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中国最新校园心理建设指导丛书-校园心理教育案例集锦
18467700000051

第51章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王某是高二的学生,她写作业十分粗心,经常多一撇少一划,把答案抄错。有时难题可以解出来,简单的计算题却错了。她的眼睛似乎与别人的不一样,被称为懒惰的眼睛,许多明显的信息王某学习时视而不见,考试时竟然可以把整个题丢掉,事后却说自己没看见这道题。这种问题是儿童的视知觉的分辨力、记忆力相对落后造成的。这种学生最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误解,因为大人认为他们学习态度有问题,是故意的,要给予惩罚。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能力障碍。只有进行有关的视知觉训练才能见成效。

在学校,有部分学生称自己在做作业时也受到心理障碍的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恐惧心理,即放学途中想到还有家庭作业,便会情绪紧张、心情烦躁。专家称这种情况与孩子幼时的经历有关,孩子放学回家便被急于求成的家长关在家中做作业,心理受到很大压力,产生了“作业恐怖症”。二是应付心理,大量作业给他们带来的只是“苦”的滋味,孩子不得不被动应付,便产生应付心理,以“交差”了事。三是反抗心理,孩子做作业的心理往往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孩子渴望从“书山”、“题海”中解脱出来,受到家长的关注和爱护,可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渴望,一般都是态度强硬地要求孩子“快写作业”、“写完作业再说”,一些个性倔强的孩子对此产生逆反和敌对心理,采用“不会做”、“身体不舒服”等借口以示抗议。

学生以上的表现可以确认为学习障碍。初中生学习心理偏常、失调与心理障碍主要有九种表现症状:幼稚、好动、贪玩、不肯学习的滞留心理;不肯动脑独立思考、靠老师和同学帮助的依赖心理;对某门学科不感兴趣、不爱学、不愿学的偏科心理;学习情绪不稳定、学习成绩时好时差的波动心理;对学习持有忧愁、烦躁、恐慌和惧怕的焦虑心理,容易自我满足、不求进取的裹足心理;自认为无能、不如他人、自己轻视自己的自卑心理;视学习为学生的负担、讨厌学习、最好不要读书的厌学心理;为性发育苦恼、好奇或对异性好感引起情绪不稳以致影响学习的青春期困扰心理。这些表现症状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可呈现出不同的组合,在特殊环境与事件上也可呈现并发的现象。

初中生学习心理从稍有偏常、失调到形成心理障碍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只要及时用适当的形式进行辅导、帮助即可矫正和排除。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心理环境

(1)加强教学管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一步端正教学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改革课堂教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减轻学生负担,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改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得生动、主动些,成为学习的主人。

(2)提高师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心理健康只能靠健康的心理去培育。教师首先要矫正自己在教学中的心理偏常与障碍的干扰,保持良好的心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己。

2.掌握学生的心理,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1)顺应从众心理,提出统一要求。促使具有心理失调和厌学心理障碍的学生在群体统一要求的压力下,在健康舆论的氛围中,自觉调节和改变不良的学习行为。提出的统一要求须随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学阶段不同从低到高、从易到难循序前进,不能脱离学生的可接受性,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和体验。

(2)顺应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在统一要求中必须细心地注意个性的差异、心理发育的跨度、接受能力的强弱,做好个别工作。要放下先生的架子,尊重、亲近、体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寻找一切机会和方式方法,顺应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努力使他们真正学会学懂。具体操作中最需要的是不怕反复、持之以恒,努力学会、学懂、积累、巩固成可观的进步,让学生尝到“我也行”的成功的喜悦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消除学习心理上的障碍。

(3)顺应好动心理,激活成功心态。通过开展多项活动,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才能与爱好的机会,可以在心理上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失落给予一种补偿性的满足与平衡,激活他们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跃跃欲试的心态及其连锁反应。在具体操作中要有针对性地从不同角度运用被激活的成功心态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辅之学习上的个别辅导帮助,使之获得进步的体验,逐步消除学习上的障碍。

(4)顺应期望心理。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老师那里得到应有的期望,让每个学生公平地积极参加每个教学活动,并能充分地表现自己,促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具体操作中要找准起点,师生情感相融,才能使学生顺着老师期望挖掘自己的潜能的方向、配合老师期望扬长避短作出努力以达到期望的要求与目的,矫正不健康的学习心理。

3.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辅导

对学习心理偏常、失调或已成为障碍的学生必须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辅导,而且方法需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

(1)激励方法。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一个人在一般情况下只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充分激励后可发挥到80%~90%。我们在心理辅导时就宜采用此法使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信心和追求。在操作中有目标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和教师行为激励。从近期开始一步步向中期远期前进。起点低易做到,以情感沟通鼓励作为手段,以情感化。

(2)认知改变方法。初中生处在心理断乳期,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确立,对社会上的人与事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认识上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行为上也有盲目性,必须通过辅导者正确灌输、耐心引导来帮助他们提高认知水平。

(3)行为改变方法。人们的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不良行为是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不适当学习的结果。如果改变不良环境条件,采取一些强化训练的治疗措施,可以矫正人的不良或不正常的行为,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迎合学生的两个心理期待的需要:一是情感期待。初中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特别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有希望被老师理解的强烈愿望,老师如能对他们多尊重关心理解体谅些,他们情感上的期待就会得到满足,心灵就易沟通。二是评价期待。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学习上不如其他同学,老师不能一叶遮目否定其其他方面的优点与特长,要有一个合乎实际的正确评价,才能对促使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积极的作用。否则只能起副作用,要想改变不良的行为矫正心理问题也只能成空想。我们采用的行为改变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强化。利用积极或消极的强化方法,培育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积极强化是正强化,学生总是求上进的,发现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稍有一点进步,就加以适当的鼓励和赞美,来肯定巩固他们取得的一点进步。运用批评惩罚的负强化是消极的强化,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人为善,注意弄清事实不说过头话。

②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态度条件下,用含蓄间接或不明显的方式向学生发出某种信息。学生感知信息后顺从地产生心理和行为的附和,产生与暗示者期望相一致的结果。暗示的方式较多,效果也很好。在课堂教学与作业过程中都可以用暗示的方法使学生的心理或行为得到调整。

③榜样示范。是由辅导教师示范正确行为或取同学正确的行为作榜样,以供需矫正心理障碍的学生模仿学习。对于有波动、依赖、厌学等障碍的学生来说,自我调控能力不强,情绪不够稳定,需有正确的示范作为参照成为稳定情绪的向导,促使其改变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④自信的训练。通过帮助学生不断增强学习信心,以此达到矫正学习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首先,帮学生找出学习上的不良行为。第二,让他自塑应有的学习正确行为、定个参照榜样。第三,订出近期努力计划,用新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去实施。第四,每天自我评估、每周找谈话听汇报再建新的行为目标,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