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可不察的家教奥秘:把孩子的缺点变为优点
18428300000012

第12章 张彤父母的“纠偏教育”培养出留学生

小树长歪了需要矫正,否则不能成材。孩子发展不均衡需要纠偏,否则会影响其未来的人生。让孩子全面发展才是当代父母应尽的家教责任。

张彤上初二时,可能是因为他读的书较多的缘故,加上父母曾对他想像力的纠正培养,他被学校的“嫩芽”文学社吸收为“小编辑”。

不久,市里举办作文大奖赛,张彤居然获得第一名,题目是:我第一次住集体宿舍。

后来,张彤又在省举办的“中学生演讲”中获第二名,他一下子成了学校的小名人。“嫩芽”文学社还向他每期约一次稿子呢。

可就在张彤初二第一学期时,他的成绩却在全班排到了第四十名,他的数学成绩竟然没及格。老师知道他出现偏科现象,找他谈过几次话,张彤却不以为然。因为当时他的作文屡屡获奖,已经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作家”了,“作家要什么数学成绩”。张彤回家后这么对父母说:“搞文学的,有几个数学好的。”父母看到儿子这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觉得他如果一味地这样下去,升高中都有问题,别说考大学了。

于是,父亲针对偏科的儿子,开始向他灌输“纠偏”的学习法。

“儿子,今天爸爸要和你谈谈‘作家学好别的学科错了吗’。”这天是周六,晚饭后,爸爸破例没急于看《新闻联播》。

张彤听到这话,先是一愣,接着说:“我对别的学科不感兴趣。”“彤彤,快上初三了,即将面临中考,中考要考别的学科的。”他妈妈迫不及待地说。张彤低下了头。

他爸爸向妻子使了一个眼色,继续说:“你不是喜欢王蒙和毕淑敏的作品吗?这有他们的两本专集你看看吧。记住,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先看看他的人物传记。”

王蒙和毕淑敏是当时文坛上很火的作家,但他们在上学时都是数学尖子。父亲让张彤看这书的目的就是纠正他“作家不需要全面发展”的那种观点。爸爸认为张彤已经上了初二,不能像小时候那样老是说教了,要让他自己去感悟、体会。

张彤拿着书进了自己的书房。第二天,他在把书还给父亲时,还交了一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中,他列了十条学习其他学科的计划,并规定了学习目标,那就是一定要学好其他学科,做一个像王蒙那样的“全面”作家。

从此,张彤不再拒绝看其他学科的复习书了。他回到学校,虚心请教那些其他学科好的同学。父母又专门到书店,为他挑选提高其他学科成绩的复习书。张彤还找到其他学科老师,请他们课余为自己开点“小灶”,多出一些练习题做。

就像张彤的父母说的,张彤脑子并不笨,他也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虽然身上有一些毛病,但只要给他指出,他会尽力纠正的。张彤的其他学科成绩在一次小测试中,居然都进入了全班前十名。当张彤把这个喜讯用电话告诉父母时,他还打趣地说:“爸,妈,这回我也成了其他学科好的‘作家’了吧!”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以及父母亲不断的“纠正”,张彤有了很大的转变。在搞好文学创作的同时,其他学科也全面发展。年终考试的时候,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年级第一名。

张彤上初二下学期,可能是因为平时太爱读书了,也可能是他上初二后,随着科目的增多,学习的时间较长,不注意体育锻炼,有一阵子,老爱生病,药几乎没断过。对此,父母和老师都很着急,他病愈后,父母就建议他以后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现在课程这么紧张,还参加体育活动?”张彤很吃惊。

“只要你把握好了学习时间,有益的体育运动是能调节头脑的。”父亲说:“要不,为什么有那么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呢。”

“彤彤,我看你平时也晨跑什么的,就是没掌握好度呀,其实,当你在体育项目上取得一定的好成绩时,也是会有成就感的。”妈妈也这么说他。

张彤沉思片刻后才说:“我其实挺爱体育的,以后,我也在体育上下下功夫。”

张彤干什么都风风火火的,说干就干,他为此又重新制订了学习计划,一有时间就在运动场上活动了。

在初二的冬季越野赛中,张彤报了名,还报了短跑和掷铅球两个项目。虽然他没在越野赛中拿到名次,但这却鼓舞了他。而他在掷铅球比赛中,得了个全校第三名。后来他对父母说,当他拿到掷铅球的奖——一个日记本时,他的心中不知有多么高兴。

张彤在初二升初三时,真的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了。

初中毕业前,市重点高中曾想特招他直接入高中。张彤拒绝了,他想让自己再经受一次考验。

青春而充满热情的初中时代就这么缓缓地流走了,短短的三年时间,却成为张彤生命中最难以忘怀的光阴。

中考临近了,张彤暂时告别了他爱看的小说,潜心地钻进书中。面对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的升学挑战,张彤显得很平静,那种坦然让人觉得他有一种大将风度。在这说紧张也不是很紧张的气氛中,张彤顺利地通过了中考,拿到了高中的录取通知书。

在高中时,张彤的作品发表得更多,并投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报纸上,屡投屡中,反应良好。

1999年10月,一位美国教授偶然看到了张彤的一篇文章,竟亲自来到中国找张彤。在对张彤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面谈以及了解了张彤的品行、成绩后,教授当场签下了美国一名牌大学的免试录取通知书。

张彤的父母绝不会想到,当年为了纠正儿子的偏科,竟“纠”出了一个名牌大学的留学生!其实道理很简单:哪个孩子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天生就一定能成材的。面对孩子的缺点和不是,父母及时给予纠正,就像培养一株小树那样,孩子就不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迷失得太远。“纠偏教育”不仅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更体现了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