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学生富有情感,充满着热情和激情,认识由感性过渡到理性,品德结构在生成结构的基础上发展到执行结构,这时期,应该侧重于道德意志的培养,道德情感的激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学生同情心的培养,他要求教师要教育儿童,在学校校园里,看见树枝折断受伤时,就要仔细地将它缠好,并堆上泥土。使儿童从小对树枝折断感到痛心。以后,凡是看见有树枝折断,就会自觉地把它缠好。他说:“学生在童年就多次体验到做好事的喜悦心情,这种情感会转化为良心的呼声,使他不可能不做好事,这说明了他已经有了高度的道德自觉性”。这就是一种有效的养成教育。
高中阶段,学生的理性认识进一步升华,思维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这个时期,品德心理结构也由执行结构向定型结构发展。德育的侧重点应该是道德的理性教育,要求学生正确掌握道德评价标准,引导他们从道德情感的体验逐渐到具有理智、善于自控、达到自律,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点和牢固的道德信念。
(3)德育方式要由封闭转向开放。学生的道德信念,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巩固,都必须在实践中去完成。因此,学校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复杂纷繁的大世界中去经受锻炼,使他们变得更能干、更成熟。但是,有的家长和学校的老师,生怕学生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而变坏,总是采取一些约束的手段,把学生封闭起来,不让他们接触社会,这种做法,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但是对于学生的成长却是害多益少。因为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良好的心理品质,只能在实践中形成,而活动和交往是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只有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和交往,才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如果对青少年长期采取封闭的方式,长期限制他们的活动,久而久之,他们将会感到精神上的空虚而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产生“抗药性”。如有的中学生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思想的贫困、情感的饥渴、人生的迷茫、信仰的困惑、家庭的孤独、生活的单调、个性的压抑、管教的束缚、作业的繁多、升学的拼搏……这些发自内心的语言,充分反映了青年学生的思想情绪和对封闭式教育方式的反抗。
青少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他们越是限制,他们的逆反心理就越强烈,其结果反而阻碍了正确教育的顺利进行。与其让他们无目的地去接触社会,不如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去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在接触社会中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和对信息的接纳处理能力,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儿童的社会实践教育,他主张把学生的自由还给儿童,提出了对儿童实行“六大解放”,即解放大脑,让他们敢想、多想;解放双手,让他们多做;解放嘴巴,让他们多问、多说;解放眼睛,让他们多看;解放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多学;解放时间,让他们有空暇时间消化知识,增长知识。当然,当今社会比起陶行知先生所在的社会要复杂得多,复杂多变的社会对学生确实有负面影响,学校家长应禁止那些不健康的黄色书刊、淫秽录像等侵害学生心灵。但是,我们又不能回避现实,要正视现实。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接受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学校应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工厂、农村、市场进行参观访问、调查,为工厂、农村做一些服务性劳动,让他们在接触社会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进行自我教育,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尤其要引导他们认识如何对待金钱,如何对待面临的竞争等,引导他们掌握判断是非、美丑、真假、善恶的标准,增强“抗污”能力,健康成长。
4.德育要长期、反复地进行。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养成过程。从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来看,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过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才能完成。而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不可能一次成功的。因为青少年学生可塑性大,他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人生观还没有确立,他们的认识能力不强,认识结构水平不高,且影响他们道德品质形成的因素又是复杂多变的,这就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可能出现反复。当一种新的道德要求提出以后,要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培养和锻炼,道德行为才能巩固,而这种新的道德行为巩固以后,随着环境的变化,身心发展水平的变化,已经形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又有可能被打破,如此形成螺旋式反复的趋势。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是一帆风顺和一劳永逸的,必须充分认识这种反复性、长期性、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坚持不懈地抓好德育工作,把德育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一抓到底,反复进行,才能巩固德育的成效。
(二)实施德育的全局管理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学校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各种力量组成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在实施德育工作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全局出发,统一指挥,把学校各种渠道、各方面的力量、各种有利因素都统一到为实现德育目标的轨道上来,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
1.明确政治课的任务,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政治课是知识性和教育性融为一体的课程,而教育性是它的根本,政治课是德育的重要途径。政治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的任务是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教育,为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有效地达到这些目的,必须加强对政治课的管理,改革政治课的教学,克服政治课理论与实践脱节,成绩与表现分离的现象,要改变政治课只是教师讲、学生记,复习考试背笔记、考完以后丢笔记的现象,认真研究政治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政治课教学的三统一,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习成绩与现实表现的统一、认识水平与道德行为的统一,真正发挥政治课的教育作用。尤其要根据学生中的思想实际,解决一些模糊认识问题,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一些社会现象。由于社会上一些误导,曾在一段时间里,他们听到的是下海经商当老板的消息多、听牢骚话多、看社会腐败的现象多,而对英雄模范人物事迹宣传少,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光辉成就少,对无私奉献的人和事了解得少,对国家的政策法纪懂得少。因而产生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失调,在他们的心里产生了许多不理解,如:“做一个正派诚实的人固然好,但在现实中这些人又吃不开”,“老师讲的道理是正确的,但又总是在现实中对不上号”。凡此种种,这些模糊的认识将会阻碍他们基本观点的树立,认识能力的提高。因此,政治课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学生真正了解实际,把理论教育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讲解与讨论相结合,帮助他们解惑、培养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辩证方法,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2.发挥各科教学的德育作用。
学校德育不是孤立进行的,它要寓于各科教学之中,在各门学科知识的传授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各科教学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从本门学科的性质、特点出发,充分发掘教材自身的教育性,把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与教材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即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3.重视课外活动的德育作用。
课外和校外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具有实践性、灵活性、生动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能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有利于学生道德行为的巩固、提高与检验。为此,学校要正确地开展各学科校外活动,在活动的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都要作科学地安排,提高校外活动的德育效果。
4.加强班主任工作管理,提高其工作效果。
班主任是德育的骨干力量,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者。班主任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班主任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德育的质量,要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必须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