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可不察的家教奥秘:把孩子的缺点变为优点
18428300000044

第44章 纠正孩子缺乏同情心的缺点

家庭教育不仅要塑造孩子的行为举止,还要塑造孩子的人格和品行。在具有良好教育的家庭中,孩子的心灵敞开,良好的习惯开始形成,理性开始觉醒,善良的人格开始初具雏形。父母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着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了某些独特的品行特征。因此,心理学家说:“家庭对人的塑造力是今天我们对人格发展看法的基石。”

家庭是塑造孩子品行的第一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正是在不同的家庭中,孩子们受到不一样的道德熏陶,正是这些道德熏陶使孩子形成了贯穿其一生直到生命结束才会放弃的行为准则。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刚出生的孩子是一张白纸,他的心灵是洁白无瑕、天真纯朴的。你怎样教就可以在这张纸上画怎样的图画。

同情心是道德的基石。父母要让孩子懂得:爱是相互的,一个懂得同情并关照他人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人的同情和关照,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也才能取得更多的成功。

李老师班上有位小朋友过七岁生日,她带了个巧克力蛋糕,去班上庆祝。学生都排好队,等老师一块一块地把蛋糕分给大家。当分到小美时,她问是否可以把自己的那份蛋糕给躲在一边害羞的军军。老师问为什么,小美回答说:“军军觉得全班没有一个同学喜欢他,所以他不肯来拿蛋糕。假如我拿一块过去给他,并陪他坐坐,他会好过些。”

像小美这样能为他人设身处地的着想,真正发自内心感觉到他人的感受,而不只是冷漠地保持距离观察别人的能力,便是同情心。

同情心可说是道德的基石,此处所指的“道德”可简单定义为“努力地对待他人以友善及公平”。除了同情心之外,若要孩子具备道德心,孩子应学会用父母日常的教诲来约束自己。例如当孩子想抢别人的玩具或生气打人时,便会想起父母时常说的话来提醒自己,“打人或抢人家的东西是不对的”。

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道德观念,最重要的是建立孩子个人的价值标准。这不仅仅是服从父母而已,他还必须发展出一套自己终身服从的道德准则,而且并不在乎他人是否赞同。

多年的研究显示,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是建立道德心的基础。

下面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激发孩子的同情心。

(1)要教育孩子有同情心,你必须让孩子看看什么是同情

教育同情的最佳时刻一般并不是事先计划好的——随时会发生。充分利用平时每一次对需要帮助的人的关心帮助使孩子懂得怎样体会和帮助有困难的人。

(2)要扩大孩子的感情智力

可以经常问:“你怎么感觉呢?”孩子们一定要能够识别自身不同的感情状态,然后才能对别人的感情敏感。

(3)了解你的孩子看些什么和听些什么

别让孩子受到残酷的、令人堕落的、降低敏感的形象的侵蚀。这些形象会腐蚀他的同情发展。

(4)让孩子懂同情对他人的影响

如果孩子们知道了同情对别人的影响,他们就会更加富有同情心。因此,父母应指出同情能对别人产生的正面影响。

(5)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则

强化你的同情行为,孩子就能有规律地看见你对别人的“痛苦和需要”表现出来的关心,然后,根据你对别人的关心而采取行动,这样孩子就会模仿你的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