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校园德育建设指南
18468200000048

第48章 学校德育科学管理(3)

(二)探索青少年品德内化过程的规律,完善品德内化机制品德内化过程包括输入、交汇、心理认同、吸收几个环节,这些环节构成品德形成的内化机制。这些环节或要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构成了品德内化的规律;在品德形成内化机制中,核心的部分是心理认同机制,它担负着社会道德向个体品德转化、转换的任务。品德形成的心理认同机制(简称品德认同机制)由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态度认同、行为认同几个部分组成。品德认同机制首先是一种转换机制,经过价值认同的转换,把思想道德知识转变为观念、信念;经过情感认同、把道德升华为道德情操;经过态度认同把德育要求转化为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人格素质;经过行为认同把日常行为规范迁移为道德行为方式、习惯。品德认同机制同时是一种动力机制,它使品德的内化过程成为自觉的心理活动和自我教育过程。它的动力之源来自主体的道德心理需要。品德认同机制还是检验、筛选机制,经过它的选择、认可,从外部输入的德育要求才能转化为品德,否则就会被拒之门外,成为无效的投入。品德认同机制是认识主体(受教育者)一种积极主动的认识活动,是主体意识的体现。主体意识强化是当代青少年思想和心理变化发展的主旋律。当前中学生心理、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跟着感觉走”、强调自我体验等,正是这种认同机制功能的一种自然流露。它同时说明当代青少年品德认同机制的形成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不完善性。因此,应该加强对当代青少年品德认同机制形成的培养,促进它的健全和完善。首先,要加强它的导向作用在心理认同机制中扮演主角的价值认同。因此,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十分重要的。其次,要积极培养和激发青少年的道德心理需要。当代青少年大都有具备良好品格的愿望,据我们对不同开放格局地区的多名中学生的调查,学生认为具有良好品格是人生价值的第一要素,这是一种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和激发道德心理需要的心理特点。再次,要注意对青少年现有的品德认同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造和重建,使它真正起到自动筛选、吸收积极影响、抵制消极影响的功能。品德形成的心理认同机制的转化过程外在要求心理认同内在品质思想道德价值认同观念、信念

道德情感认同道德情操

德育要求态度认同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人格素质日常行为规范行为认同道德行为方式、习惯二、实现德育的整体优化,增强德育的实效

首先,要树立德育时效观念。学校教育的特点是具有严格规定的教学计划活动时间。因此,德育的投入主要是一种有限的(时间)投入。德育时效观便是德育效果要与德育的有限的(时间)投入相一致的思想观念。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业已存在的简单化地把增加德育时间理解为德育首位便是一种缺乏德育时效观的表现。它容易造成加重德育负担,甚至导致德育负担过重、重复浪费等现象,干扰学校的中心工作。德育首先不仅仅是一种认识问题,还是一种如何合理地处理德育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主要靠提高德育效果来解决。

其次,要对德育的各种因素、环节进行优化组合。整体优化的本质含义是整体的效果要大于各要素之和。在目前德育科学化已基本完成整体化、序列化建设任务情况下,只有把建设的重心转到整体优化上来,才能进一步推进德育科学化进程。目前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普遍存在相分离、“两张皮”的现象。因此,在落实德育首位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双重任务下,协调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工作整体化亟待解决的课题。

第三,增加德育的有效投入,减少无效投入、负效投入。增强德育的有效投入,减少无效投入和负效投入的重要性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德育效果与德育首位和德育科学化的直接联系;学校教育具有严格规定的计划、内容、时间和特点;德育内容的不断扩展。德育内容的不断扩展,这是社会发展对德育的要求,也是德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必然对人的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必然要求不断扩展德育的内容、范围,这是德育受社会发展的制约的规律所决定的。但如果每增加一项新内容就增加一门课程的话,德育必然出现负担过重的问题。因此,应尽可能采取潜在课程的方式,如把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教师风范的影响变为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控制的教育影响,便是一种通过潜在课程来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格、文化、心理、行为施加积极影响的有效方法。

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机制的科学化,就是在大的德育观念的指导下,依据德育自身的规律去组合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机制,这里要确立好两个认识:1.是要认识德育是项社会性很强的整体工程。每一个青少年儿童都是在社会环境中成长,他们的学习、生活与社会息息相关,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的影响。对他们的教育,如果缺乏社会、家庭的通力配合,其实际效果必然打上折扣,这就决定了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必须具有联结社会的外在功能。

2.是要认识德育内在结构是由知、情、意、行四个部分组成。在这个结构中,“知”为“行”的基础,“行”为“知”的目的,“情”与“意”是推动“知”转化为“行”的动力,从而决定德育工作分为两个部分:德育知识的传授和德育知识的运用。与此相适应,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应当建立起两个纵向的结构:理论传授结构和实践运用结构。由于知、情、意、行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结合而不可分割,这两个结构便有机合成德育完整的内在结构。在这结构中,如果缺乏德育知识经验的传授,青少年儿童在内心深处就难以产生思想情感,意志的强化、行为的养成便无从谈起;如果只灌输知识经验,忽视青少年儿童的实践体验,情感意志也就难以内化;如果行为养成缺乏标准或不分阶段、不分层次、不加区别地一起对待,知识经验的灌输、情感意志的内化就会盲目而缺乏实效。

总之,情感意志的内化需要在“知”的结构中激发并转换成“行”的动力,“知”与“行”是统一的,这就决定了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机制的两个纵向结构必须联结渗透、紧密结合,使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一体,汇合各个方面的力量,造成有利于青少年儿童成长的德育大环境。

校长主要担负起校内德育知识的理论传授结构的负责工作,并领导教导处做好校内或协调、指导校外德育知识理论传授的工作。因为,教学管理是校长的主要工作,各科教学本身就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德育知识的理论传授不单要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来完成,还要通过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接受,教书育人应当成为各科教学、全体教师必须遵循的方针,学校必须做到全面育人。

党支部书记应担负起校内德育知识应用结构的负责工作,并领导政教处做好协调或指导校外德育知识应用的工作。因为,党支部的职能是:依法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领导学校的政工机构和政工力量,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依据学生的年龄、年级特征和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扎实细致的工作,这些主要是通过德育知识的运用活动来实现的。

在这个模式中,校长和党支部及领导下的教导处、政教处负责人组成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也是校外德育工作协调小组,其小组必须在当地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社区德育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在社会德育工作的理论传授和实践运用过程中,协调和指导好社会的德育工作,会同社会的德育力量,共同净化德育的大环境。

这种模式符合德育工作两大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得校长与党支部之间、教导处与政教处之间、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以及各个机构、各支力量之间、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在机制与外在机制之间、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之间都不会孤立地从事德育工作,而是相互合作、相互协调,围绕着教育方针,共同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