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插图版)
18322600000024

第24章

“无限风光在险峰”,在权利与财富堆砌的高峰上不仅可以抬眼便是满目的风光,更能受到世人的艳羡与仰望。于是便扬扬得意、手舞足蹈,甚至因为贪恋美景伸手要去拨开挡在眼前的浮云,于是忘了脚下便是万丈深渊,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此时,财富便成了恶魔,优越变成了悲哀。

生活在富贵中的人们切忌得意忘形、贪得无厌。胸中的欲火不灭,最终会引火自焚。清风徐来时清醒自己的头脑,看透眼前的浮华,保持身心的平衡才能常立于险峰之巅。

善人和气凶人狠戾

【原文】

善人无论作用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狠戾,即声音笑语,浑是杀机。

【译文】

善良的人无论言谈举止都表现得很安详,即使在睡梦之中,神态上也都是冲和之气;凶残的人无论做事为人都透出狠毒暴戾,即使在欢声笑语之中,也充满了阴森的杀气。

【人生智慧】

善良与邪恶都是一种内在的气质,它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装是装不像的。一个内心邪恶的人,无论外表表现得多么憨厚纯朴、楚楚可怜,也掩饰不了从心底散发出来的杀气。狼的身上无论披上多么洁白的羊皮,也无法掩藏眼中凶残的寒光。魔鬼的身上长不出天使的翅膀。想改善自己的外在气质,必先改变自己的内心。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外在言行都是心的外现,不正心而求正形如同水中捞月般不切实际。想要有一个和善的外表,就必须有一颗和善的心灵,离恶向善才是为人处世的至理。

守正安分远祸之道

【原文】

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

【译文】

攀附权贵者所招致的祸害,往往悲惨且快速;而安于恬淡闲适的趣味,最平淡也最长久。

【人生智慧】

雨势强劲的雷阵雨,往往下几个钟头就会停,而细雨却能连下数日,甚至数月,一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述“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趋炎附势者因依附权势所得之荣华富贵,就如同雷阵雨般来得快,去得也快,其祸既惨又速。

只有不贪求名利、不趋炎附势的人,才能过着既悠闲又快乐的生活。一个贪慕虚荣的人始终是最大输家,其用最珍贵的人格与尊严来换取昙花一现的荣华富贵,自投于危机重重的罗网之中;反之,安于恬淡的人,宁为清贫不为浊富,始终坚守其俯仰无愧的人格,所以任何可能损伤生命的祸事都不会上身,日子过得既悠闲又快乐。

人我一视动静两忘

【原文】

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著于静便是动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译文】

喜欢寂静而讨厌喧嚣的人,常常以躲避人群来求得安静,却不懂得有意避开人群就是执着于自我,内心执着于安静就是躁动的根源。这怎么可能做到将自我与他人一视同仁,而将寂静与喧嚣一同忘却的境界呢?

【人生智慧】

内心蠢蠢欲动的人往往需要幽静的环境加以调适。因此,好静者未必是真静者,内心真正平静的人即使在喧嚣纷杂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泰然自若的心境。求得内心的宁静在于心,环境只是其次。假如不能忘却俗世纷繁,就算环境再宁静,内心仍然是一团乱麻。静中求静是身静,动中亦静才是心静。真正的清静是求不得的,求静只能说明你的动根太重,结果只能是越求越远。

如果把动静都忘却了,不去想到底是动还是静,那么心中也就自然平静了。

酝酿和气昭垂清芬

【原文】

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寸心洁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

【译文】

心怀慈悲的念头,就可以使天地间充满祥和之气;心地纯洁清白,就可以使自己的美名流芳百世。

【人生智慧】

俗语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有时候人的一念之慈往往会使一件棘手的事情变得海阔天空。而心灵的高洁,即使历经百年沧桑,不仅不会因此失色反而会历久弥香。君子以天地自然为道,为人处世持的是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待人接物亦以慈悲宽容为怀,如果人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那么人和人之间哪里还有什么猜疑与嫉妒呢?心地纯洁,为人处世就不会有作恶的念头。一个正直公正忠诚的人,不仅能博得世人的尊敬,还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众生,流芳千古。

物自为物我自为我

【原文】

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

【译文】

我有权有势的时候人们就奉承我,其实是奉承我的官位和纱帽;我贫贱穷苦的时候人们就鄙视我,其实是鄙视我的布衣和草鞋。可见人们根本不是奉承我,我为什么要高兴呢?也根本不是鄙视我,我又为什么要生气呢?

【人生智慧】

常言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两句话道尽人情的冷暖。想来可悲,人们竟然是以权势、财富来评断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这人很了不起,他事业成功,赚了很多钱”,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过不下百次这类的描述,在这类描述中凸显了世俗的价值观:有钱才能受到肯定。

正因如此,所以一般人喜欢趋炎附势,认为只要能攀上有权有势的富豪权贵,自己的身价也会跟着水涨船高。而有许多富豪权贵,也陶醉于人们的奉承之中,已经看不清人们奉承的其实是他的功名利禄而已。

美味快意只享五分

【原文】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

【译文】

可口的山珍海味,吃多了便成为伤害肠胃、有损健康的毒药,但如果控制在只吃五分饱就不会伤害身体;称心如意的好事,也往往是引人身败名裂的媒介,但如果保持在差强人意的限度上就不至于懊悔。

【人生智慧】

可口的佳肴美馔,吃多了便不觉味美;治病的良药,服用过量也可能成为致命毒药。近几年,自助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开张,食客趋之若鹜。在美食当前,吃多吃少又各凭本事的情况下,很多人不顾一切地拼命多吃,直到饱胀到再塞不下任何东西了方才罢休。

这样的吃法不仅毫无质量可言,更会危害健康。一个深明养生之道的人,绝对不会以这种方式来摧残自己的健康。同样,人在得意的时候也不可过于狂喜,否则也会损身败德,俗话说“乐极生悲”,人往往容易在得意忘形的状态下发生意外,因此凡事当适可而止。

天福无欲之贞士而祸避祸之险人

【原文】

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辸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意中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

【译文】

一个志节坚贞的人,虽然并不刻意求得福祉,可是上天却在他无心之间引导他达成所欲成就的心愿;一个行为不正的人,虽然用尽心机逃避灾祸,可是上天却在他处心积虑避祸的同时剥夺他的精神气力,使他蒙受灾难。由此可知,天地气运的变化极其奥妙,实非人类平凡无奇的智慧所能及。

【人生智慧】

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如果一个人的福分、富贵能由祈祷得到,那人们何须认真生活、努力工作?难道成天祈神降福,就能享尽幸福了吗?

有一则故事:有位少年喜欢骑快车,只要他一出门,他的母亲便开始担心,怕他发生意外。为求安心,母亲便到庙里祈求庇佑,并掷签请求神明答应保佑自己的儿子,求得圣允后,便放心地回了家,心想再也不必担忧儿子的安全了。孰知没过几天,便接到电话通知,说她儿子因车速过快发生意外,已经身亡了。伤心难过的母亲无法接受事实,更不能理解明明神佛都已答应庇佑儿子了,为什么还是发生意外?

心有未甘的母亲便来到庙里兴师问罪,得到的答案是:神佛的确也想尽心保佑少年,但少年的车速实在太快了,根本追不上。由此可见,尽管有神佛庇护,但本身若仍恣意妄为,福分依旧无法眷顾自己。

晴空可翔莫学飞蛾

【原文】

晴空朗月,何天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果,何物不可饮啄,而鸱枭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枭者,几何人哉?

【译文】

晴朗的夜空皎洁的明月,到处都可以飞翔,而飞蛾偏偏要扑向黑夜的烛火;清澈的山泉鲜绿的野果,哪一样不可果腹,而猫头鹰偏喜欢吃腐烂的老鼠。唉!人世间不做飞蛾、猫头鹰的又有几个人呢?

【人生智慧】

光明的东西很多,而飞蛾偏要独投夜烛自取灭亡;人间美味更多,而鸱枭却贪食腐鼠成滋味。这仅仅是出于它们天性的偏执,还是根本就是利欲的趋势使它们变得贪婪无知?其实人类自身又何尝不是如此?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人的许多痛苦和灾难往往不是命运的安排,而是自己主动找上门的。许多人无法抵御欲望的诱惑,其实他们很清楚贪得无厌和功名仕途将带来的祸患,只是身陷其中不能自拔,也不想自拔。他们纵容自己的欲望,明知苦海却不回头,任自己在其中沉沦乃至灭亡,真是可悲可叹啊!

和气致祥喜神多瑞

【原文】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译文】

在狂风暴雨中,鸟类都会感到忧虑害怕;如果风和日丽,即使是无心的花草树木也会欣欣向荣。从这些自然现象可以得知,天地之间不可以一日没有祥和之气,而人不可以一日没有欣喜乐观的心情。

【人生智慧】

有句话说“境随心转”,意思是说外在环境常随着人的心理状况而变化。欢喜的时候,会觉得身旁的事物充满生气;如果怒不可遏,就觉得一切事物都面目可憎;一旦抑郁悲伤,便觉得草木也为之含悲。

所以,一个终日忧虑悲观的人,将因缺乏斗志而使自己陷于逆境,不仅做事屡遭挫折,周围的人也不愿意长时间接受这种情绪垃圾,会渐渐不再同情你的感受,甚至逃避疏远你。

而一个乐观进取的人,面对再大的困难都不怨天尤人,只是尽其本分地去做,和这样的人相处,会让人觉得希望无穷。若能长久地持有健康乐观的心态,所有的困难都会如霁月光风的天气,生活就会在无数个拐弯处柳暗花明。可见人应该经常保持开朗,无论处于顺境或逆境都以平常心面对,如此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喜忧相生顺逆一视

【原文】

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故达人当顺逆一视,而欣戚两忘。

【译文】

孩子出生时会给母亲带来生命危险,财物的聚集会导致盗贼的窥视,这样看来,什么喜事不是伴随着忧患呢?贫穷能够使人懂得节俭,疾病可以使人学会养生,如此看来,什么忧患不能带来可喜之处呢?所以,通达的人对待顺境与逆境应该一视同仁,把快乐和悲伤一起忘记。

【人生智慧】

古人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中国人很早就会用冷静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一定条件下,福可以转为祸,忧可能转为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作为一个通达的人,塞翁失马而不忧,得马而不喜,子坠马身残而不急,正是因为他懂得这个道理,才能心气和平,全家无忧。

顺境和逆境也是辩证的,人们在面对失败时没有必要垂头丧气,也许柳暗花明就在不远的前方。在面对成功时也大可不必得意忘形,青云直上的天梯难免有一脚踩空的时候。“顺逆一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做一个通脱自在的人。

竹篱闻犬吠芸窗听蝉吟

【原文】

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中,雅听蝉吟鸦噪,方知静里乾坤。

【译文】

站在竹篱笆的底下,忽然听到狗吠鸡鸣之声,恍惚使人觉得仿佛置身于云中仙境;静坐书斋之中,悠闲地聆听蝉鸣鸦啼,才领会到寂静中的另外一番天地。

【人生智慧】

竹篱鸡鸣、柴门犬吠,乍闻之下仿佛到了世外仙境,人间繁华竞逐、喧闹纷扰,哪会有如此宁静恬淡的时光,因为系心于世俗争斗的人是听不见犬吠鸡鸣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有声方能现无声之静境,有诗书为伴更能感受静里乾坤。流连光景的人是体会不到自然的呼吸的。人世的繁华终比不上云外鸡鸣的恬淡,繁华的结局总是荒凉。无丝竹乱耳、有诗书相伴,山野躬耕、朴拙自然的生活才能品出人间真味。

当世之人虽不能比肩古人,但只要心远凡尘,亦能体会云中世界、静里乾坤的高妙。

心体要光明念头勿暗昧

【原文】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译文】

一个人的心地如果光明磊落,即使处在黑暗的房间,也会像站在万里晴空之下;而一个人如果内心阴险,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也会被厉鬼缠身。

【人生智慧】

人对外界现象的评价往往会附加主观看法,同样一件事情,乐观的人会朝正向思考,悲观的人则净往坏处想。所以,当杯里的水被喝掉一半的时候,乐观的人会庆幸还有半杯水可喝,悲观的人会哀叹只剩半杯水。

这些对外界现象的看法,其实正是自己内心的反照。进一步来说,一个内心充满善念的人,眼里所见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即使面对他人的恶意批评也无所畏惧;而内心邪恶的人时常怪罪他人、怀疑别人的用心,行事稍有不顺就怀疑有人从中作梗!

这种人时刻都提防着遭人算计,殊不知,最大的敌人正是自己,所有认为会对自己不利的臆测,自己或许就会加诸在别人身上,所以终日紧张不安,受尽心魔的摧残。

去得冰炭满腔和气

【原文】

天运之寒暑易避,人生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除,吾心之冰炭难去。去得此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自随地有春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