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本事是干出来的
18378600000021

第21章 问题源自畏难,结果始于超限

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你有畏难情绪;之所以没有理想的结果,是因为你的思维被局限。

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下列两种情况:

一个小问题,老板交代你马上去办,你也认为做起来并不难,于是爽快地接下来。等到着手做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小问题竟然是个大麻烦,直到老板帮忙,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一件事情,自己办起来,总感觉特别棘手,于是请求老板帮忙,老板却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三下五除二就将问题解决了。然后,你才恍然大悟,原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如此简单。

我们经常很困惑,小问题怎么变成了大麻烦?大问题在老板那里怎么变成了小事情?为什么你的老板总要拿一些小问题来和你计较?为什么老板处理问题总比你得心应手?很多人在苦思冥想后,依然不得要领。要么认为自己的能力比较差,连一点小事都解决不了,在这个公司看来没什么戏了;要么认为老板太求全责备,从来不培训他,教他做事,在这样的公司待着实在没前途,不如另寻出路;还有一些人,渐渐失去了耐心,抱着混日子的态度,破罐子破摔,成为职场的“老油条”。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原因何在?

从我二十多年的职场观察来看,出现上述两种现象,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角色决定的,也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

第一种现象,某个小问题在上司和主管看来,或许就是某个项目中的重要一环,是阻碍项目结果最终实现的关键节点,只有突破它,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因此,要花大力气来解决这个小问题。而在你看来,这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问题,解决不解决它,无关紧要。即使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那也只是我没有想到,并不是说我没这个能力。

当一个人遇到N个这样的小问题时,他会变成职场的“怨妇”,抱怨和自卑随之而来。他们恐惧工作,恐惧上司下派的任务,恐惧面对上司严厉的眼神……其实,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你不清楚解决这个小问题的价值何在。换句话说,解决这个小问题是为了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和结果。而老板能够解决问题就在于他知道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因此,要学会站在老板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当你明白了目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你就会知道你应该做什么,抱着“行也要行,不行也得行”的想法,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

强人强语

用老板的视角看待问题,明确目标和结果,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件事情,想得难,做起来就难;想得简单,做起来未必容易,但如果能努力找方法,就更容易达成目标。很多人做事情,与其说事情难而做不成,不如说他从心里就没想做成,因为在做这件事情之前,他就已经投降了。只要心理不投降,没有做不到的事;只要心理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年轻的时候,曾经在铁路公司做电报员。有一天正好他值班,突然收到了一封紧急电报,原来在附近的铁路上,有一列装满货物的火车出了轨道,要求上司通知所有要通过这条铁路的火车改变路线或者暂停运行,以免发生撞车事故。

因为是星期天,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卡内基也找不到主管上司。不巧此时正有一次列车驶向出事地点。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卡内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冒充上司给所有要经过这里的列车司机发出命令,让他们立即改变轨道。按照当时铁路公司的规定,电报员擅自冒用上级名义发报,唯一的结果就是被立即开除。卡内基十分清楚这项规定,于是在发完命令后,就写了一封辞职信,放到了上司的办公桌上。

第二天,卡内基没有去上班,却接到了上司的电话。来到上司的办公室后,这位向来以严厉著称的上司当着卡内基的面将辞职信撕碎,微笑着对卡内基说:“由于我要调到公司的其他部门工作,我们已经决定由你担任这里的负责人。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你在正确的时机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老板聘用一个人,给他一个职位,给他与这个职位相应的权力,目的是让他完成与这个职位相应的工作,及时、妥善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优秀的员工一定是对结果负责的员工。他们关注结果,并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得结果。他们只关心结果,而不提前预设一个“事情非常难做”的假象。

所以,事实的真相可能是:很多人的困惑是自己制造的,而不是工作本身带来的。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他们注重结果、看重贡献,他们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向企业及个人的整体业绩,而不是自己的报酬和升迁。

一个卓有成效的职业人,要有老板心态,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去克服自己的畏难情绪,去面对结果,并时刻为结果负责。拥有老板心态,就是拥有以结果为导向的心态。如果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大部分中国民营企业的老板都是企业的创始人,而且很多人都是白手起家。他们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时刻怀揣目标,不畏艰难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这种品质,正是我们要努力学习的。

我们再来分析第二种现象:一个你看起来的大问题,为什么老板却能轻而易举地解决掉呢?我们先看一个案例,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以下这是我服务的一个客户的案例:

这家公司是做饰品的。有一天,一个经销商紧急定制了一批项链。由于工期非常紧张,等到最后质检的时候,已经到了要发货的前一天晚上,而此时,却出了个大麻烦。

原来,这批项链的一个关键配件质量不合格,导致项链无法连接起来了。于是老板让采购专员马上与配件厂商联系,要求连夜调换。采购专员沟通了半天,对方答复“不行”。原来,饰品配件很小,一批货的量也很少,配件厂商嫌路程远,成本太高,不愿意当晚就调货希望第二天送货。配件厂商的要求看起来也合情合理。采购专员很无奈地望着老板,似乎无计可施。

老板很不高兴,拿起电话,沟通了不到两分钟,对方就答应当晚调货,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

其实,处理这件事情的方法并不难。采购员要求当晚重新调货,配件厂商考虑到调货的成本,很自然就拒绝了。当老板出面的时候,他说:“如果你不调货,我就放弃合作,这对你是损失。再说,整个市场是大家一起来做的,我的产品卖不出去,会对你的业务有影响。现在我有困难,你帮了我,将来你有困难,难道我会坐视不管吗?”这段晓以利害的话对配件厂商造成了很大压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可见,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都是被逼出来的,老板之所以能解决问题,是因为他拥有公司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影响力和权力。当他运用他的影响力去做事情的时候,所遇到的阻力就会很小,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很多。也就是说,老板具有运用更多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你往往并不具备。

但是,这并不是说,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你就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真正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方法总是有的。比如案例中的这位采购专员,他完全可以借用老板的影响力,这样和配件厂商沟通:“今晚调货,这并不是我的意图,我也理解您的难处。但是,这批货是老板主抓的。如果因为这样一个小事情,在我这里都不能解决,非要老板出面的话,我认为,这既会让老板怀疑我的能力,也一定会让贵公司的业务受损……”如果以这种方式去沟通,用老板的影响力给对方施加压力的话,这个问题就一定可以解决。

在做任何一项工作时,我们都应该先考虑清楚,希望获得什么样的结果以及为了这个结果需要哪些资源、需要哪些权力。如果需要协调不同的部门来做这件事情,那你就应该提前和老板沟通,获得老板的授权,这样处理问题,事情就会简单很多。

很多员工工作没有结果,不是能力出了问题,而是思维出了问题。他们自我设限,画地为牢,将自己局限在一个小框框里,自认为位卑言轻,没有能力改变一切。然而,面对工作,结果就是一切,工作面前不讲人情,一切行动以能否有好的结果为导向。所以,职场人要拥有超限思维,学会超越局限,要站在公司大局去思考问题,以结果为导向,目标清晰而行动力强,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成为卓有成效的职业人。

强人强语

能力始于超限。职场人要学会突破思维定势,向老板借权来实现目标。

可见,在工作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太远。确切地说,问题源自畏难,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畏难而失败。同样,我们工作之所以会没有结果,往往不是因为你做不到,而是因为自我设限。结果始于超限,不捅破你能力的天花板,你怎么可能站在成功的房顶上呢?

一句话:把问题留给自己,把结果留给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