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赞美的力量
18376900000039

第39章 物质奖励要不得

有一个妈妈,家里有两个男孩。两个孩子的教育都不顺心。大儿子14岁,上初中二年级。小儿子9岁,上小学三年级。两个儿子成绩都不好。家长安排他们去校外机构补课。大儿子是好说歹说不去。小儿子倒是同意去,但每次去之前都要给家长提条件,要么买玩具,要么买鞋子,要么买吃的,现在要求进一步提高了——给钱!去上一次课,家长就要给20元钱。要不然,就说什么也不去!

怎么会弄成这样?妈妈说,主意是他爸出的。家里开了个餐馆,孩子爸当总经理。看到两个孩子都不爱学习,孩子爸搬出了他在餐馆里管理的经验,说:“现在是市场经济为什么不给他们来点物质刺激?兄弟俩每次考试,分数高的就奖励,分数低的就受罚!”

这种实验刚开始还真管点用,但过了两周就不灵了。首先是老大不干了。因为他的成绩一直上不去,根本得奖无望;而小家伙倒是兴致很高,在尝到一些甜头后开始变本加厉,每次只要家长对他提出学习要求,小家伙就会趁势提出条件,在几次条件“变现”之后,劲头更足。而且砝码越来越重,谈判技巧越来越高超。用他妈妈的话说,是差不多要他挪一下脚步,家长都要付出代价……

读了这个故事,你也许会哭笑不得。家庭教育做到了被儿子“绑架”的地步。如果家长把自己当成了“老板”,把孩子当成了“员工”,那么孩子像“员工”一样采取“偷工减料”、“磨洋工”的方式对待“工作任务”(作业、考试),像“员工”一样狮子大开口要求“老板”“发奖金”、“涨工资”,家长除了自食其果还能怎样呢?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有同这位母亲一样的困惑:动辄给孩子金钱、物质的许愿和奖励,开始时的确奏效,但慢慢地就不尽人意,甚至有时起到相反的作用。最后导致孩子对物质利益过分追求,发展到把学习作为交换奖赏的筹码。

一味地给予物质奖励,会使孩子的欲望越来越大,沾染上自私自利和功利主义的毛病,滋生贪图享受的心理,养成斤斤计较、讨价还价的庸俗习气。此外,他们会形成一种错误认识:所有的劳动都应该得到金钱回报。他们可能认为赚钱更多的父亲很伟大,而多做家务少挣钱的妈妈的价值要小得多。他们也不可能理解志愿劳动者和义务工作者,自己也不可能养成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智慧的家长是要千方百计让孩子明白——学习不是为别人。不是为老师,也不是为家长,而是为自己,为自己的明天学习,为自己的梦想学习。要让孩子明白这件事,家长往往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可是这位家长倒好,干脆明明白白告诉孩子,你们就是在为家长“打工”,和那些在餐馆里端盘子的服务员一样,都是爸妈的员工,差别只不过是她们的职责是端盘子、跑腿,你们的职责是读书、考试……

与上面的例子相比,下面一位母亲教育孩子的方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壮壮经常在班里向同学们炫耀他每天挣了多少钱。豆豆问他是怎么挣来的,原来他每天帮爸爸做一项家务,就会有相应的金额作为奖励。比如:收拾屋子2元、买菜2元、自己洗袜子1元等。壮壮还拿出自己的记账本给同学们看,里面清楚地记着他每笔钱的来源。

豆豆看到了壮壮的记账单,觉得这真是一个赚钱的好办法。于是,他回家后,也主动帮妈妈做起家务来。

一天早上,豆豆上学后,豆妈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张账单。上面写着:

妈妈欠豆豆:

收拾客厅2元;

擦桌子2元;

自己洗袜子1元;

在厨房里帮大人干活5元;

共计10元。

豆妈把这份账单仔细看了一遍,她什么话也没说。

晚上,豆豆在餐桌上见到了他索取的10元报酬,同时他发现餐盘旁边放着一张给他的账单,上边写着:

豆豆欠妈妈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过了9年的幸福生活0元;

为他9年的吃喝0元;

为他在生病时的护理0元;

帮他做出一道数学题0元;

共计:0元。

豆豆看了看妈妈的账单,脸刷地一下红了。他顿时感到羞愧万分,急忙把10元钱还给了妈妈。

此后,豆豆更加主动帮助妈妈做家务了。在他看来,做家务不但不影响学习,反而让自己更加珍惜学习时间。劳动的辛苦让豆豆懂得珍惜,劳动的快乐让豆豆心态也更健康、更成熟。豆豆觉得,通过做家务,他不再像同龄人那样事事依赖大人,而是变得更加独立,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提升!

家长要让孩子懂得,作为家庭的一员,就应该参与家务劳动,而不应获取报酬。家长在激励孩子的时候,应该以精神奖励为主,如在家人或亲友面前表扬他们,使他们产生荣誉感。低年级的孩子表现突出,可以给他们戴红花、贴红旗。还可以拥抱、亲吻、口头表扬他们,或者给他们发贺卡和奖状。如果孩子连续一段时间表现都很好,可以带他们去看电影、旅游或吃一顿大餐等。

劳动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孩子在劳动中要接触很多事物,要动脑考虑如何把活干得又快又好,既巧妙又省时间。这样孩子就要观察、思考,甚至开展想像。这些无疑是有益于孩子智力发展的,而且能够使孩子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的乐趣,使他们充满了探索的热情。并且孩子劳动后取得的实际成果,更有利于其自信心的增长,这决不是仅仅做好题、读好书能够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