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中国最新校园心理建设指导丛书-校园心理教育案例集锦
18467700000018

第18章 父母与孩子关系该如何定位

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在家里乱发脾气。早晨叫孩子起床比登天还难,好不容易叫起来了,因为快到上学时间了。还嫌饭没给准备好,没给盛到碗里,没给吹凉了,急着忙着洗两把脸,顾不上吃饭,就往学校跑。在家里学习,边玩边学,拖拖拉拉,几天作业不写,有一回老师要检查,他可急坏了,一下子补到凌晨4点钟,这样子哪行?”

其实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许多时候家长把自己和孩子的定位关系没有搞好,会产生许多问题。

首先,要把自己的孩子定位于一个人,一个普通人。大多数人是普通的,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非常强烈,其实越这样对孩子,教育就容易走入误区。世界上还是普通人多,包括我们自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就大无可厚非,但先要把自己的心态放正。许多人有这样的心理,希望让自己的孩子达到自己没有或不可能达到的位置。这样的思想在中国自古就有,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这样的思想不太好,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很容易走入误区。应该放正自己的心态,只要孩子按照正常的道路走就可以了。以平常的心态教育孩子是好的,胜不骄,败不馁。

在平常,家长要把孩子当做朋友,以好朋友的心理对待孩子的不足,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男孩普遍喜欢和父亲在一起,而女孩则喜欢和母亲在一起。这样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是很重要的,家长的每个言谈和动作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想把孩子教育好,就必须先把自己的缺点改正。家长可以把自己的优点教给孩子,同样也可以把自己的不足让孩子改正。由于中国的传统观念,许多家长仍然把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下属,这样的观念在教育孩子时有不良反应。在高压和隔阂下,怎么能够知道孩子真实的想法,不知道孩子的想法又怎么能够帮助孩子呢?许多孩子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朋友,但却不告诉父母,如果父母就是孩子的好朋友,那就会知道孩子在成长过程里的想法了。

当然,在孩子有错误的时候,这时候的关系就需要改变了,但也不能一味的批评,在让孩子知道是错误的时候,最关键是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是错误的,怎样做是正确的。孩子在逐渐接触成人和社会后,家长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形:

1.和谐型。父母理解孩子,关怀孩子,并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孩子也热爱父母,家庭生活相当和睦。这样的家庭,父母的性格即使不开朗,也是安静型的,所以孩子肯定是活泼可爱的。父母从不把成年人的性格阴暗面强加到孩子头上。他们抚育孩子如同对待花园里的小花,经常侍弄、修剪,决不神经质地摧残。他们给他上足够的肥料,但不偏食;浇灌充沛的水,却不淹没。父母一般把花园开放,让日光和雨露自然地沐浴小花。若有霜冻,他们定会保护。父母会请正直善良的人们来观赏,请他们享受美,也培育美。这儿的时空是匀称的,气氛是平等的,父母不干涉孩子的独立,也不期盼毁灭性的开花结果,他们不会训斥和打骂孩子的心灵。夸美纽斯说:因为孩子天性向上,父母只需正确扶持和修剪即可。

2.对抗型。这样的矛盾是很多的。父母不如意时,总爱找孩子出气,孩子有冤屈直往父母身上泼。产生这种情形的原因是很多而复杂的,并不一定是孩子不听话或不聪明。如夫妻有矛盾,孩子无疑会成为替罪羊;父母工作、生活不如意,孩子也不会有好脸看;父母性情偏激,孩子的天性会受到排挤。也有的父母希望太多、太大,心比天高,不切实际,孩子不好的学习成绩或某些不良原因会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心理不平衡,于是发火,使单纯的孩子一时无法承受得起。父母强求,孩子又执拗、赌气,这样的环境长期延续下去,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父母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家庭生活中严重的内耗。发展严重的话,会出现极端情况,有的父母甚至和孩子谈判、写保证书、要条件等,这样其实只能得到暂时的妥协和平衡。这就否认了孩子是成长的,忽视了其发展规律,治标而不能治本。

3.压服型。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话就是命令。儿女不听,则受到严厉地压服。轻则吵骂,重则捆打,孩子被迫低头。这样的父母头脑中残存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落后信条。孩子在家只有唯唯诺诺,没有和父母平等对话与沟通的机会和权利。父母常常给孩子下硬性指标,只顾自己一味地多投入,使孩子朝着自己设计的蓝图前行。父母对儿女的了解明显是不深的,忽视了对孩子的正确认识,在方法上按自己陈旧的甚至是荒谬和有害的一套东西作指导,无形中给孩子的精神套上了一种沉重的枷锁。我们在报纸上看过这样的报道已经很多,有的甚至出了人命。人爱和谐,渴求和谐,父母的高压政策可能会熄灭孩子心中刚刚点燃的一盏盏亮灯。

4.溺爱型。孩子得到的是一种不正常的、散漫而狭隘的爱。孩子是任性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发育逐渐健全,不成熟的情感的泛滥和欲望的过度膨胀,会和社会对他的需求越离越远。吃饭、穿衣、待人有理有节、做事井井有条,这些基本的生活准则是人在社会中生活的一种本能,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最好不要包办。总之,家庭小皇帝的培养和社会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而完善的人格及一技之长的形成对孩子确实是相当重要的。夸美纽斯告诫说:做父母的要当心,不要用山珍海味去毁了自己的孩子。

想改变孩子对你的态度,首先要改变你对孩子的态度。比如当着别人的面数落孩子,孩子的同学来到家里你不热情,孩子要参加同学的生日活动你连买小礼物的钱都不给他,孩子的兴趣你不予尊重等等都将是引发逆反心理的导火线。最关键的问题是面对孩子时,父母能否耐心倾听孩子的要求和见解,然后心平气和地说明道理。即使暂时说不通,只要没有大的危险,不妨先让一步,让孩子有尝试错误的机会。能这样做的父母就能够从学会尊重孩子开始,获得孩子的尊重,即使意见不一致也不容易有逆反和背离。

下面有几个做法可供家长们参考:

1.找出一件你批评错了的事,真诚地向孩子作一次检讨,并向孩子提出今后遇到问题彼此商量的建议。

2.告诉孩子“你有了自主自信,我很高兴,但也要不断发现弱点,才能不断健康成长”。让孩子自己选择,今后父母发现错误时用什么方法向他提出,他才能接受。

3.与孩子长谈一次,统一夫妻教子方法,防止互相指责,改正对孩子粗暴的态度,并开一次家庭会议。

4.发现孩子的进步时立即记录下来,作为下一次与孩子交谈时的激励材料。请班主任配合,让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写一篇《我家的变化》的作文,并在班里介绍。

能做到以上这些,相信父子母女关系一定可以改善,孩子会健康成长,父母也会成为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