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赞美的力量
18376900000013

第13章 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缺点和不足

为什么有些孩子小小年纪就被送进了精神病医院?为什么有些孩子过早地远离了单纯,在不该成熟的季节成熟了?为什么许多孩子选择结束生命以求解脱?为什么孩子们会脆弱得如此不堪一击?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家长们,难道这些孩子们用生命书写的问号,还不足以引起你们的反思吗?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漂亮。但事实上这是很难的,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好事。别人看来不好看或不聪明的孩子,在父母的眼中却总是聪明可爱的,不过这通常是指孩子很小的时候。事实上,如果孩子有些天生的缺陷,再加上淘气不听话,父母除了痛心以外,有时难免会有厌恶感。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关注,孩子更是如此,那些眼睛只盯着孩子缺点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总是视而不见,或是觉得孩子做得好是理所当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往往容易引起父母的注意。那么孩子就会选择引起父母注意的负面行为,而不愿选择父母毫不理会的行为。

父母关注什么行为,这种行为就会逐渐形成孩子的习惯。因此,父母应多关注孩子好的一面,对良好行为给予及时肯定与奖励,淡化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采取漠然处之的态度,使他没有加深对不良行为印象的机会。

有一位中学生,天生比较迟钝、倔犟。而他的弟弟却长得与他截然不同,大脸大眼,一副聪明相。两人在一个学校读书,哥哥原比弟弟高两年级,后因功课一直学不好,三年内降了两级与弟弟同班。由于他读书读不进去,又长得丑,所以母亲看见他就难免会产生了厌烦的感觉。看到他的作业总是被打叉,就情不自禁地唠叨:“我怎么会生出你这么一个又蠢又丑的笨蛋?我不知前世作了什么孽!”

这孩子虽然迟钝,但也有耻辱心,听了妈妈的话,对自己前途完全失去了信心,再加上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疼爱,便吃安眠药自杀了。

其实,父母没有不心疼自己的孩子,正是由于这种心疼与忧虑使他们对孩子的某些缺陷更加感到无奈与怨恨,因而在生气时,或孩子不听话时,这种对上天不公的怨恨就发泄了出来。

童年是人生获取知识,培养做事能力,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地尝试、改正错误的过程。一个优秀的人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要不停地与自身的缺点毛病作斗争,何况一个小孩子!

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当这名学生写完答案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

许多人以为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说了一番让大家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

这位老师说得好,我们应该首先充分肯定孩子好的一面,然后再指出不足,同时要帮助孩子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研究改正错误的方法,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大胆进取,不要怕犯错误。

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看待事情分析事情,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人本身的不足,从而培养出一个乐观宽容充满自信的孩子。只有正确对待孩子的不足,才能使他积极进取不断向上,将来成为一个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