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海底两万里(彩插版)
18421800000025

第25章 进入印度洋

看来尼摩船长的生活要完全在大海中度过,甚至连他的坟墓,都在秘密的深渊中预备好了。看得出来,尼摩船长对人类社会非常不信任,这是一种不可妥协的不信任。

诺第留斯号通常是在水深一百米和二百米间的地方行驶。对于不十分爱海的人,一定觉得在船中的时间过得很长很单调,但对我来说就不同了,我每天在平台上散步,呼吸海洋的新鲜空气。通过客厅的玻璃观察物产丰富的海底景象,阅读图书室的书籍,写笔记,我从没有感到过厌烦或无聊。我们健健康康,船上的饮食起居对我们也完全适合。还有,在海底稳定的温度下,甚至伤风也不会有的。

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水鸟,有些海鸟被打死后,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烹调后,可是上等的美味。我们有时候能捉到一些海龟,它们被打上来的时候,还在甲壳中睡觉,那是为了要躲避海中动物的捕捉,这些甲鱼肉不是很好吃,但甲鱼蛋却是美味。

至于鱼类,我简直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说起了。

诺第留斯号每天走五百四十海里,我们所以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鱼,是因为这些鱼受灯光的吸引,一直追随着我们,当然大部分的鱼追不上船,不久就落在后面,但有些鱼却可以跟上来。

航行路线是指着西北,向印度半岛的尖端驶去!那天,尼德·兰对我说:“教授,在这印度半岛的陆地上,有马路,铁路,有英国的、法国的和印度的城市。走五英里路,一定可以碰到一个本国人。那时就有离开这艘船的机会了。”

“不!”我很坚决地回答他,“诺第留斯号要去欧洲,让它带我们去吧。到了欧洲的海中,我们要谨慎小心地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并且,我想尼摩船长不会让我们踏上海岸地。”

船行速度现在慢下来,行程也比较随意。洋面上一片荒凉,什么也没有,这一天诺第留斯号浮出水面。强大的推进器搅动水波,把水流喷向高空。这一天四分之三的时间我都在平台上。我远望大海。天边什么也没有,只在下午四点的时候,有一艘长形的汽船,跟我们对渡而行,向西方行驶。

下午五点的时候,在热带地方白天和黑夜之间的短暂的黄昏来临之前,康塞尔和我看到一个使我们惊叹的新奇的景象。

那是一种迷人的动物,照古代人的说法,碰见它,就预告将有好运气到来。这种软体动物名为肛鱼。这时候在洋面上走动的正是肛鱼属的一群,有几千几万条。它们是印度洋特有的一种。这些美丽的软体动物是向后倒退来行动的,它们使用运动管,把吐出的水从管中排出,就走动起来了。它们有八根触须,其中六根又长又细,浮在水面上,其他两根弯圆作掌形,迎风张开,像轻帆那样。我完全可以看见它们的螺旋波纹的介壳,这壳就像是一只小船。

“肛鱼可以自由离开它的介壳,”我对康塞尔说,“但它从不离开它。”

“尼摩船长就是这样,”康塞尔很幽默地回答,“所以称他的船为肛鱼号更恰当些。”

大约一个小时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突然把它们吓住了。它们把所有的帆一下子都卷起来了,身体也缩起来了,整个队伍都沉在水波中不见了。

第二天,我们穿过了赤道线,回到北半球了。

这一天,一大群鲛鱼陪着我们。这些可怕的动物使这一带变成很危险的地方。这些力大无比的动物时常冲撞客厅的玻璃,来势猛烈,使人害怕。但诺第留斯号增加速度,不久就把这些最快的鲛鱼都甩在后面了。

在广阔的孟加拉湾口,我们好几次碰见了很多尸体浮在水面上。那是印度的死人,从恒河流下。

晚上七点,诺第留斯号一半在水里,一半露在水面上。一望无际的大洋呈乳白色。这是月光的力量吗?不是的,因为新月还不到两天。整个天空,虽然有星光照亮,但跟水上的白色对比,显得很黯淡。

康塞尔以为自己的眼睛昏花了,不敢相信,他问我这种新奇现象的原因。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奶海。”我对他说。

“不过,”康塞尔问,“先生,能让我知道是什么原因产生这种效果吗?”

“这是由于水中有无数的细微滴虫,那是一种发光的微虫,外形是胶质无色的,有一根头发那样厚,长也不超过一毫米的五分之一。这些微生滴虫在好几里长的海面上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一片白色。”

“好几里长!”康塞尔喊道。

“是的,你不用去计算这些滴虫的数量。你一定也算不出来,因为我听说过,某些航海家在这奶海上走了四十多海里远。

几小时后,诺第留斯号冲开这白色水流,向前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