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清华往事纪实:入学60年
18359900000045

第45章 才智·勤奋·责任·感情——献给电子工程系的前辈和历届同学

无线电工程系——无线电电子学系——电子工程系成立40周年了。由于工作发展,微电子学研究所于1980年秋建立后,成为独立的实体。系所情谊深长,密切合作,共创业绩。

1953年冬我回到学校就在系工作和生活,直到1980年秋不再兼任系的职务,历时27载。以后的12年,由于学校和系、所的工作关系密切,同志间的感情深厚,我总是系、所师生中的一员。

清华大学和她的电子工程系、微电子学研究所都是使人眷恋的地方。每年,许多有才华的青年从祖国各地汇聚到这里,勤奋攻读;一批批毕业生从这里奔向祖国各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建功立业。一大批相对稳定、颇具才智、开拓进取的教师和职工在这里辛勤工作,在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上培育青年,引导他们养成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掌握知识、增长才智,逐步走向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引导他们树立对祖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感。青年同学的勤奋好学、潜能待发、积极向上的势态又激励着教师和干部,他们更加勤奋地工作,进入新领域,登上新台阶,带领青年同学共同完成新的任务。在这个无止境的周期过程中,师生增强了对祖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感,在共同的任务和事业中建立了自然而长久的感情,形成了团结奋进的优良传统,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坚持不懈地作出贡献。这是清华大学的主流,也是系、所的主流。才智、勤奋、责任、感情相结合,使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之树常青,是清华之树常青之源。

电子工程系40年的发展过程有过曲折坎坷。例如,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我主持工作的八九年中,一些“左”的认识和做法使有些师长和青年同学受到伤害,我负有直接责任。27载和39年我的直接感受是系的主流是团结奋进。我的特殊感受是从青年时期到现在,这个大集体一直养育和锻炼着我,同志们谅解我的错误,理解我性格和作风上的毛病,帮助和支持我工作,在我处境严重困难时给我精神力量,同志间的感情随着时间推移日益深厚。我脑海里交织着27载、39年的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集中到一点,就是40年的历史使系、所形成了一种不惑的坚韧向前的性格:不甘于落后,力争在培养人才的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方面进入国内国际先进行列;不那么怕困难,能在克服矛盾甚至挫折中团结奋进;不那么个人计较,责任感和事业心激励着大家奋力工作,把个人的才智、勤奋和感情都凝聚在共同的事业中。可以预期,在今后办好清华大学的进程中,在推动我国电子和信息科学技术事业的进展中,电子工程系和微电子学研究所必将创建新的业绩。

一个系成立40周年,对于在这里学习过或工作过的人们,或多或少会牵动心弦。我们大家岗位不同,情谊常青,互勉互励,多作贡献。我们还深切缅怀已经辞世的、长期关心支持系的建设发展的老校长蒋南翔同志,我国电信事业、电子工业与国防电子学的主要领导人王诤同志,为系的创建、教书育人与学术开拓作出重大贡献的常迵教授,品德高尚、全力承担困难与曲折、为系里党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李思问同志。我们大家都衷心感谢我国电子工业界、科技界的前辈与现在各方面的负责同志和同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关心。

最后特向国内外校(系)友亲切致意,请你们继续关心和支持电子工程系和微电子学研究所的发展提高,清华园里的同志和朋友真情地想念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