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阈中的文学研究
18378200000033

第33章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获得博士学位后,我来到美国波士顿访学。这座繁华、现代的大都市竟然有着古典优雅的另一副面孔,处处散发着质朴厚重的文化气息,在这里,我切身体验着现代都市空间的驳杂异质性,感受着“时空分延”所带来的思维差异与张力,这些进一步增强了我对空间研究的兴趣和对个性化、多样化的差异性空间的向往。如何建构一个适合人类自由生存的、包容多样的生活空间,再次成为我学术思考的兴趣点。紧张的访学之余,我抽出时间在哈佛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修改论文,并得到了很多学者的无私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回想起当初选择文学与空间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时,面对“是否有空间理论?”的质疑,我极度沮丧失望,几乎丧失了继续研究下去的信心。没有想到,在东西方文化的缝隙处,我居然能再度重新找回学术研究的自信心,这应该是我这次赴美访学进修的最大收获。异国他乡的生活,更让我怀念在国内完成博士论文写作的时日和那些曾经给我以巨大精神支持的人。在此,我想以博士论文中的“致谢”作为本书的后记,以记念那段难忘的时光:

当我为论文画上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空气中弥散着香甜的味道。这个春天特别的短暂,绚烂的瞬间让人来不及驻足,就已弹指而去。风景,只能从记忆中寻找。回想起过往的几百个日日夜夜、春夏寒暑,尽管与我梦想中“绿林野屋”、“人淡如菊”的诗意生活相去甚远,但无数的关爱璨若星河,为我照亮这段灰暗的日子,让我勇敢前行、不曾放弃。

我自不量力,选择了文学空间研究这个熬人心血的苦差,承受着西绪福斯式的精神痛苦,亦难得正果。所幸导师高凯征教授在我写作最艰苦、最彷徨的阶段,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与帮助。没有他一次次启人心智的教诲、一遍遍字斟句酌的修订,我的论文将难以顺利完成,更不可能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和辽宁省社科基金的资助。我的论文倾注着他的心血和汗水,感谢我的导师高凯征教授!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会老去,只有师恩永存!

感谢王春荣教授、赵凌河教授。十一年前,我第一次走进二位先生的课堂,聆听她们的教诲。这十一年来,她们以博大的情怀、慈母般的关爱,呵护我成长岁月的每一个阶段,教会我如何面对生活。没有她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感谢王纯菲教授、宋伟教授,是他们为我分担难以承受的精神压力,帮助我度过学习生活中一个又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在我的心目中,他们既是我的老师,更像是我的家人,感谢他们给予我的关爱、理解与支持。

特别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一直包容着我的坏脾气,默默地守候在我身边,无怨无悔、无尽无限地付出。他们让我的生命沐浴在爱的光辉里,他们教会我宽容与感恩,更给我一个永远的家。无论经历多少艰难困苦,无论承受多少误解委屈,他们对我的爱从未改变。这份爱,伟大而平凡,是我生命中流淌的河。感谢我的儿子虫虫,他灿烂的笑脸,让我所有的沮丧、无奈、痛苦、失落,顷刻间化为乌有。有他的日子,天空没有阴霾,我觉得生命清澈透明。因为他,我觉得自己的坚持有了意义,自己的努力有了方向。

花落无言,这是一段怎样令我难以忘怀的日子啊!

谢纳写于波士顿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