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18442200000025

第25章 面谈中的提问技术训练(2)

一是把主动权交给来访者,以考察其在最初的2—5分钟里来访者会讲什么。最初呈现的信息会非常有意义,值得关注。为了让来访者表现其自发性,最好不要给来访者有限制性的问题,或过早给提示。如果经再三鼓励来访者都不知该谈些什么,这时可以给一些提示:“你可以谈一些你觉得重要的经历或回忆”,“请你谈谈自己成长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好吗?”“你可以谈谈学校或工作中印象深刻的事情”等。

二是可以在听完来访者讲述后再提问。如果来访者有条理地叙述成长过程,即使咨询师有很多问题,也可以暂时不问(可记在笔记上,以免忘记),而在讲完后有选择地、有重点地探讨一些问题。其实有些问题来访者在后面的叙述中会回答,而不必专门去问。

三是对那些冗长而啰嗦的叙述,咨询师要提醒来访者咨询时间有限,需要有所选择和聚焦,可以重点讲她(他)认为最重要的信息。但冗长和啰嗦本身是有意义的,值得关注。

四是如果来访者所谈及全是积极的或消极的事件,需要询问是否有相反类型的事件,以构成一个全面的图画,并探究其认知模式的类型,以及这种认知模式对其行为的影响。一般说来,人们的认知模式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找到来访者认知模式的特点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过提问了解来访者的人际交往状况

在一些咨询个案中,人际交往是必须问到的部分,有时就是咨询主题和目标。从时间上看,需要了解来访者过去如何与别人交往、现在如何与别人交往;从交往对象上看,需要了解来访者如何与家人交往、与同龄人交往、如何和长辈交往以及如何与上级和下级交往;从性别上看,如何与同性以及异性交往。有学者提出,在回溯其早年经历时,可以让来访者用三个词形容其父亲、母亲或其他照料者,从而较快捕捉到来访者对照料者的感受,并对来访者的依恋模式有初步判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在询问与家庭成员的交往中,关注那些被浓墨重彩描述的家庭成员或被遗漏的家庭成员,他(她)们对来访者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可以追问:“除了和奶奶感情浓厚外,你和哪些家人感情特别好?”“除了你提到的妈妈外,家里还有其他家庭成员吗?”

二是在面谈中观察来访者如何与咨询师沟通,对其沟通模式、人际交往类型进行评估。有的来访者自我陈述沟通能力不错,但在咨询过程中,目光始终低垂,叙述没有逻辑,语气没有影响力,咨询师就要关注这种不一致,探究原因,客观地评估其沟通能力。有时自我评估与实际能力的不一致,正是造成来访者困扰的原因;有的来访者坐得尽量离咨询师远,双手抱胸,眼神充满不信任,要询问其与他人交往的模式是否亦如此,还是在咨询情境中的特殊表现,如果是前者,需询问这种模式对其和他人交往有何影响,如果是后者,需询问为什么对咨询有不信任感。

通过提问了解来访者当前的生活状况

不论来访者回溯到多么早年的过去,来访者最终要解决的是目前的问题,或者是由过去经历引起的当下问题,所以在咨询结束前一定要回到当下、回到现在时。从来访者的时间知觉可以了解很多信息。有的来访者对过去有无限的留恋,对回到当下有抗拒,这本身是一种信号,可以看到来访者在时间类型上属于过去型,过去的经历、过去的事件、过去的经验对其处理当下事件都非常重要。这种类型的人与其说活在当下,不如说活在过去所感知的当下更准确。其遇到的困惑往往和过去与现在的错位有关。还有的来访者一个劲儿谈将来会怎样,谈当下便不起劲儿,这属于未来型,这种类型的人更看重将来,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在当下、未来之间找不到桥梁,缺乏实干精神。不论哪一种类型的人,要有现实感对来访者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来访者遇到的问题就是不能遵守现实中的规则,违背规则,或者拒绝承认规则。而心理咨询设定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本身就是在强调现实性、规则性。

对当下状况的了解包括生活、工作或学习、爱好、交往等各方面,需要根据个案需要来提问:“平时你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你平时喜欢做什么?”“你能谈谈自己的工作吗?”“你和家人、同事/同学的相处怎样?”等。

通过提问收集具体信息练习个案实录

这是在小组练习中的一个个案实录。

咨询师:“让我们相互认识一下吧!我姓苏,是这里的咨询师。请问您……”

来访者:“我也姓苏。”

咨询师:“你今天来有什么事情吗?”

(切入主题。)

来访者:“我最近很烦,我对游戏上瘾。”

咨询师:“有多久?”

(关于时间的提问。)

来访者:“两个星期。”

咨询师:“怎么开始的?”

(关于起点的提问。)

来访者:“本来我是坐公交车的时候,玩一下手机、MP3上的游戏。后来发展到会坐过站,到公司也玩,回家也玩。”

咨询师:“你有什么感觉?”

(关于感觉的提问。)

来访者:“玩游戏时人很紧张,因为游戏速度快,而且我需要全神贯注,无法放松。大脑和手都无法放松。”

咨询师:“你提到最近两星期游戏上瘾,这让你很烦恼。”

(情绪层面的总结。)

来访者:“你想我这么大的人,花这么多时间在玩游戏上,实在不应该。以前刚大学毕业时,我也上过瘾。后来慢慢停下来不玩了。我现在怕自己上瘾。”

咨询师:“你做其他事情也会上瘾吗?”

(这个问题可以提,但稍微有些跳跃。上文来访者提及的以前经历,值得追问。)

来访者:“没有。但我觉得玩游戏时控制不住自己很可怕。”

咨询师:“你想过控制吗?”

来访者:“上车前想过不玩,但忍不住。”

咨询师:“你周围的朋友有这种情况吗?”

(和上文没有太大关系。)

来访者:“也有朋友玩游戏入迷。”

咨询师:“也就是说,你玩游戏上瘾,想克服又克服不了。”

(和上文关系不大,解述不当。)

来访者:“是啊,我没找到方法。”

咨询师:“那你今天来想解决什么问题?”

(能够确认咨询目标。)

来访者:“我知道玩手机游戏只是一件小事,但它让我焦虑。我想有两个问题:一是我怎么学会控制,二是想问一下是不是很严重。”

咨询师:“目前玩手机游戏已影响了你的工作吗?”

来访者:“我觉得控制不住这种感觉让我害怕。”

(“控制”这个词是来访者的关键词,应该抓住。)

咨询师:“那你想改变吗?”

来访者:“最好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办。我不希望在其他事情上也发生这种情况。”

(“其他事情”是个关键词。是来访者自己的泛化,还是确实曾经发生过?)

咨询师:“那在别的事情上发生过吗?”

来访者:“没有明显的体现。我从小到大做事都会持续做到底。”

(“持续到底”与“控制不住”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这样描述自己?)

咨询师:“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这个总结比较好,但上文中并没有很多事实证据。)

来访者:“可以这么说吧。”

咨询师:“你愿意采取橡皮圈法吗?”

(非常突兀的建议,没有任何铺陈。)

来访者:“什么是橡皮圈法呢?”

咨询师:“就是玩游戏时用橡皮筋弹自己。”

(解释过于简单,不严谨,没有可操作性,也无法说服来访者。)

来访者:“是我在玩游戏时吗?”

咨询师:“是你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时。”

来访者:“我能控制住自己的手啊!我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脑子。”

咨询师:“弹橡皮筋时你可以分散注意力,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错误的解释!)

扮演咨询师的学员做不下去,要求停止。做了12分钟。

同一个来访者、同一个个案,换了一个学员做咨询师。

咨询师:“请问你今天要和我谈什么?”

来访者:“我最近花很多时候玩游戏,失去自控。”

咨询师:“你花多长时间呢?”

(关于时间的提问。)

来访者:“开始只是坐车时玩,后来越来越长,前两天打了一个通宵。”

咨询师:“你用了很多时间。那你打完游戏后的感觉是什么?”

(关于感觉的提问。)

来访者:“其实很无聊,而且打完后很不舒服,人很累,眼睛尤其累,因为一直盯着屏幕看,而且有罪恶感。”

咨询师:“那在玩的过程中呢?”

(关注在提问上,没有对来访者的话进行回应。为什么会有“罪恶感”?)

来访者:“我全神贯注,忘掉所有的事情。坐公交时甚至都坐过站。”

咨询师:“你觉得开心吗?”

(前文提到的是“累”和“罪恶感”。)

来访者:“不是开心。是不动脑子,就像白痴一样,觉得轻松。”

咨询师:“那是什么原因让你玩这些游戏?”

(关于动机的提问,很好。)

来访者:“主要是带在身上的手机里的游戏,简单、机械。每次玩时都想着得到更高的分数。”

咨询师:“你希望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澄清。)

来访者:“对。”

咨询师:“以前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确认以前的经历,非常有必要。)

来访者:“大学时有过一次。那一次是个非常简单的游戏,我花了两天时间,过了所有的关,后来觉得这样太可怕了,就再也不去玩了,怕自己上瘾。大学毕业刚工作时,看到同事玩游戏,我迷了一阵,后来好了。”

咨询师:“大学那次玩了多久?”

(确认具体细节。)

来访者:“学的时候花了一天一夜,后来打通关的时候花了两天两夜。”

咨询师:“也就是说你是一个自控能力很强的人,你不到一个星期就放下了。那你刚工作时沉溺的那次呢?”

(给予来访者肯定,比较到位。“沉溺”这个词来访者自己没有用,是咨询师一直在用的。这个词要比来访者所表达的含义强烈。建议不要用。)

来访者:“不超过一个月。现在玩的游戏越来越简单,不能自拔。”

咨询师:“你觉得自己为什么会沉溺于其中?”

来访者:“是不是因为不动脑筋?”

(不确信。)

咨询师:“大概持续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