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华兵法宝典丛书——李卫公问对
18336600000019

第19章

【原文】

太宗曰:“近契丹[1]、奚[2]皆内属[3],置松漠[4]、饶乐[5]二都督,统于安北都护[6]。朕用薛万彻[7],如何?”

靖曰:“万彻不如阿史那社尔及执失思力[8]、契何力[9],此皆蕃臣之知[10]兵者也。臣常[11]与之言松漠、饶乐山川道路,蕃情逆顺,远至于西域[12]部落数十种,历历可信。臣教之以阵法,无不点头服义。望陛下任之无疑。若万彻,则勇而无谋,难以独任[13]。”

太宗笑曰:“蕃人皆为卿役使[14]。古人云:以蛮夷[15]攻蛮夷,中国之势也。卿得之矣。”

【注释】

[1]契丹:古族名与国名。为东胡族的一支,游牧于今辽河上游。唐五代时,其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公元916年建契丹国,自称皇帝。

[2]奚:古民族名,出自于东胡。原居辽水上游,柳城西北。唐时归附大唐王朝。

[3]内属:归属。

[4]松漠:唐都督府名。公元648年,因契丹族部落要求内属而设。

[5]饶乐:唐都督府名。公元648年在奚族地设置,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西。

[6]安北都护:唐代都护府名。公元647年,铁勒、回纥等十三部落内属唐朝,因此置燕然都护府。公元663年,改名瀚海都护府。公元669年,又改名安北都护府。

[7]薛万彻:唐代将领,曾任右武卫大将军。

[8]执失思力:唐代少数民族将领,原为突厥族酋长,后封安国公。

[9]契何力:唐代少数民族将领,铁勒部落契族首领哥楞之侄。高宗时,曾封镇军大将军、左卫大将军、凉国公。曾立军功多次。

[10]知:熟悉。

[11]常:曾经。

[12]西域:对玉门关以西广大地区的总称。

[13]独任:独自担当重任。

[14]役使:使用。

[15]蛮夷:古时中原王朝对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的泛称。

【译文】

唐太宗说:“最近契丹和奚两个部落都归顺了我大唐王朝。我已设置了松漠、饶乐两个都督府,统属安北都护府管辖。我想用薛万彻担任都护,你认为如何?”

李靖答道:“薛万彻不如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和契何力等人。这几位都是少数民族官员中熟悉军事的人。我曾经同他们谈论过松漠、饶乐地区的山川道路,少数民族的人心向背,远在西域的十多个部落的情况,他们都能说得很清楚,令我信服。臣下向他们教授用兵打仗的阵法,他们也点头佩服。所以我希望陛下您放心任用他们,不要有任何疑虑。至于说薛万彻,只是有勇而无谋罢了,难以独自担当重任。”

唐太宗笑着说:“少数民族的官员都能为你使用了。古人说:利用蛮夷来制服蛮夷,这是由中国的情势所决定的。你已经懂得这个道理了。”

【战例】

牧野之战

商王朝到了商纣王即位的时候,国家已经是危机四伏了。在纣王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更加腐败、刑罚酷虐;每一年都有战争,老百姓负担比较沉重,可谓是民不聊生。王朝贵族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分崩离析,整个王朝人心惶惶,动荡不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

这时,商的一个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当中、蒸蒸日上,与动荡不安的商王朝形成鲜明的对比。文王姬昌即位后,不断改革,任人为贤,任用熟悉商朝内部情况的贤士吕尚,积极从事伐纣灭商的宏伟大业。

遗憾的是文王不久就逝世了,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就是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文王的遗志,按照已经制定好的战略方针,加紧伐纣的进程。

公元前1027年正月,周武王亲自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余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周师在行军途中没有遇到商军的任何抵抗,一路上非常顺利,仅经过6天的行程,便于二月初四拂晓抵达牧野。周文王进攻的消息报传到朝廷之上,商朝廷上下一片惊恐。商纣王无奈之中只好仓促部署防御。但此时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于是只好武装大批奴隶,连同守卫国都的商军共约17万人,由自己率领,开赴牧野迎战周武王。

二月初五凌晨,周军布阵完毕后,庄严誓师。武王在阵前声讨纣王听信宠姬谗言,不祭祀祖宗,招诱四方的罪人和逃亡的奴隶,暴虐地残害百姓等诸多罪行,从而激发起从征将士的敌忾之心与斗志。然后,武王又宣布了作战中的行动要求和军事纪律:每前进六步、七步,就要停止取齐,以保持队形;每击刺四五次或六七次,也要停止取齐,以稳住阵脚。严申不准杀害投降者,以此来瓦解商军。

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攻击。他先让吕尚率领一部分精锐突击部队向商军挑战,以牵制迷惑敌人,并打乱其阵脚。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心向武王,这时便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帮助周武王作战。武王乘势以大军主力猛烈冲杀敌军。于是十几万商军顷刻间就被打败了。商纣王见大势已去,只好仓皇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了。周武王乘胜进击,攻占了朝歌,商朝就这样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