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萌16:“作家杯”第16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18441300000081

第81章 宝琴的宝琴

王睿茜

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

再说这贾妃殁后,贾府败落,又有奸人诬告,革职抄家,政赦二位老爷皆贬迁蛮远之地,贾府唯余妇孺孤老并琏蔷等不肖子孙。

彼时黛玉已逝,宝玉成日昏昏沉沉,眼看秋帷日近,王夫人、宝钗等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可宝玉不清醒,众人也只得干着急。

再说薛家。薛蝌、邢岫烟夫妻二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胞妹宝琴却苦了命,自入梅家,公婆怜爱,夫妻和睦,三年五载却总不见身上动静。清明当日,阖家祭扫完毕,梅公子却仰身一倒,两眼翻白,一屋子上上下下乱作一团。

好容易抬了公子入内室,延了贾家荐来的世交王太医,太医悬丝诊脉,良久道:“梅公子脉象平稳,并无大碍。”梅老爷道:“那为何这般昏睡不醒?”王太医再诊,脉象依旧,只得摇头道:“对不住老爷太太,老朽虽行医几十年,如今实属无策,望老爷太太恕罪。”说罢跪下头,梅太太忙令人搀起,好生领了出去。

梅家无法,只好日夜看守,好在公子牙关未闭,参汤倒也喂得进去。宝琴与梅太太亲自陪着,昼夜不息。

转眼到了端阳节,梅家因公子病着,节礼一切从简,能免则免。端午当晚,宝琴守着公子,残灯如豆,晃得宝琴好生乏困。恍忽之间,门窗洞开,凄风冷雨骤然卷入内室,青纱四下翻飞。宝琴只换了件薄纱罩袍,钗环叮叮作响,又惊又冷。

只见一僧一道自雨里踱入。道人灰袍破旧,甩着一把掉了毛的拂尘;僧人满头脓疮,拄着破木禅杖。二人唱道:“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世外慧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宝琴冷眼瞧着,心下细忖:“早听哥哥说过宝玉失玉之事,也是疯道士臭和尚去了才好的,莫不问问,兴许二人能救我家相公。”便站定,抬眼望着二人,也不言语。

僧人似撞破宝琴心事,福了一福,笑道:“世间杂病,我们能诊。不知少奶奶可有心救少爷吗?”

宝琴颔首。那僧人接下去道:“贾府公子失玉发怔,原是失了命根。奶奶闺名有琴字,可知是失了一架宝琴,命里才劫数不断。”

宝琴惊诧道:“我自幼随爹爹走过天下七八亭,什么珍奇没见过?只是从未听过命里该有什么琴的。”

道士一甩拂尘,浅笑道:“世间劫数有定,奶奶既不知,只是还没遇到这琴,怕要奶奶亲自去寻,梅家劫数方可解。若不然,公子殁后,梅家必败。”

话音刚落,门外雨声没了,门窗自合,宝琴再睁眼,二人皆无影了。

宝琴定了心,次日一早便去上房回了公婆,公婆哪里肯依。宝琴只得将那道人的话说个不住,梅老太太一听见“殁”字便哭得昏死过去,一家子哭哭啼啼,这件事也只得允了。

可巧,薛蝌要南下办货,宝琴便跟了兄长,坐了船沿运河往南走。

转眼秋至,宝玉贾兰奉命赶考,出帷后宝玉走失。发榜之日,宝玉第七,贾兰一百余名,二人虽中,贾府却无法尝到喜气。贾政回京途中夜泊一苇港,忽见远远走来一人,束发,赤足,披大红猩猩毡,至岸边便拜,拜完痴望一会子就转身走了。贾政回过神来,忙喝道:“可是宝玉?”无奈那人已走远了。贾政这才横下心来,认定宝玉与贾家无缘,任他成仙隐逸倒也无法了,便作家信宽慰妻子与儿媳。

此时薛家兄妹的商船已至姑苏城下,暮色四合,城中青烟袅袅,人烟罕见,全然不似戏文里的繁华。薛蝌命家人靠岸,带了宝琴和几个仆从,登了码头上岸。日影已沉,街上掌起灯来,寒风乍起,灯火影影重重。一行人不知不觉行至一大宅前,蛛网横结,红漆块块剥落,门前杂草丛生,况乎园内。宝琴仰头见抬头处一个斗大的“林”字,一个小厮抢白道:“回姑奶奶的话,这儿原是盐客老爷家,姓林。前些年林夫人病死了,没几年林老爷也没了,余一个独生女儿养在京城外祖家,听说也病死了。林家这一脉,真真无人喽!”

薛蝌与宝琴相视一眼,心中了然,宝琴因记挂公子,心里不快活,又见黛玉家如今凄冷如许,心中更五味杂陈。猛然间,想起黛玉会抚琴,那琴现在何处?天下总有数以万计的琴,僧道所说的宝琴为何物?怕只怕待自己寻到宝琴,相公早咽气了。

再沿江向下走,由姑苏至金陵,寒冬岁末,江风凛人。腊八这日,船上忙点炉子,做一餐腊八粥驱寒。由北往南漂了大半岁,宝琴原是闺阁弱质,现只好十指也沾阳春水,帮着打理船上大小琐事。好在家人多惦着她是出了阁的女儿,也不好叫多做活。

大船依在水湾苇丛,河岸上却远远走来一个人,束发,赤足,披大红猩猩毡,至岸边站定,痴痴望着江心。朔风狂卷,枯苇狂乱,薛蝌勉强立在船舱外,叫仆役把船撑往丛外。宝琴也挣扎出来,刚一抬眼,只见一人立于岸上,好生眼熟——宝玉!

薛蝌听妹子失声喊叫,忙叫家人住了蒿,雕花漆金的大船就泊在江边,随风浪前拥后挤。

那人开口道:“琴妹妹,我来给你送琴来了。”

宝琴道:“宝二哥哥,你赶考去了,怎么在此?”

宝玉道:“尘缘已尽,再无牵挂,本该早早了却一切凡事,入无人之境修行。只为妹妹救夫婿一事,特来相助。”

宝琴道:“宝哥哥既是来送宝琴的,怎么不见宝琴踪影?”

宝玉笑道:“修行有道,慧根无尽。琴妹妹冰雪聪明,怎会猜不到宝琴何处?我原是宝玉,当日失了玉自然陷入混沌,不谙诸事。妹妹既是宝琴,没有琴,又怎会逃得过劫数呢?”

说罢,将一面古镜隔河抛至船上,又拜了一拜道:“我已把琴送到了。”遂拂袖而去。

一船的人早呆了,宝琴反应回来,低头瞅那镜子,做工考究,雕花却格外朴拙。镜仰面向上,头上书“风月宝鉴”四大字,镜里照不出人影,只见一架古琴,无人弹拔,自响数声。宝琴等凑近看去,琴板上刻篆书“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薛蝌见镜中有琴,又是宝玉送来,便以为大功告成,也不管宝玉为何独自在此,便道:“既已寻了来,妹夫也就有救了,不如快些回京。”说罢,就拥宝琴入内,烤火饮粥,一夜无话。

回京路上,宝琴怔怔抱着镜子,眼睛直瞅着镜里的“梦”字。此句乃大观园里众姐妹填柳絮词时自己所作,“梅花一梦……”

猛然,宝琴心中忽明忽暗的,眼也乱了,手儿也冷了,她抖将起来,心下一凛,翻过宝鉴,只见反面竟有一个宝琴,梳太真髻,着道袍,垂首,打坐。再翻过正面来,镜中的古琴顷刻烟消云散了……

……

薛家兄妹返京之后,公子不治自愈,梅老爷升官发财,众人都道梅家有了当年贾府的鸿运。少夫人却自请出家修行,公婆夫君自是不许,宝琴苦苦哀求,最后竟至以死相胁。家人无奈,只好请人在园中筑了小观,供宝琴修行。

小观依水而筑,从千里外的水淀里挖了苇草种下,又琢一石船,好似从中撑出。陪侍的婢女常搀着宝琴立在石船上望岸上。殿中除供天帝、老子之外,还余一角落,供一古琴,上雕梅花。

传说梅公子这辈百年之后,梅家一未留头的小婢入观求签,求得一签上书“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小婢原不认得字,只看签纸上画的明月梅花有趣,看完了便扔了。签文随院里的香风阵阵飘到梅家院墙之外,恰被一个疯道士并一个癞头和尚拾到,二人阅毕,点头笑而不语。

二人自梅府墙外过后,院中小观门口的牌匾就没了,门上赫然高悬“宝琴观”三个篆书大字。梅府中人人称奇,称合了从前一位为救夫而出家的少夫人的闺名。

这正是: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世外慧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