于在市场竞争中实力处于劣势的一方来说,必须学会采取灵活的竞争策略,避免和有足够实力的企业打“阵地战”,要学会避其锋芒。当力量对比悬殊时,应该凭借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在竞争中,采取“避”、“借”、“联”的策略。

“避”是弱势一方要避免和大型企业正面冲突,避免生产和大型企业的拳头产品相同的产品,避开大型企业的强势市场大本营,避开大型企业传统的分销渠道,避开使用大型企业惯使的促销绝招。否则,采用和大型企业相同的营销策略,不仅会因为相互撞车而自取灭亡,还会由于老是生活在“巨人”的阴影下而总是难以得到发展。

“借”是小企业应充分利用大型企业的资源来发展自己。大型企业有良好的商誉和响当当的品牌,小企业可以借之;大型企业有宽广快速的营销网络,小企业可以借之;大型企业有充裕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中小企业也可以借之……只要小企业具有整合资源的能力,一切都能为己所用。

“联”是小企业自身的联合与支援。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小企业们相互抱聚成团,由小而大,由大而强,会大大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哈勒尔在1967年时凭借买断的“配方409”清洁喷液的批发权,已占据美国几乎50%的清洁喷液市场。哈勒尔公司以及它的老板哈勒尔先生过得异常舒服。

此时,家用产品之王——宝洁公司开始眼红。它推出了一个叫“新奇”的清洁喷液。哈勒尔的生意遭遇到大的问题——显然,它不是宝洁的竞争对手。

按照宝洁的习惯做法,它在创造、命名、包装、试销和促销“新奇”这个产品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要通过问卷调查、个别和集体访问做出心理和数字统计,也要耗费大量市场研究费用。

宝洁在丹佛市进行这项产品试销时,郑重其事,声势浩大。与此同时,在全国展开大笔资金投入广告攻势。结果在丹佛的试销小组报告:“所向披靡,大获全胜。”因此,宝洁在喜洋洋的气氛中,信心十足,虚荣心也得到全面满足。哈勒尔感到了恐惧——他得到的信息表明他即将被踢出清洁喷液的市场,他要垮掉——他必须冷静下来,设置对抗的谋略。

哈勒尔决定采取三步:扰乱对手的视线,打击对手主管人员的信心,限制对手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量,从而使其因销量不佳,难以抵补已投入的大量资金而撤出这个“新奇”产品项目。

首先,宝洁在丹佛试销时,哈勒尔从丹佛撤出自己的“配方409”。当时有两种形式可供选择:第一种,把自己的全部产品从货架上搬走;第二种,先中止在丹佛的广告和促销,然后停止供货,渐渐使商店无货可补。注意:计谋在“计理”上讲究层深,一般设到第二层,胜算在80%以上。以上两种撤货形式实际分别是哈勒尔第一步谋略的第一、第二层。哈勒尔选择了第二层,因为如果选择第一层,很容易让对手发觉。他静悄悄地迅速完成了这个“游击战”。

哈勒尔成功了。仅仅是试销,已经让宝洁飘飘然,不可一世。

然后,实行第二步。在宝洁“新奇”大面积上市,正准备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席卷攻势”时,哈勒尔将“配方409”以原来价格的50%倾销,本来宝洁主管人员认为“哈勒尔已不在市场了”,所以此时感到措手不及。

同时实施第三步,哈勒尔用广告来大肆广而告之:“优惠期有限!”结果很多清洁喷液消费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购买了可用半年以上的“配方409”清洁喷液。也就是说,宝洁的“新奇”再好,甚至即便也跟进降价,但消费者在半年内也用不着再买此类商品了!产品上市就严重滞销,宝洁内部开始认为“新奇”是项“错误的产品”,在议论纷纷中,不得不撤销“新奇”的生产销售计划。

哈勒尔赢得很险。企业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可通过巧妙的竞争手段破坏对手给消费者的印象,证明自己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从而最终取代竞争对手。

在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采用迂回战术,能有效避开正面冲突,保存企业实力。而避其锋芒,步步为营,又可以使企业稳扎稳打,最终对竞争对手形成有力的打击。

【原典】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①;上下同欲者胜②;以虞待不虞者胜③;将能而君不御者胜④。此五者,知胜之道也⑤。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⑥;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⑦;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注释】

①识众寡之用者胜:能善于根据双方兵力对比情况而采取正确战法,就能取胜。众寡,指兵力多少。②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心协力的能够获胜。同欲,意愿一致,指齐心协力。③以虞待不虞者胜:自己有准备对付没有准备之敌则能得胜。虞,有准备。④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掣肘的,能够获胜。能,有才能;御,原意为驾驭,这里指牵制、制约。⑤知胜之道也:认识、把握胜利的规律。道,规律、方法。⑥殆:危险、失败。⑦一胜一负:即胜负各半,指没有必胜的把握。

【译文】

所以能把握胜利的情况有五种: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够胜利,了解多兵和少兵的不同用法的能够胜利,全军上下意愿一致的能够胜利,自己有准备来对付无准备的敌手的能够胜利,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掣肘的能够胜利。凡此五条,就是把握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任何失败的危险;虽不了解敌人,但是了解自己,那么有时能胜利,有时会失败;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用兵都会有危险。

知彼知己,先胜后战

孙子强调“先知”,认为“先知”是“三军所恃而动”的根据。他说:“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他认为,开明的国君,贤良的将帅,之所以一出兵便可战胜敌人,而战果辉煌,就在于能事先全面地了解敌情。与此相反,如果情况不明,正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如此来决定事情,必遭覆军杀将的后果。

正因为先知与否事关胜败,所以孙子认为:“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他把事先了解敌人情况,看成是否高明的将帅、谋臣和国君的重要标志。

那么,如何用兵才是“知彼知己”,从而能够“百战不殆”呢?

孙子指出了五种可以预见到胜利的情况。这五种情况是: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能胜利,懂得根据兵力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的能胜利,官兵有共同愿望、上下同心的能胜利;以有准备对待没有准备的能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国君不加以牵制的能胜利。

孙子的结论是:了解敌人,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就会每战必败。

了解敌我情况,才能取胜。在当今国际竞争情况下,企业要了解竞争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竞争对手、消费者需求变化、政府法律法规变化、技术创新、营销环境等。只有全面了解这些因素,才能领先竞争对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削弱其优势,增强自己的实力。在国际竞争中,企业决策者的决胜之策在于正确运筹的判断艺术,而“知彼知己”,是企业决策者正确判断的基础。

春秋后期,吴、楚两国的战争进行了60年之久。两国均感到筋疲力尽,无力再继续战斗下去。但经过五年的休战之后,两国元气稍有恢复。周景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23年)冬,楚平王派兵夺取了吴军侵占的州来(今安徽凤台)。州来是扼守淮河上游的军事重镇,吴王僚率公子光等再次进攻州来。楚平王闻讯,立即遣使征集顿、胡、沈、蔡、陈、许六国之军,于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七月与楚军会师于鸡父(今河南固始县东南鸡备亭),准备救州来。鸡父位于大别山西北麓,亦为当时楚国的军事重镇,其地扼淮河上游要冲,六、群、舒诸小国环绕其东南,胡、沈、陈、顿、息、江、道诸小国屏列其西北。楚国控制这里对付吴国,进可战,退可守,由此还可以控制淮颍地区诸小国,保持其在东方的势力范围。

然而,楚令此时正在患病,勉强支撑病体驰赴鸡父,与诸侯之军相会。因途中劳顿,病情愈发严重,便让楚司马蘧越代为指挥,率诸侯之军向州来前进。吴公子光见楚军及诸侯之军力量强盛,吴军与之相较众寡悬殊,自动撤去对州来的包围,屯军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东临淮关)。不久,楚令病死于军中,楚军与诸侯之军的士气大降。代帅蘧越资望过浅,不能指挥诸侯之军,诸侯之军与楚军相率退回鸡父。吴公子光听说楚统帅已死,蘧越代摄帅职,楚军及诸侯之军不战而退,料知其中必有变乱,向吴王僚建议率军尾追。

楚军及诸侯之军撤至鸡父后,蘧越以为吴军未必敢深入楚境穷追,遂屯军鸡父,拟稍加休整后再决定行动。吴公子光对吴王僚说:“跟随楚国与吴国作对的都是些小国,而且都是受楚国的胁迫而来的。胡、沈两国的国君年幼而轻狂,陈国大夫夏蓄强硬而顽固,许、蔡两国素来愤恨楚国对他们的压迫。如今,楚帅已死,代行帅职的蘧越资望浅,很难统率联军。况且楚军中多为楚王所宠信的人,不会服从蘧越的指挥。七国联军同役而不同心,兵力虽多,也是可以打败的。如果分兵先向胡、沈、陈三国之军发动攻击,三国之军必然崩溃。三国之军一败,其余各国之军心就动摇了,各国一溃乱,楚军必然彻底崩溃。”吴王僚听取了公子光的意见。这年七月二十九日为“晦日”,双方交战于鸡父。“晦日”,自古为用兵作战的大忌,一般均闭营休息,以避此不吉之日。公子光故意选择“晦日”进攻,为的就是出敌不意,达到奇袭的目的。

蘧越正在鸡父休兵,又值“晦日”,未想到吴军会突然发起攻击。他于仓促之中,让胡、沈、陈、许、蔡、顿六国之军为前阵,掩护楚军。吴军的进攻完全依照吴公子光预定的部署,以刑徒3000人为前阵,直攻胡、沈、陈三国之军。吴公子光率右军,公子掩余率左军,吴王僚率中军,紧随其后。刑徒未受过军事训练,刚刚接战即散乱后退。胡、沈、陈三国之军向前追赶,吴军从三面包围胡、沈、陈三国之军。胡、沈二国的国君,及陈国大夫夏留均战死,吴军释放了胡、沈两军的俘虏,让他们逃到许、蔡、顿三国的军队去,一边狂奔一边叫嚷:“我们的国君死了!我们的国君死了!”吴军呐喊着紧随乱兵之后,许、蔡、顿之军惊恐万分,未战先溃。楚军见乱军漫山遍野狂奔而来,许、蔡、顿之军动摇溃退,吴国大军掩至,只好向后败退。吴军大获全胜。

鸡父之战,吴军能以寡胜众,原因在于运用机智谋略,打破迷信习惯,出奇制胜。唯有先知敌人之情,才能有效地使用自己的兵力。吴公子光对于楚方七国将领的性格及其军队的弱点,可以说了如指掌,由此制定了相应的战术。若无3000名刑徒诱敌,胡、沈、陈三国之军叫嚣狂奔,则许、蔡、顿之军不至于动摇;若非“晦日”发动进攻,则楚国之军不至于仓促应战,以致阵列不整。总之,鸡父之战堪称知彼知己,依靠谋略作战而制胜的典型战例。

了解敌人,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就会每战必败。明察对手,审度自己,深谙知己知彼的原则,方能技高一筹,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