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性原则。评价关键要促进“两个发展”,一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更要关注学习的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即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再次体现在教学的效果上,要真正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的方向应该沿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发展,要坚决摒弃那些形式主义的、急功近利的做法,真正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课堂教学结果,把课堂教学结果作为判断教师是否已具备奖励或处罚的条件,而是诊断教师教学上的问题,制定教师发展的目标,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2)多元化原则。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包括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手段多元,包括运用教师课后反思、学生座谈、家长调查、信息化平台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多元,包括对学生学的情况、教师教的情况以及课堂活动几方面进行多维评价。
(3)个性化原则。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德育课程长期以来未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与此相应,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大多缺乏德育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那种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特有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即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因此,教学评价必须显现品德与社会学科个性,其评价标准必须指向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4)过程性原则。要体现教师教学经验的发展过程,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经验发展的过程,它不是在某一事件评定某一结果,而要体现个体发展的连续性。为了真正发挥评价的教学作用,我们把教师、学生个体成长与进步放在重要位置上,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对评价资料进行细心收集、整理与分析。应注重评价对教与学的反馈与激励作用,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给予教师恰当的帮助和指导,鼓励教师与时俱进,教学相长,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2.评价体系的内容。
对一堂课的评价,虽然没有一个完全公认的标准,但是按照上述评价原则我们从师生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一堂课的优劣。在吸收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把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活动性、兴趣性、生活性、合作性、发展性,创新性,每一项包括若干要点。
(1)活动性:
①活动的设计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是否讲究实效,不搞形式。
②是否关注教学过程的活动化,通过丰富多样的亲历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活动是否有条理,是否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自律能力。
③是否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是否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学会合作。
(2)兴趣性:
①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年龄特点,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学生在主体参与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态度、价值观的转变,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③学生是否乐意通过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习有关技能和科学研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探究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如何。
(3)生活性:
①教学内容是否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是否能密切联系学生社会生活实际,使学生面对一个真实的世界,说实话、说真话。
②教师能否根据课程体系正确理解教材所表达的意图,并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③教学是否能回归生活,注重实践。教学内容是否能指导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4)合作性:
①能否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参与的热情、情感体验如何,是否形成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风尚。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和求知欲是否增强。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师生间的关系是否更加融洽。
②是否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是否做到公正、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同时,能否注意赞赏各类学生;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提问,对教材提出质疑。
③学生是否有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是否注意培养自主选择的能力。
(5)发展性:
①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能否促进学生在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发展;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是否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而达到内省和内化。教师能否根据新课程目标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否指导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
②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新知识,是否了解所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有关技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高;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信息资料的搜集处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是否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是否逐步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③教学活动中能否引发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思维表现开放性和创造性。
(6)创新性:
教师的教学素养怎样,是否有创新意识,是否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四)现代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应用及效果
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从着手研究到现在已有一年多时间,其构建和应用的过程是素质教育观逐渐被认同的过程,也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本质被逐步认识的过程。一年多来,该体系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强化培训,建设队伍。。
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教学的优劣源于观念,评价对教学观念的转变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能否通过实施评价培养一支具有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本研究开始实施时,我们建立了评价课题项目负责制,先期组织区域学科教师总结成功的课堂教学经验,到外区进行课堂教学调研,仔细推敲专家对课堂教学的点评,在此基础上初步研制出了本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然后结合教研活动,组织全体学科组长和中心组教师进行定期学习,深入课堂,应用课堂评价标准研究课堂教学行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教师的培训以自主性、针对性、实践性、示范性为原则,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评价、新教法”为主题,采用专家讲座、研讨交流、自主学习、案例解读、教学评价实践、教师课余反思、科研沙龙、教师论坛等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强调合作交流,强调参与分享,把学与做有机结合,从而使教师了解新课程与评价改革的背景、指导思想和目标,领悟新教材评价的思路、结构及体系。
2.反思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的评价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较实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使广大教师自己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经常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审视,自我反馈,自我调控,不断改进教学。通过自评,很多教师在教学观念和具体操作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践证明:通过评价标准研究的实施促成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以下五方面得到更新和突破:变学科本位观为整体教学观;变师生接受关系为交往互动关系;变知识和技能的课程目标框架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整合的目标框架;变课堂运行的封闭和预设为开放和生成;变被动、个体、接受的单一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最终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得以转变、实现优化。
通过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教师在课改中的角色和工作方式正发生着较大的改变:相互交流沟通和集体备课增多,注重教学设计和课堂反思增多,自主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现象增多,要求学习培训、拓展知识的愿望强烈。这一切,都有利于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三、中外学校德育评价
德育评价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信息,对德育所完成目标的程度及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变化做出适当判断的过程。由于美国受其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全国没有统一的道德教育大纲和道德教育内容,因此有些人就误认为,美国的道德教育评价也就无从谈起。但实际上,美国作为教育评价理论的源头,早就把已经成熟的一般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德育评价,而且实践也证明,美国的德育评价也发挥着自身重要的功能。
(一)我国德育评价理论与方法
1.我国德育评价的对象。
所谓德育评价的对象是指德育评价的指向物,是德育评价的着眼点。我国德育评价有两大对象:一是德育工作过程;二是德育效果。德育工作过程包含两个方面:德育决策过程和德育实施过程。德育决策过程涉及到德育目标、德育方案的制定等等;德育实施过程则涉及到德育管理、德育队伍、德育课程、德育方法、德育环境、德育实践活动等要素。德育效果则主要体现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上。它包含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五个要素。在对德育工作过程进行评价时,其实也就是从学校乃至社会整体角度对德育进行评价。从学校整体来看,其评价指标往往包括良好的校风、校纪、学风、较低的犯错率,以及学校秩序的稳定等。在对德育效果进行评价时,其实也就是从学生个体角度对德育进行评价。就学生个体而言,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并且主要体现在知、行两方面。
我国当前的德育评价一般采取德育工作过程评价与德育效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而在整个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我国德育评价实际上更注重德育工作过程评价。因为“它有利于各部门的协调,形成德育的合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227-228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但是,德育工作过程相对于德育目标来说,毕竟只是手段,只是外在的东西,所以应更注重德育效果的评价。另外,我国德育评价在对德育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关注的只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最终状态。比如掌握道德规范和准则知识的多少,具有一定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这些本身也都是德育过程和德育评价应该重视的方面,但对于这些方面背后的东西我们却忽视了,那就是为什么能够以及如何掌握丰富的道德规范知识,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实,这些才是道德主体的动力机制,他们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德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进行德育效果的评价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不容忽视。
2.我国德育评价的功能。
我国德育评价的两大对象反映了德育评价的两种功能。从整体角度评价学校德育,体现了德育评价的管理功能,即以集体风气的改变或秩序的稳定与否来显示管理工作的成败与得失。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也可以据此了解学校德育和管理工作的状况。从个体角度评价学校德育则体现了德育评价的教育功能,即通过评价了解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水平以及德育目标的完成程度,从而有针对性的施教。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完备的管理体系及德育队伍,这本身是我国德育的优势所在,但我国德育工作者却有一种“德育即管理”的认识倾向。认为学校只要在一定时期内违规违纪现象减少甚至消除,那么德育目标就算达到了。这样就会使德育评价以“不出事”为标准进行评价,只起了消极维护秩序的作用。事实上,现代德育评价更强调其教育功能,强调其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虽然我国德育评价在从个体角度评价学校德育时体现了一定的教育功能,但这种教育功能却逐渐偏向于一种“人才的选拔”。在学期末给学生定一个等级,写一段评语。这其实无异于秋后算帐,失去了德育评价原有的导向功能。因此,德育评价更要关注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这样就可以随时矫正学生的过错,给学生以及时正确的指导,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茁壮成长。
3.我国德育评价的方法。
德育评价实际上包括测量和评价两个方面。“所谓测量就是收集学生品德变化发展的信息资料,并努力用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评价就是在测量的基础上根据一定标准对道德水平做出定性的价值判断黄鸿鸿:《外国教育参考》,198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