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同是古文运动的主将。
只因参加主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州刺史。这首诗是他在柳州偕和尚浩初登山临水触景伤情而作的。
柳州地处南海偏远之地,古来少有文人涉足,柳宗元以贬谪之身来到柳州,正是草木变衰的秋天季节,自然界的荒凉肃杀,增加了旅人的惆怅,所以他登山眺远,只见群峰耸峙,峰尖有如利剑,更刺痛了他百感交集的愁肠。他的愁肠为两种因素所萦结,一是遭贬的愤激,二是怀念故乡。正因为愁肠几乎寸断,令他在浩初和尚之前忽得灵感,觉得佛经中有“化身”之说,自己如果也能化身为千万个,飞上群峰之巅而遥望万里外白云缥缈的故乡,岂不是得到安慰了吗?
这种情绪,柳宗元不仅在这首绝句诗中抒发,也在另一首登柳州城楼律诗中如此吟咏:“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同样是表达了强烈的怀乡感情。
为什么柳宗元具有这样突出的怀乡愁绪呢?这是因为他正当盛壮之年,本来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可是参政之后,却受到宦官的打击,终于流贬:“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见《新唐书》本传),所以,就以写诗为抒情的手段,倾诉了“一斥不复,群飞刺天”的感慨了。
柳宗元以河东人而远谪岭南,在柳州刺史任内,也非碌碌无为而虚度,他在柳州为民造福,很有政声,遗留下来的柳侯祠正是对他的政绩加以崇念的表现。去年我曾一游柳州,参谒过柳侯祠,柳侯祠已修葺一新,有关他的历史文物陈列得琳琅满壁,当时我曾以《谒柳侯祠》成诗一首,借以表达对柳宗元的敬意——
千古文章未尽才,捕蛇民瘼最堪哀。
一从化俗栽青柳,祠貌森森绿满阶。
至于柳宗元写的“海畔尖山似剑芒”这首诗,就艺术表现看,却有特点,它的特点在于想象奇特,倾吐无余,以佛家“化身”之说入诗,强烈地寄托了“望故乡”的情绪。全诗富于形象,把古乐府中的《悲歌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巧妙地淡化出来了。他的诗题“寄京华亲故”,也寓有诉陈处境,博取同情,急盼在京有力人士加以援手之意。“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他是不堪在这样穷远的南荒困守下去了,这也是古代迁客共有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