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高一(下)
18335000000005

第5章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1)

第一课解读学习

我国拥有灿烂悠久的文明,踏过历史的河流,我们会看到许多伟大的人物。谈到学习,我们来看看许多大学问家的光辉。

孔子,这位文化先哲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学以致其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学习观从学习需要“立志有恒,锲而不舍”到“虚心笃实,不耻下问”,从“学思结合,学思并重”到“学习结合,学行并重”,还涉及了“乐学”的精神。

孟子,另一位大儒,说,“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认识到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荀子说,作为一个学者要善于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且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

王充、颜之推、韩愈、朱熹、康有为、陶行知……当我们静下心来和各位大儒对话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们都对学习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学习是这样一种行为,它需要智慧和毅力,缺少了任何一种品质,学习活动都会宣告结束。

不久前,学习专家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学生对学习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别,在某些基本的学习观念上,比如学习需要努力、认真等,所有同学都能够认同,而在具体的学习技巧和高级的学习观念上,就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理解水平、学习观念水平较高的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比另一些学生好,在心理健康、创新能力等各方面也都要高于理解水平、学习观念水平较低的学生。

学习活动是当代社会人才必须从事的一项活动。然而就是在以学习为主的学生这里,谈起学习这一活动,很多人还是很迷茫,不知道如何高效地进行这一活动;有的人学习活动进行得不够好,还不知如何改变,这甚至影响了他们对未来的看法……从儒学大师那里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活动是一项高级的活动,需要我们在学习其他知识的时候也必须学习如何学习。

首先,一些基本品质是必须具备的。这些基本品质包括:持之以恒,学、思、行结合,善于总结,乐学等等。

其次,使这些品质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每一个大师都对学习活动做了自己的理解,他们没有对孔子的论述全盘听取,而是学习、借鉴前人方法,在实践中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方法。

最后,构建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时代在发展,学习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当代社会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过度关注知识和经验记忆,而是关注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对知识的分析、重构和创新等方法。

作为学生这一特殊的学习群体,我们的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班集体中进行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些学习的特殊性,更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

在学习策略形成的过程中,学习、观察、比较、总结是学习策略形成的较为关键的行为。

首先,我们需要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虽然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但是基本的学习规则还是相同和相似的。

其次,要积极观察和比较各种学习活动的优劣。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验、考试等一些活动对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整体的评估和个别的评估,从而为改进做准备。

再次,还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由于很多同学不善于比较和总结,学习方法的改进很不理想,甚至不相信自己的学习方法会改进。

最后,在学习方法形成的过程中要能够积极地进行求助。由于当代社会中学习具有极大的重要性,社会上有很多学习专家,懂得向他们求助也是会学习的一个品质。

1.记住一位名人关于学习的论述: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去学点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你或许会衰老,或许会彻夜不眠,或许会失恋,或许会眼看着周围的世界受到一群狂人的毁坏,或许会得知你的心声被居心险恶的人诋毁,在这种时候,只有一件事是值得做的——学习,研究人世的变迁及其原因。学习,只有学习,才会使你的心灵永不衰竭,才会使你永不会感到孤独,永不受精神折磨,永不担忧或疑惑,永不后悔。

2.共同进行讨论:

(1)你喜欢学习吗?为什么?

(2)你周围有人喜欢学习吗?他每天都做些什么?

(3)怎样的学习你才喜欢?你怎样才会喜欢在教室中这种相对静态的学习?

(4)我们是可以快乐学习的,只是我们需要先抛弃对学习的偏见,也可以说是认识真正的学习。我们没有和真正的学习面对,我们就不会喜欢上它们。谁都不喜欢枯燥。(请你接着写下去)

3.制订一个改进学习方法的小计划,并在学习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计划。

计划

第二课自主学习管理

某天晚上,你独自一人在家,用煤气烧水,水“咕嘟咕嘟”马上就要开了。这时,忽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吹得窗户“啪啪”直响,你想起家里的窗户全部开着,都还没关;电话铃此刻也响了,这可能是你同学提前预约打来的电话;“咣咣咣”,偏偏这时又有人来拜访,正在很着急地敲着你家里的门。这时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重要先生和紧急先生。

重要先生经常跟我们说:“我管辖处理的事情都很重要,它跟一个人的理想、目标关系密切,必须要认真履行,一丝不苟地完成。”紧急先生则会这样说:“我管辖的事情十万火急,必须马上得到处理,推延不得。这些工作一旦完成,马上就能见到效果,别人都会称赞你能干,当然有一些事情还会很有趣。”他们风风火火,忙忙碌碌,不断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有时他们也会为各自管辖的范围发生争执,为分管事情的优先级而发生冲突。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是这样安排自己的时间的:8∶00~17∶00除早中餐外,校对修改作品清样;17∶00~20∶00晚餐之后外出办理出版事务,或走访朋友,或进古玩店过把瘾,寻求一件珍贵的摆设或一幅古画;20∶00就寝;0∶00~8∶00写作,夜半准时起床,一直写到天亮。这位勤奋的文学巨匠一生共创作了96部小说和《人间喜剧》这部巨著。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雪夫从年轻时候起即采用了时间统计法,即每天晚上临睡前核算自己一天的时间花得合理不合理。他坚持一天一小结,一月一大结,年终大总结,直到逝世前一天,56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统计。结果,他毕生的时间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他先后发表了70多部学术著作,写下了12500张打字纸的论文和专著。他驾驭了时间,他是名副其实的时间的主人。

加拿大医生奥斯勒在医学方面有过多种贡献,比如成功研究了血小板等等。他身兼多种工作,但是不管忙碌到多晚进卧室,就是凌晨两三点钟,他也做到睡觉之前读十五分钟的书。他是这样计算的:一般人的阅读速度是1分钟300字,15分钟便能读4500个字,一周可以读315万字,一个月就可读126万字,那么一本书平均以75万字计算,一年就可读20本书。奥斯勒睡前读书15分钟的制度,整整坚持了半个世纪之久,共读了8235万字,1098本书。“每天睡前15分钟”,使奥斯勒博学广纳,这15分钟赋予了生命另一种神奇。

革命前辈徐特立同志,曾经这样写道:“我今年43岁,一天学一个字,一年可学365个字,7年可学2555个字,到了50岁时,岂不就是一个通晓法文的人了吗?假若一天学两个字,到46岁半,就可以学通一国文字。我尽管笨,绝没有一天学一个两个字也学不会的。”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学习,他终于学会了法文、德文和俄文。徐老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真是不简单啊!

自主管理的好习惯在形成之初,好比是飞船离地奔月的瞬间,往往最艰难,所耗的能量往往超越以后的几十万英里。没有极大的努力,缺乏意志力,就很难完成大刀阔斧的变化,革除陋习。可一旦形成,便能给生活带来秩序和高效率。

要培养和建立这样的好习惯,需要“知识”、“技巧”与“意愿”三者协调一致。知识是理论性的观念,指点我们“做什么”及“为什么做”。技巧是指“如何做”。意愿则是“想做”,表示我们有付诸行动的愿望。这也是无数人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课堂阅读

学习时间管理

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人生犹如一张大的时间表,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己的总体目标,对时间做出总体安排。总体时间表必须通过阶段性的时间来落实,例如,将自己的一生分成不同的时期。其中,又将中学时期的时间表转变为不同的学年时间表、学期时间表、每月时间表、每周时间表以及每天的时间表。

对每一天的活动,都要列出一张活动优先表来。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有限,而学习活动可能较多。因此,必须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尽量减少无计划、无节制、无意义的时间。在安排活动时,要分清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可做可不做。每天都要列出一张活动优先表,要按事情的重要性程度来选择活动,确保每天都在做最重要的事情。这样,即使没有做完某些事,也不会有什么可后悔的。

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注意将学习计划落实在学习成果上,也就是说,制定学习计划时,要明确确定学习结束时有什么看得见的结果,而不只是规定:“读完第二章。”相反,可以规定,“读完第二章,标出重要部分,生成一张框架结构图”。

在执行学习计划时,要有效防止拖拉作风。做事拖拉的人总是习惯性地把某些不愉快或成为负担的事情推迟到将来做,他们一般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给自己找个借口推迟行动,又常常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其实他们本来可以完成任务安排,顺利转入下一项学习活动的。所以,为了有效克服拖拉作风,一定要首先确定一项任务是否非做不可,然后做出决策,避免过分追求完美无缺,要有意识地养成好习惯。

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在不同的时间里,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状态不一样,学习质量也不一样。因此,要在不同的学习时间里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例如,在生理功能旺盛、精力充沛的时候,从事最重要、最紧张的学习活动,以便最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科学家已证实,人体内存有体力、情绪和智力三种周期。每个周期控制着各自的机能水平,如智力周期控制着人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33天为一周期。人的体力大约23天为一个周期,人的情绪大约28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中,既有逻辑思维能力强、学习效率高的时间段,也有反应迟缓、效率比较低的时间段。

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一周之中,由于双休日,也形成了智力周期。一般来说,星期一和星期五临近休息日,智力机能有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