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中国最新校园心理建设指导丛书-青春期心理健康必读
18468000000039

第39章 学习成绩与考试焦虑(1)

(第一节 )学习成绩与心理卫生

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的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难点之一。为促进这类学生的进步,教育工作者耗尽了心血,但有时却收效甚微。故此,对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进行研究,意义是颇为重大的。

一、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的表现

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是指学习成绩显著低下的中学生。人们也常将其称为后进生。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因为后进生是指品德、学习均不良,只是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不能称其为后进生。所以,我们应在思想上首先将其区分开,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不良的中学生一般表现为:退缩,自暴自弃,自觉矮人一头,离群索居。他们并非一无是处,这些人往往操作技能水平较高,部分学生对艺术表现出很浓的兴趣,如唱歌、绘画等,但言语和数学能力比较弱。这类学生男生出现较早,女生相对较晚。

二、引起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原因

(一)智力因素的影响

智力因素包括许多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像力等。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良可能和这些方面的消极因素有关。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观察的目的性差,缺乏自觉性,易为情绪所左右,兴趣易转向,观察的组织性也较差。不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指导观察活动。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常出现呆读死记的现象,记忆速度慢,遗忘快,准确性差。在思维方面,此类学生常出现依赖性。思考问题不深刻,带有片面性和极端性,反应迟钝,对问题不能举一反三。在想像方面,内容比较贫乏,创造性较差。这些智力的消极因素无疑会对学习带来影响。

(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对知识需求的愿望不强烈,缺乏探求知识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退缩,意志力不强,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怕学习、怕作业、怕提问,尽力躲教师。由于学习差而破罐破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性格偏执。对别人的批评不予接受,自以为是,这些都是造成学习成绩不良的因素。

(三)家庭教育的影响

中学生学习成绩不良,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1.家长职业类别的影响

家长的职业性质不同,对子女学习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丁瑜曾对450名学生的家长职业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做了研究。该研究将家长的职业按性质分为知识分子类、干部职员类、工人农民类,发现这三类人员子女的学习成绩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知识分子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普遍高于干部、职员的孩子,而后者又普遍高于工人、农民的孩子。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家长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2.家长文化程度的影响

丁瑜对家长的文化程度与子女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表明,家长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子女的学习成绩越好。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应与家长的辅导帮助及环境影响有关。

3.家庭气氛的影响

家庭气氛是否和谐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的关系。丁瑜曾对“和谐”、“平常”、“紧张”三种家庭气氛类型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关系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家庭气氛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着显著差异,即家庭气氛和谐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明显优于家庭气氛紧张的学生。

除此之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如棍棒教育,也会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美国在一次全国调查中发现,有24%的学习成绩很差者报告说,他们的父母对他们极为严格。

(四)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起主导作用。中学生学习成绩不良,往往与学校教育不当有关。下面仅就学校领导和教师两方面作一概要分析。

1.学校领导工作的不当主要表现在办学思想不端正,不能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工夫,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注重抓重点班、“尖子”生,而放松了普通班,放弃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使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日渐增加。

2.教师对学习成绩不良学生教育的不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师对学习上的差生缺乏信心,失去了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水平越低,学生的成就动机越弱,这是学生学习落后的极为重要的原因;其二,教师对学生学习指导上的错误做法,教师对学习成绩不良学生的指导,常常有两种片面的做法:一种是全然不管、放任自流,如上课不让他们答问,班会不让他们发言,参加比赛、评比表扬等等也没有他们的份,他们显然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另一种,是对他们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时而提出一些过高的要求,致使差生越来越自暴自弃,完全丧失了上进心。

(五)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社会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是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近年,社会上流传着一种“实惠”观,认为能捞钱就是有能耐、本事大。某些中学生受了这种风气的影响,胸无大志,不思学习,一心想着捞大钱。正是这种“向钱看”的观念,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一日不如一日。

二是社会上“知识贬值”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着不正之风,有些不学无术的人,能找到合于理想的美差或赚大钱,而那些学识渊博的人,反而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或收入很低。所以,当劝导孩子好好学习时,他们却说,学习没有用、不如多到外面跑一跑。多赚些钱。一些中学生认为知识无用,这自然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

三是社会“休闲的低级文化”的影响。“休闲的低级文化”主要是指喝酒、吸烟、打牌、进歌厅、逛大街等。这类休闲的低级文化,能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尤其是打牌和逛大街,对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的学习影响更甚。

三、对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的教育

中学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学的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变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的过程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摸索出许多可供选用的有效方法。下述矫治学习成绩不良的方法,是尤其值得记取的。

(一)多创设成功机会,鼓励学生上进心

信心是力量的源泉,进取是成功的根本。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丧失了信心,不思进取。教师若能创设情境,让他们取得成功、看到希望、树立自信心,这就给他们增加了强大的情感力量,鼓起他们的上进心。

(二)要教育差生,先热爱差生

教育技巧的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若能关心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对他们满怀期望,定会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古德和布鲁菲的研究指出,教师若对学生形成低期望,学生学习成绩便明显下降。足见唯有热爱而不厌弃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才能到达转变他们的彼岸。

(三)要教育差生,应了解差生

学习成绩不良的原因形形色色、纷繁多样。要取得矫治转化的成功,就必须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指导。为此。必须深入、细致他了解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只有了解了他们,教育才有依据,才能做到因人制宜,区别对待。

(四)善于发现闪光处,用优点克服缺点

通过创设成功机会,可激发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的进取心。此外,还可通过发扬优点,鼓励上进,用优点克服缺点,来达到转化的目的。有的教育家指出,只有在集体中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这里的关键是善于发现学习差的学生的优点。教师应端正态度,承认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也是一分为二的,要认真寻觅他们的长处,以便扬长避短。

(五)要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由于经常失败,对学习丧失了兴趣,毫无学习积极性。他们展开课本,看不上几行,就昏昏欲睡,甚至感到头痛,这必然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要转变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的后进状态,必须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入手。

(六)利用原有动机迁移,激发学习需要

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存在心理压力,往往觉得抬不起头来。他们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没有学习的渴求。要转变他们这种后进状态,应当记住“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著名口号。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不是没有任何动机,分析他们已有的动机,设法将其迁移到学习上来,就可能改变他们的落后状态。比如,学习差生热爱劳动,可吸收他们参加生物小组,让他们在饲养和种植的劳动中,培养起学习生物深的兴趣,取得成绩后,再把学习生物的动机迁移到其他学科,以激发起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需要。

(七)严格要求与正确评价,学习结果及时反馈

中学生有的学习成绩不良,是因为对自己要求不严所致。还有的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特别宠爱,娇生惯养,造成他们害怕艰苦,产生厌学情绪,最后成为学习成绩不良者。对这类学生,要严格要求,使他们树立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所谓及时反馈,就是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尤其是学习成绩不良中学生,他们在学习上一旦有点进步,就将其进步信息反馈给他们,以激励他们的进取心,推动他们由学习的后进向先进转化。

(第二节 )考试焦虑与心理卫生

有些中学生一到考试就出现情绪紧张、心慌意乱、记忆卡壳等现象,考不出应有的水平,特别是一些重大考试更是如此,这是学生在考试环境中出现的严重考试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活动,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开展对考试焦虑的研究,不仅是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增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当学生意识到考试情境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这种紧张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的强度,因学生意识到的威胁程度不同而不同。一般性的考试结果(如单元测验),涉及到的只是个人的面子及别人的评价,学生所感到的威胁性小,刺激强度较弱。引起的焦虑水平相对较低,而某些重大的考试结果(如中考、高考),直接关系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因而学生感到的威胁大,刺激强度高,所引起的焦虑水平相对也高。

学生能否体验到应激而产生考试焦虑,取决于他们的认知评价、人格倾向、个人经历、试前准备、抱负水平、生理状况等多种因素,其中认知评价是首要因素。当考试情境作用于学生个体时,在对刺激情境知觉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评价,并感到对他形成一种无法适应的威胁时,才会唤起考试焦虑。如果一个学生能有效地驾驭自己的情绪,理智地分析面临的情况,把考试视为学习的继续,则不会产生考试焦虑。

二、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关于考试焦虑对于学习的影响,50年代以来,国外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由于研究者所使用的测验工具、被试的条件以及学业评定的标准等方面不同,其研究结果有很大出入,但对下述基本问题已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

研究表明,考试焦虑对不同类型学科的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学生所学习的材料越复杂,抽象程度越高,受考试焦虑干扰的可能性越大,而较简单和较为形象的材料的学习,受考试焦虑干扰的可能性则相对较小。耶克斯与多德森发现,学习效率与焦虑水平的曲线随学习任务的复杂性而变化。学习困难的代数问题,学习效率的最佳状态,处于较低的焦虑水平;学习基本的算术问题,学习效率的高峰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简单操作反应时的高峰,则处于较高的焦虑水平。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学习效率,较高的焦虑水平对于比较简单的任务是较为适宜的,但任务相对复杂时,较弱的焦虑水平更为适宜。

综上所述,考试焦虑对学习活动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认为,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曲线,即焦虑程度过强和过弱都会使学习效率下降,可望取得最佳学习效率的焦虑程度应是中等的。

三、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危害

考试是一种竞赛,也是一种竞争。面对考试,尤其是某些意义重大的考试(如毕业、中考、高考),学生总会产生一些心理压力,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这是正常的,也是无害的。适度的考试焦虑,对唤起大脑皮层的兴奋,集中注意,活跃思维是有积极作用的,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导致学生认知能力降低,干扰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影响学习成绩,并对身心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严重考试焦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学校心理卫生问题,对其危害性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一)严重的考试焦虑会降低学习效率

目前在中学里,课堂测验、课后测验、单元测验、月考、摸底考、模拟考、期中考、期末考等名目繁多的考试,使许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考试焦虑。当听到老师宣布或想到考试时,就感到紧张,产生担心忧虑等不良情绪。考期越临近,焦虑越严重。严重的考试焦虑,使学生在平时就忧心忡忡、忐忑不安。由于对考试问题放心不下,学习不能集中精力,该记忆的内容记不住,需要理解的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路混乱,找不到头绪,不能进行正常的思维。过度考试焦虑的困扰,使学生不能专心学习,情绪烦躁,心猿意马,学习效率极低。

(二)严重的考试焦虑会影响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