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可不察的家教奥秘:把孩子的缺点变为优点
18428300000064

第64章 积极引导孩子战胜恐惧心理

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久而久之对孩子的健康极为不利。聪明的父母应该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引导孩子战胜恐惧。

王小寒7岁了,是南京某小学学生,他聪明可爱,好学又好问,经常独自一人饶有兴致地看他的卡通,妖魔鬼怪,千姿百态,看得入神了,还禁不住模仿它们的动作。当然,王小寒对这些神奇的形象也是极为佩服的。

这天,王小寒和往常一样按时去睡觉,妈妈关上灯,轻轻掩上门。没多久,王小寒突然惊叫道:“我怕魔鬼抓我,我不睡觉了。”他从屋里冲出来了,神色紧张,立即依在妈妈怀里。父母对小寒的行为感到诧异,以为他做噩梦了,急忙劝道:“寒寒听话,魔鬼不会抓你的。”可小寒却不断地说:“我怕,我不睡觉了!”以后的好几天,王小寒睡觉的时候都会有相同的反应。

王小寒的反常行为几天以来一直困扰着父母,在百思不解的情况下,爸爸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那是个星期天,一家人去了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很娇惯王小寒,每次王小寒的表现都令爸爸妈妈极为不满意。这不,王小寒又不好好吃饭了,爸爸气极了,就把他关在漆黑的房间里,并说,魔鬼要抓走不好好吃饭的孩子,王小寒吓得大哭了一阵。

爸爸终于明白了事情的起因,甚至王小寒当时的哭声似乎也回荡在他的耳边。片刻的思考后,爸爸便在王小寒面前忙碌起来了:只见爸爸拿着一根木棍,告诉孩子这是金箍棒,然后学着孙悟空的样子,边舞木棍,边一本正经地说:“各路魔鬼听着,我,齐天大圣孙悟空来也!我的宝贝今天很听话,谁要敢动我的宝贝一根汗毛,我定让他有来无回!”然后,把木棍递给了王小寒并说:“有金箍棒在,魔鬼就不会碰你了,你就放心地睡觉吧!”孩子看着爸爸的神情,手握“金箍棒”勇敢地回到自己屋里睡觉去了。

由于王小寒的爸爸曾对孩子采用不当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对魔鬼的极度恐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他也能理解孩子的心理,懂得孩子的感受,及时补救,才没有使不良影响延续下去。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处在发育过程的孩子,会对某些事物产生恐惧,如怕动物、怕黑暗甚至怕人,不少孩子看见医生、注射器时,恐惧反应更为强烈。恐惧有其积极的一面,恰当地运用儿童的恐惧心理,可以实施教育,使他们的行为规范化。如儿童对做错事会产生恐惧,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孩子对不及格成绩的恐惧,鼓励孩子认真学习。但是,如果孩子经常处于恐惧状态,整天提心吊胆、谨小慎微,这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极为不利。

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对各种各样的对象产生恐惧,如对身体损伤的惧怕、对自然事件的惧怕、对社交的恐惧等。六七岁的孩子最关注虚幻型的事物,所以神话故事、妖魔鬼怪就是他们的话题,也是他们的理想。在他们的心目中,孙悟空是真的,忍者神龟是真的,各种魔鬼天神是真的。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恐惧对象,下面列出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所惧怕的事物供家长参考。

0~5个月:害怕巨大的声响,突如其来的声音,害怕身体失去支撑。

6~9个月:害怕陌生人,害怕生疏的环境。

1岁:害怕与亲人分离、受伤、排便。

2~5岁:害怕黑暗、狗、孤独、想像中的怪物、强盗、医生。

6~12岁:害怕上学、受伤,害怕打雷、闪电、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害怕社交、亲人去世。

13~18岁:害怕受伤、社交、死亡与社会隔离等。

通常孩子恐惧的情况较为短暂,很少对孩子产生严重影响,但当孩子恐惧表现严重而持久时就应引起家长的注意。

有些父母面对孩子的恐惧,试图采取强制手段使孩子放弃恐惧,甚至指责奚落:“你怎么这么胆小?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什么也不怕”,“我不喜欢胆小的孩子”,“摸摸小猫,它不会咬你的”,“老虎是关在铁笼子里的,它又跑不出来,你为什么还这么害怕?”这些方法往往是无效的,有时不仅无效,反而还会加重孩子的恐惧。

面对孩子的胆小,每个家长都应当巧妙引导,用科学教育的方法,使孩子战胜恐惧。

(1)不要大惊小怪,甚至嘲笑、惩罚孩子

家长要耐心解释,并鼓励孩子参与一些能有效消除恐惧的活动。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但不要表现得过分热切,过分关心和注意,否则不仅鼓励了孩子的恐惧,而且还可能使孩子的恐惧感增强;也不能轻视恐惧,不要试图借助嘲笑或生气来改变孩子的畏惧态度,有时孩子在表面上可能不再抱怨了,但恐惧依旧有存在的可能。作为家长,尽可能让孩子按自己的节奏面对和克服恐惧,让孩子描述他的恐惧经历和情感。你了解孩子越多,越能帮助孩子对付他的恐惧,如果孩子害怕黑暗,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会有黑暗,以及黑暗并不可怕的道理,或者带孩子走进黑暗的屋子里去开灯,然后说:“你看,你已经进了黑屋子,你并没有害怕呀!”反复多次,孩子的恐惧就会逐渐消失。

(2)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儿童的恐惧多源于观察与模仿,看到别人对某一事物害怕,他们也会对某种事物感到恐惧。如打针时看到别的孩子恐惧、哭闹的样子,他也会哭起来,如果旁边打针的孩子很放松、若无其事,他也会受暗示,从而减轻对打针的恐惧。孩子对某种事物的害怕,可能是模仿来的。因此,在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时,家长有必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言行,看看有没有粗心大意地把焦虑不恰当地传染给孩子。另外,通过让孩子模仿,也可以减轻孩子的恐惧,如孩子怕狗,让他观看年龄相仿的孩子同狗一起嬉戏,多看几次后,有意识地安排孩子逐步靠近,多次反复,孩子的恐惧就会减轻。

(3)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

向孩子讲科学、讲道理,不要采用各种恐吓手段随便吓唬孩子,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孩子勇敢、镇定的情绪,不过分保护孩子,也不勉强孩子做不愿做或不敢做的事。同时,注意丰富孩子的知识面,扩大视野,让孩子多接触自然、社会、多参加有趣的活动,让孩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一些无端的恐惧也就很容易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