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赞美的力量
18376900000011

第11章 天才并不是指“全才”

很多孩子从进幼儿园开始就背上了沉重的学习担子,不管是否有兴趣,必须参加舞蹈班、音乐班、书法班、美术班、外语班,等等。有的孩子一人要上十几个班,每天把时间排得满满的,没有玩乐和休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家长们都想把孩子培养成天才,却混淆了一个概念——天才不等于全才。极端的天才总有他极端的缺点。

天才必定在某些方面有超人之处,而在某些方面有弱于正常人之处。如果一个人样样事情都不肯放弃,那么他一定成不了天才。

毕加索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他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一天,刚刚学步的毕加索画了一个螺旋状的东西,家人都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而他的父亲堂·何塞却看出小家伙画的是熟食摊上卖的油炸饼,这令人吃惊不已。堂·何塞看出了这个小家伙有画画天赋,决心把他培养成画家。

于是,父亲专门为儿子腾出一间房子,墙壁周围贴满儿童画。这些画的内容都是日常用品,线条简单,有利于诱发孩子的想像力和空间变形能力。毕加索4岁时,堂·何塞又教儿子剪纸,那惟妙惟肖的剪纸,一下子把小毕加索迷住了。他也学着把一张张平展展的纸剪成无数的公鸡和小狗……

左邻右舍对这个孩子称叹不已,称毕加索为天才。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于他来讲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发呆。而且他似乎永远都学不会枯燥无味的算术。他无奈地对父亲说:“我只知道1加2等于几,而2加1等于几,我脑子里根本就没去想。不是我不努力,我拼命想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就是办不到。”为此,他的同学常常捉弄他:“毕加索,2加1等于几?”然后,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他还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左邻右舍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私下议论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只会画几幅画能当饭吃?”

面对风言风语的议论和嘲笑,堂·何塞却对孩子有着真正的理解和赏识,他仍然坚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绘画却是极有天赋的。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可以去画画。”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总是毫不费力就能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也渐渐忘记了自己功课方面的“无能”。

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再也不怕同学的嘲笑。父亲成了儿子强有力的心理依靠,似乎离开了父亲,毕加索根本没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以至每天上学,必须得到父亲会来接他回家的承诺后,毕加索才会松开父亲那温暖的手。

作为“劣等生”,在学校被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他每天都沉浸在想像的世界里。虽然功课不好,但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和安慰。

1890年11月,年仅6岁的毕加索画出了《手握大棒的赫克勒斯》,画面上的大力神赫克斯勒英姿勃发,形象超凡,使人们惊叹不已。

由此看来,所谓天才是在某个方面极其地出色,但他不一定是全才,他也有弱项。通常,大多数情况下,越是天才就越是偏才,因为他的强项和弱项之间的差距会比平常人大。世界上真的有全才的天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的。虽然有句话叫事在人为,可是人生并不长。能在某方面突出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

几年前,国内媒体报道了一位“神童”独特的成长经历。该“神童”从小天资过人,两岁认识1000多个汉字,4岁掌握初中文化,8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13岁考入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硕博连读。但是,这样一个“神童”在2003年居然被中科院劝退。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是他生活自理能力差。

据这个孩子的母亲和同学讲述,他从小到大没有做过任何家务活,所有的事情都由母亲做,包括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等,上高中时,还由母亲喂饭。上大学期间,母亲仍然形影不离地陪在他身边,甚至帮他洗头。进入中科院后,他完全没有自理能力,下雪天还赤着脚去参加考试。因此学校将其劝退也是万不得已。

天才远远不等于全才,所以不要刻意地让孩子们都去成为全才。古代文武双全的人又能有几个?天下之大虽无奇不有但也不是奇物漫天遍野吧。三国的诸葛孔明也是一位人尽皆知的才者吧,可是他会武吗?他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他懂的多少语言呢?他会多少算法呢?关羽也是大名鼎鼎的武将吧,可是他又有多少计谋呢?如果有何必还要败走麦城?历史也就不是这样了。吕布相信也不会太无名吧,但是他的智慧呢?却是平平无奇。

世上很难找到十全十美的事物,人也一样。孩子既然做不了“全才”,让他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也不失为育才之道。关键是,做父母的要学会赞美自己的孩子,不气馁、不急躁,扬长避短,因才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