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中国最新校园心理建设指导丛书-校园心理教育案例集锦
18467700000091

第91章 如何矫正孩子娇气的习惯

有家长反映:孩子已经上中学了,虽然学习成绩优秀,团结同学,性格开朗,什么都好,可就是太娇气,谁说都不可以。我们有时也想教育一下她,但都下不了决心。她一掉眼泪,我们就不敢说了。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发育的时期,但还是不很成熟,加上很少经历什么事,有点娇气是可以理解的。在家庭生活中,女孩男孩向大人充满稚气地撒点娇、耍点赖,不是什么错误,反而让大人感受到天伦之乐,增加幸福感。然而凡事都有“度”,孩子一旦娇气过了头,养成了过于娇气的毛病,就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特别娇气,主要是大人过于疼爱、过于娇惯造成的。在家里,几个大人中如果有一个人不娇惯孩子,他往往会成为失败者,因为其他大人会跟孩子一起做他的反对派。要想给孩子治娇,长辈先要统一认识,认清娇惯孩子将带来恶果,不仅害了孩子,也影响家庭。有的家长总以“孩子还小”作为娇惯孩子的借口,这没有好处。要明白,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要使孩子的娇气逐渐减小,变得意志坚强,就比较困难了。一般地说,中学以后就应把娇气克服掉。

所谓娇气,是指意志薄弱,不能吃苦,习惯于享受的行为方式,其实质是孩子惰性心理的品质的反应,它会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同伴交往和社会适应,故应及时纠正。家长和老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帮助孩子矫正娇气的行为习惯。

1.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虽然孩子的娇气行为主要决定于环境的影响,但孩子的先天素质也有一定的作用,其中气质类型是较为突出的方面。孩子的气质可分成“平静的”、“难对付的”和“慢慢活跃起来的”三类。平静的占75%,他们的情绪好,易于适应环境;难对付的占10%,他们常常大惊小怪,害怕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慢慢活跃起来的占15%,相对而言,他们不够活泼,对新奇事物有退缩、消极的反应。儿童心理学的跟踪研究表明,到7岁时,后两种气质类型的孩子中有严重情绪问题的人数要比“平静的儿童”中的人数多,而又以难对付的孩子的情绪问题较显著,娇气表现便是其中之一。这种情况的产生,可能是这些难对付的孩子的父母有时放任自流,或有时挫折孩子(如用敌视方式回答他们的要求),更增强了他们原来就有的易对抗、易激动的特征。可见,年轻的父母应该了解孩子,因材施教,不可求成心切而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2.采用民主式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孩子相关的行为。权威式教育,孩子感到强烈威慑感,易形成说谎及对他人不友善的行为;放任或溺爱的教育方式,则诱发孩子任性、懒散、娇气的习惯。适当的教育方式应是民主的,即既要严格要求孩子,又可根据孩子的特点,适当满足孩子自己的要求、愿望,形成一种亲密的亲子关系(依恋关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顺其自然的教育。

3.指导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父母给孩子安排适当的、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如穿衣服、刷牙、洗脸、洗手绢、扫地等,并予以及时的指导与表扬,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独立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抵制着娇气心理的产生。因为对于孩子的影响来说,除了生动、形象的言语教育外,直观、具体的活动同样潜移默化地发挥重要的作用。

4.帮助孩子形成利他行为习惯。孩子的娇气往往是与自私、任性等不良行为相伴而生的。对此,父母可以经常支持、鼓励孩子进行一些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如将自己的文具、玩具与同伴分享;陪年龄更小的朋友回家,交还捡拾物品,讲卫生、讲文明懂礼貌等等,以期通过良好行为改变不良行为。专家认为,积极引导这些利他行为,对于孩子的信任感、独立感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有助于克服孩子常见的自我中心倾向与娇气、任性行为。

5.在同伴中为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同伴是孩子社会化的动因,同伴对于孩子的积极、消极行为均有强烈的、持久的影响力,因而父母在指导孩子交往同伴方面应特别引起注意。对于具有优良品质的同伴,应该鼓励孩子多与之交往,并激发幼儿好强、竞赛性心理,引导孩子学习、模仿。而对于具有类似自私、娇气、任性等不良行为的同伴,应引导孩子少与之交往,并指出该同伴的缺点所在,使孩子在父母评价同伴的同时,也得到明确的告诫,即“旁观者效应”的间接强化。这种策略同样适应于电视节目、电影、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教育,即让孩子在多种教育途径中,在平常点点滴滴的教育中感化、同化优良品质,而抵制、消除不良言行。

6.适当运用表扬与批评,强化好的行为习惯。表扬与批评是巩固良好行为习惯、消除不良言行的重要强化手段。但有效的表扬和批评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原则:表扬和批评是有条件的、非随意的、及时的;表扬和批评要同时说明优点和缺点的各个细节,使孩子知其所以和指向;用孩子先前的言行、成绩作为评价当前行为的背景;评价时考虑到孩子为完成良好行为付出的努力,以表扬为主,并提出下一个期待目标;培养孩子对某一行为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的能力;父母对孩子表扬、批评的标准必须前后一致、相互配合;批评、惩罚的强度、力度要考虑到孩子的气质类型及自尊心水平,讲究评价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