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18375200000002

第2章 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

我国是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道德意识形态,不断推动着我国历史向前发展。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必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组成要素。

现代意义上的道德,应该是既能促进现代经济生活的良好运行,能够调整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又能提高个体的精神境界,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并推动个体的全面发展。

一、我国的传统道德

我国的传统道德自古以来特别看重伦理道德,这是中华文明鲜明的民族特性和魅力所在。道德是伦理学一个万古常新的主题,人类往往共享许多相似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等,有人将其称为黄金规则,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的道德资源,而且是不可取消的和无条件的道德规则,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我国传统道德概述

我国传统道德,一般说来,指的是从先秦至辛亥革命时期,以儒墨道法各家伦理道德传统为内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总和。对此,有必要了解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长期存在于我国的封建社会。我国传统道德所赖以存在的历史时代,主要是我国的封建社会,即从秦始皇统一中国至1840年的鸦片战争。在此之前的春秋战国,属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由于这个时期产生了我国古代的伦理学说,这些学说对以后的封建社会产生了直接的、深远的影响,所以我国传统道德当从先秦始。

在鸦片战争之后,我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始终没有摧毁源远流长的我国传统道德的堡垒。在辛亥革命之前,我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文化仍然是我国传统道德。所以,我国传统道德当以辛亥革命为止。

2.儒墨道法各家思想有机融合。我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是儒墨道法各家思想的有机融合,但儒家思想在其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从影响层面的广度还是从思想渗透的深度上来说,儒家道德的魅力是首当其冲的。

3.道德理论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我国传统道德是由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行为规范构成的有机体系。伦理思想作为反映和概括道德生活实践的理论,是整个体系的灵魂和核心,它是建立道德规范的理论基础,也是人们道德思想和行为的指导依据。

4.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所在。我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之所在,它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又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

上述对于我国传统道德的解说,有助于我们从内涵和外延上把握我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从而认识它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

(二)我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

我国传统道德具有悠久的发展史,传说尧、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孔子整理《六经》,到汉朝传为《五经》,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

孔子发展的学说,被称为儒家学说,以后儒家又将《五经》发展为《十三经》,这些儒家经典学说,成为我国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尽管各个时代我国社会的道德观并不完全符合孔子的儒家思想,但儒家学说是历代我国社会道德观的重要依据。

道德具有普遍性,对整个社会的所有人,不论身份,全都适用,道德面前是人人平等。《大学》上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人之有阶级、等差,各国均不能免。他族之言平等,多本于天赋人权之说。吾国之言平等,则基于人性皆善之说。以礼之阶级为表,而修身之平等为里,不论阶级、等差,人之平等,唯在道德。

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尺度。一个人若违背社会道德,比如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那么人们就会给他负面的评价,造成他没有好的名声,从而对他形成一种来自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约束他的行为。

另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说,道德是个人良心的自觉遵守,无需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制约。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主要来自于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一般来说,我国传统道德基本内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四维:礼、义、廉、耻。“四维说”,最早出于《管子》。《管子·牧民》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维”的意思大致与“纲”相同,所以古人经常“纲维”连用。社会的安定与进步,要靠道德的引领。礼、义、廉、耻是道德的四大纲纪。

礼在我国古代社会是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所以《左传》上说:“礼者,理也。”

社会要走向和谐,就要克服混乱无序的状态,人人懂得互相尊重、彼此谦让,这就需要礼来引导。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礼作为我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义是公道正义,讲诚信,重友情,大义秉公,光明磊落,作风正派,不搞阴谋诡计。见到合理的事情,即使与自己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很危险,也应该挺身而出,以维护公道,声张正气,即后人常说的“见义勇为”。义是伦理不坠的支柱,是充盈精神的源头,所以要植义于心,高擎正义之火炬。

廉是指清正廉洁,无私无欲,不贪不占,洁身自好,奉公为民。古代的士都把清廉作为重要的操守来对待。清廉与否是官声好坏的主要指标。公务员如果不能清廉自守,一心奉公,就会成为社会的蛀虫,就会危害一方。这对于我们公务员来说,尤其非常重要。

耻是指羞耻心,是做人的最起码底线,否则,就不配做人。孟子说人有四种善端,“羞恶之心”是其中之一,即对于害人、害己的坏事,有厌恶之心,羞于去做,哪怕打死也不能去做,这是有是非观念的表现。故知耻为君子,不知耻为小人;知耻必忠必孝,不知耻不仁不贤。

2.五常:仁、义、礼、智、信。在汉章帝建初四年以后,“仁义礼智信”被确定为整体德目的“五常”。五常不仅是五种基础性的“母德”和“基德”,而且形成并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怎样做到仁呢?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自己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这表明孔子认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

仁的精神价值重要体现就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以博大宽厚胸怀来爱护民众,这是自我认知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态的内在反映。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思想,这才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

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说的理论体系,更多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

义是我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述了义。义是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部生命源泉。正义体现着人与自然互动产生的全部人类文明发展所遵循的内在规律。正义更直观揭示了中国传统辩证哲学的精气神,意义广泛而深远。

礼在《论语》中的含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礼制,指全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二是礼仪,是指具体的礼节仪式;三是礼貌,是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如恭敬、和顺、谦让等。

关于智,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意思是说上智与下愚者都有比较稳定的个性而很少改变,唯有中智的人最易受环境影响而由善变恶。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被视为“三达德”、“四德”及“五常”之一。

信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信作为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虚伪等。

3.四字美德:忠、孝、节、义。忠、孝、节、义四字美德是我国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

忠就是敬重与忠诚之意。《说文》解释说:“忠,敬也。尽心曰忠”。《广韵》解释说:“忠,无私也”。孔子说:“主忠信”,对人要以“忠、信”两种道德为主。“忠”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它是指自己内心中一种真诚对人对事的态度,以及由此诚实地为他人谋事的行为,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

儒家把“忠”作为道德范畴,还包含有君臣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按照过去的封建观念来说,就是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是暴君也不得反抗。

孝就是孝敬、孝顺之意。《孝经》中说:“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是我国古代十分注重的一种道德准则。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民主主义》一文中指出:“《孝经》所言的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孝最基本的内涵是子女对父母的孝。

节就是节气、操守之意。这里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坚贞的节操,并没有带上性别的色彩,因此男性的忠君爱国也属贞节;二是指女子不改嫁或不失身,从一而终。两者的性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指一个人能够坚守信念,不被尘世所沾污。

义就是道义、正义之意。《礼记·中庸》上说:“义者宜也。尊资为大。”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并把义与仁并用,作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在古代封建社会中,“义”被统治者作为管理工具而大加倡导,并要求被统治者必须誓死服从的一种道德规范。

4.三达德:智、仁、勇。三达德出自《中庸》。《中庸》上说:“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孔子以“智、仁、勇”为核心建立了他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系,认为具有“仁、智、勇”三种德性,才是完美的人格。

5.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是儒家倡导的重要道德观,是为人处世的准则,修身养性的标尺。到了现代,孙中山曾着重强调中国固有的八种道德,他在《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中说: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这些旧道德,中国人至今还是常讲的。但是,现在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势力此刻横行中国。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

八德的含义主要表现为:忠是忠于事业,忠于职守,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孝是孝敬父母,孝敬老人;仁是宽厚,具有仁爱之心,宽以待人,善于待人,不小肚鸡肠,不妒贤嫉能;爱是敬爱兄长,顺从长上。在事业中,尊重领导,服从组织,严守纪律;信是诚信。它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是指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义是正义。它是一种道德灵魂,也是一种道德的精神境界和价值导向;和是一种意境,简单地讲就是阴阳平衡,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平是指公平均衡,平等待人,谁犯法都要处罚,谁有贡献一样有赏。

“八德”从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涵盖了个人与家庭以及社会的道德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这八种品德,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不会落后于时代,而且还会成为新世纪的强者。

二、我国现代道德状况

我国历史可分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三纲五常六亲基本架构上的宗法专制社会,其道德观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等。那么,我国近现代道德发展状态又怎么样呢?

(一)我国近代道德的状况

我国传统道德是以小农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宗法血缘家庭生活方式为基础,近代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大机器工业生产方式的发展,破坏了传统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却并没有取代后者,在近代我国绝大部分地域和社会生活大部分领域,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占据着重要甚至主导地位,它们是传统道德存在和抵御近代道德的深厚根基。

我国近代道德核心内容和基本价值观念是西方的舶来品,尽管学者们力图把它和我国传统道德相结合,但由于没有把它和我国近代社会实践相结合,对于我国近代社会生活始终具有外在性。

在“五·四”运动以后,我国出现了三大思潮,即西化派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复兴传统的现代新儒学,但却找不到独立的地位,只能附属于西化派或新儒学,这是历史的证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在我国建立起来,近代的社会转型根本没有完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两大历史任务,先进的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与这一社会实践相结合,经过几十年浴血奋斗,终于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并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完成了社会转型,构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完成了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转型。现代社会主义道德取代我国传统道德,这是历史发展必然,也是对近代道德转型不彻底的历史超越。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状况

新中国建立以来,从社会主体的道德观念流变历程和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看出我国现代化道德建设的实践脉搏与必然道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经历以下几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就是从1949年至1965年期间,其特征是政治化。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百废待兴,国际形势十分严峻,为了创造良好思想政治环境,党中央大力开展宣传“延安精神”、“树立标兵”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这段历史时期的道德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政治工作涵盖道德建设,一切是“政治挂帅”。共产主义道德和理想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以多种政治运动为主要形式,以郝建秀、草原小姐妹等先进典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树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理想,提高社会道德风尚,为新中国的复兴之路铺垫了坚实的思想价值基础。

第二个阶段: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指从1966年至1976年期间,其特征是形式化。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遭受重创,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成为思想政治运动的风标导向。

在极“左”的思想干扰下,社会道德要求和判断偏颇,道德教育是“一刀切”、公式化、形式化,道德秩序十分混乱,这对我国道德建设受到了严重影响。

第三个阶段:就是“文化大革命”后至1986年,指1977年至1986年期间,其特征是经济化。“文化大革命”之后,我们党吸取历史教训,将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在道德建设上,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命题,全国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群众性的道德创建活动。国家和社会对道德建设有了新的全面共识,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包含道德的必然性。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早期,市场经济的利益化倾向使经济工作成为其他工作的强项标杆。利益意识渗透到道德评判的价值环境中,道德建设表现为经济化的特征。

第四个阶段:就是1986年到至今,其特征是体制化。相对于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不容乐观。为此,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正式提出并使用了“道德建设”的命题,表明党和国家高度关注道德建设。

在1996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建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科学体系,全面论述了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2001年1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德”已正式纳入国家治理方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其中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问题,充分表明我国正朝着完善中国特色道德文化体系的方向不断发展。

三、我国道德规范的构建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因此,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就成为一种必然发展。如何打破传统的道德规范,构建现代的道德规范,这是当前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西方传统道德现代化之路可以说是“袪上帝化”。但是,我国与西方不同,在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并没有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我国传统道德规范的有效性不是从上帝的超验视角作出论证的,因此,尽管我国和西方都正在经历着传统道德的现代化进程,甚至有可能两者在经历这一进程后会获得相同的或相近的现代意义上的道德形态,但两者现代化的起点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我国传统道德的家族本位、重义轻利、个体至善、中庸和谐及人情主义表现了我国传统道德规范的精神,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很多旧的规范已经僵化,并且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桎梏,但并不意味所有规范都不合情理。因此,我国传统伦理中的道德规范精神哪些仍需保留,哪些需要抛弃,在这里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根据时代精神与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建构起新的、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这是以后我国道德规范发展的大趋势。如果把我国道德规范的建构放在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国际发展大潮中,新的中国道德规范的建构就是由优秀的传统道德规范精神与西方民主精神、法制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辩证统一。

民主、法制、科学的精神来源于西方,但是我们不能将西方的东西全盘引进。我国的传统道德规范精神是有很多问题,有些道德规范可能既不尊重客观必然性,又无价值意义。特别有些道德规范可能尊重客观必然性,但无实际价值意义。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全盘否定。

我们要在传统道德规范中,注入西方科学、法制、民主的时代精神,才能给原有民族精神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新的道德和科学、法制、民主的统一,既是我国文化的新模式,也是我国传统道德规范的突破,也是我国现代道德规范构建的必然出路。

(一)“家”与我国道德的规范

家族本位是我国道德规范精神的根基,血缘关系构成我国伦理道德关系的范式,家族道德规范成为个体德性的源泉,“家”在我国伦理中具有绝对的地位。

家族本位给我国伦理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人伦建构上,它形成了“血缘——宗法——等级”三位一体的关系。它的优点在于在个体德性上强调孝道、人伦情感和整体至上等,这恰恰是尊重了客观必然性。这些好的方面,我们仍要继承、保留并发扬光大。

但是,家族本位的道德规范也有十分明显的缺陷。它使人的伦理精神意向局限于家族之中,用血缘关系厘定社会关系,从而被统治阶级加以利用,产生了不道德的封建社会。可以说,中国人精神结构中的法制观念、自主意识和自由意识的缺乏与这个缺陷是分不开的。这点是有违我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价值取向的,导致中国人在这三方面意识中完全摆脱不了困境。

所以,我国现代道德规范的重建,一方面要改变原有家族精神中的不足方面,保留并发扬其中具有优越性的特色,另一方面,要根据家族关系的变化改变伦理精神的原理和结构。概括地说,就是要改变家族本位的传统,由家族本位变为社会本位,使家族伦理变为社会伦理。同时要改变由家族权威而导致的尊卑等级的传统,形成民主、法制、自由的伦理基础。

我国伦理精神的家族本位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但必须根据新的时代精神对其加以改造,形成一种新的伦理精神格局。只有这种既能保持优点又能克服缺点的新道德精神,才能充分体现出它的客观必然性和价值意义的道德规范,才能被我国公民内化并发扬光大。

(二)“人”与我国道德的规范

我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对“人”是极其重视的,甚至将人放在了核心地位。因此强调“个体至善”、“重义轻利”,当然“个体至善”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强调义务,轻视权利。因此,塑造了极高的圣人人格。这种伟大的人格在我国历史上随处可见,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形象,还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困扰民形象等,莫不如此。

在这种人格力量影响下,中华民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但是,这些理想人格表现出一个共同倾向,他们的主体性只是道德的主体性,即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性,他们不追求个人的地位和基本权利,而是处处追求着道德理想,处处体现着献身精神。这样就没有把自己放在“人”这个主体的显赫位置,也不注意对自我的珍视。

在这种道德意识支配下,我们人活着首先不是以自我为主体,甚至不知道自己首先是个人,几乎是在为别人活着,很看重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评价我。这种价值取向,桎梏着人的全面发展,使个体毫无个性和独立性,有的只是无条件地认同和追随,在这种社会中,人民也毫无民主意识。

这样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严重相悖。因此,中国道德规范的重建,必须倡导人们不仅要有道德的属性,更重要的是要有政治的、经济的属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弘扬主体意识的同时,充分肯定个人的责任感意识,应充分重视人的权利,达到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人情主义的道德规范

中国人注重人情,直至现在可以说中国人仍然是比较有人情味的。这种人情主义道德观有它可取之处,特别是造就了知恩图报的人格和人与人之间的宽容、互助等。

但是,演变至今天,我们的社会中出现了这样一个负面影响,那就是越演越烈的人际结构原则和社会结构原则。这种人情精神的根基使得“亲亲”是出发点,亲属之间、朋友之间,任何事情都好办,无能也提拔,处处托关系,找门路,这就严重导致了我们今天的腐败现象。如果将这种畸形的道德价值取向内化,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不可想象。

因此,我国现代道德规范的重建,应该加大反腐力度,强化公平、公正原则,给每一个人创造一个合情、合理的场所,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中以科学的理念引领人,学习西方那种科学的用人观念,才能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也才能使我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西方道德规范的学习吸收

现代西方社会倡导的许多先进道德规范理念,我们是应该学习的。但是,在现代化过程中,西方社会产生了许多社会伦理问题,如性自由观念和责任感意识,还有所谓“人权”意识等,都是值得深刻反思的。

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拿来西方“优良产品”的同时,也混杂一些“劣质产品”,甚至是“废品”,反而将我国很多传统优良美德丢掉了,这是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并加以制止的。否则,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字路口上,可能因为国人严重的道德失范及西方成功的和平演变而迷失方向,那么这将是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我国的现代道德规范重建问题十分紧迫。“八荣八耻”,便是在我国严重道德失范情况下提出来的,其中的内涵无不体现出我国的传统美德,更是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因此,通过借鉴西方道德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继承和弘扬我国优良的民族道德精神,并且牢牢把握要想让人们内化某种道德规范,必须使此道德规范在尊重客观必然性的前提下获得实际的价值意义。

并且人们只有内化了这样的道德规范,才是一个良性社会发展所应倡导并发扬光大的。再者,只有将我国的现代道德规范重建赋予世界性的意义与价值,最终才能实现我国道德规范的现代化与世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