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传世名著百部(第5卷):盐铁论
18435300000009

第9章 晁错第八

大夫曰:《春秋》之法,“君亲无将,将而必诛。”故臣罪莫重于弑君,子罪莫重于弑父。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学,招四方游士,山东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间,讲议集论,著书数十篇。然卒于背义不臣,使谋叛逆,诛及宗族。晁错变法易常,不用制度,迫蹙宗室,侵削诸侯,蕃臣不附,骨肉不亲,吴、楚积怨,斩错东市,以慰三军之士而谢诸侯。斯亦谁杀之乎?

文学曰:孔子不饮盗泉之流,曾子不入胜母之闾。名且恶之,而况为不臣不子乎?是以孔子沐浴而朝,告之哀公。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传》曰:“君子可贵可贱,可刑可杀,而不可使为乱。”若夫外饰其貌而内无其实,口诵其文而行不犹其道,是盗,固与盗而不容于君子之域。《春秋》不以寡犯众,诛绝之义有所止,不兼怨恶也。故舜之诛,诛鲧;其举,举禹。夫以玙璠之玼而弃其璞;以一人之罪而兼其众,则天下无美宝信士也。晁生言诸侯之地大,富则骄奢,急则合从。故因吴之过而削之会稽,因楚之罪而夺之东海,所以均轻重,分其权,而为万世虑也。弦高诞于秦而信于郑,晁生忠于汉而仇于诸侯。人臣各死其主,为其国用。此解杨之所以厚于晋而薄于荆也。

“大意”

晁错,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深得太子信任。刘启(汉景帝)即位后,先被任命为内史,后又迁升为御史大夫,是汉景帝的主要策划人物。他主张削平藩国,奖励农耕,抗击匈奴,坚持了一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分裂割据的政治路线。后因割据势力的陷害,加之汉景帝的软弱,被斩。本篇大夫和文学对晁错的死各有评说。

大夫说:皇上令晁错变法,改革常规,废除旧制度,自然触犯了诸侯的利益,以吴楚为首的七国诸侯恨之入骨,要求“清君侧”,迫使皇帝将他杀了。

文学说:晁错对汉朝是忠臣,对诸侯却是仇人,人臣各为其主,理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