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名称:鸦片战争
影片分类:历史片故事片
色彩:彩色
出品年份:1997年
导演:谢晋
编剧:朱苏进倪震宗福先麦天枢
主演:鲍国安林连昆
制片公司:峨眉电影制片厂
本片故事发生在清代道光年间。
英国商人每年向中国输入近两千吨鸦片,清政府每年流失三千万两白银……
鸦片,在严重威胁着大清帝国。为此,道光皇帝被迫下诏,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英商颠地带着满船鸦片到达珠江港口。负责验货的水师总兵韩肇庆与颠地里通外应,使颠地的鸦片得以顺利进关。加上益和行老板何敬容对内贿赂守关总督,对外为英商贩卖鸦片,使得林则徐禁烟步步维艰……
林则徐一到广州,立即处死了一批烟贩,将何敬容关进监狱,这使以颠地为首的英商极为惊慌。林则徐派兵围住了洋商馆,英商们以绝食抗议,拒不交出贩运到中国的鸦片。
英驻华商务总监义律来到商馆,英商们以为救星已到,热烈欢呼。但义律却诱骗既而强迫英国商人们交出所有鸦片,以暂缓林则徐和英商们的僵局,一面策划回英国四处游说,要求英政府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开战……
英商们向大清国政府交出了两万多箱鸦片,道光兴奋异常,以为鸦片之害已除,命林则徐在虎门将所有收缴的鸦片全部销毁。
道光十九年六月三日,广州虎门海滩,一群群袒胸赤脚的工人、兵勇将一个个黑色鸦片球切成四瓣,倒入硕大的化烟池。化烟池边缘围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人山人海。一筐筐鸦片、盐巴、石灰被倒入化烟池中,最后被化成黑色的浊流,流入大海之中。
义律让颠地回英国,将一封信交给巴麦尊勋爵。英国议会上,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最终以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
虎门海面,义律率英旗舰威里士尼号封住珠江口。继而,义律率领舰队,很快攻下舟山定海,定海失守。定海知县姚怀祥自杀殉国。消息传到紫禁城,道光大惊大怒。又闻英舰队到达天津塘沽,道光责怪林则徐惹怒洋人,于是撤免林则徐,委派直隶总督琦善为钦差大臣,全权解决与英国的争端。林则徐虽被免职,仍希望琦善调集全国兵勇与英军对战。琦善亲眼见英军船坚炮利,自认大清难以战胜,只得向义律求和。义律提出《穿鼻草约》,要求清政府赔偿六百万鸦片款,割让香港……琦善无策,只有用美女去抚慰英军。艺妓蓉儿不从,被琦善押入大牢。道光自知清军敌不过英军,又不忍赔款及割让香港,但仍命水师战船与英军对战。虎门炮台,关天培率兵勇们拚命死战,最后全体为国捐躯。
琦善以欺君卖国、丧权割地之罪被道光免职押解入京,林则徐则被发配新疆。
1842年,中英签署《南京条约》,香港从此沦为英国殖民地。面对祖先的灵牌和遗像,道光两眼含泪,悲痛不已。
紫禁城外,大雨如泼,墨云如磐……
谢晋导演的《鸦片战争》投资达1亿元人民币。这是一部投资很大,拍得很有气势的历史题材影片。这部影片最为成功之处有两点。
其一,浓重的历史感。编导者用历史观高屋建瓴地来审视150多年前的那场悲剧。影片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那场战争发生的国际背景的展示,非常真实,非常客观,非常平实。对清朝统治者的腐败、落后和英帝国主义的凶恶、贪婪一同鞭挞,一同揭露,但都有理有节。
中华民族这场百年国耻,罪在英国殖民统治者,自己也并非没有责任。鸦片战争固然是一场强国对弱国的侵略,也是东西方两种社会文明的冲突,两种社会制度的冲突。影片的这一立意,显示了编导深刻的历史眼光。
其二,对各个历史人物的把握非常准确。林则徐这一人物身上除了爱国、愚忠、果断、镇定和勇敢,影片还写了他性格上更多的侧面。比如,他有久混于官场的“老谋深算”的一面,也有当时十分难得的“睁眼看世界”的一面。特别是对于琦善这个反面人物,影片并没有简单将他写成“投降卖国”,而是尽力写出人物性格的合理性,写出他一举一动的心理逻辑。《鸦片战争》的片头有这样的文字: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他曾经跪着的历史。这部影片的成功正在于这种勇敢的反思和正视,它给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希望。
这是中国电影界为纪念香港回归一周年而创作的一部献礼片。由大陆资深导演谢晋执导,中国大陆、港台及外国演员出演,鲍国安出演林则徐,林连昆出演琦善。本片投资一亿多人民币,创下了国内电影投资的纪录,也创下了国产片在国内的票房纪录。本片以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为出发点,真实地反映了150多年前中英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的始末,再现了中国人民不屈外国列强欺压,奋勇抗争的英雄气概,也告诫了国人国弱就会遭受侵略。剧中人物都给人以鲜活的形象。这部反映鸦片战争的影片是以往相关题材电影中的佳品。
鸦片战争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
18世纪70年代,英国开始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到了19世纪,鸦片输入额逐年增多。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抵消英中贸易方面的入超现象,大力发展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贸易,以达到开辟中国市场的目的。19世纪初输入中国的鸦片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英国资产阶级从这项可耻的贸易中大发横财。由于鸦片输入猛增,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并使吸食鸦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如不采取制止措施,将要造成国家财源枯竭和军队瓦解。于是,清政府决定严禁鸦片入口。
1839年3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鸦片烟土全部缴出,听候处理,并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克服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不法烟商的阻挠、破坏,共缴获各国(主要是英国)商人烟土237万多斤,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面对清政府的禁烟措施,英国资产阶级特别是其中的鸦片利益集团,立即掀起一片侵华战争叫嚣。英国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国出兵的决定。1840年6月,侵华英军总司令懿律(义律堂兄)率舰只40余艘、士兵4000多名,陆续到达中国南海海面。6月28日英舰封锁珠江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正式开始。7月初,英军侵占浙江定海,8月初到达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道光皇帝害怕了,连忙撤去林则徐的职务,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年底,琦善在广州与英国侵略者谈判。英军却于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发动进攻,攻陷沙角、大角炮台。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国全权代表义律提出的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开放广州等条件。琦善私允英军条件,违背了清廷的指示精神,后来受到严惩。但在26日,英军却不待中国政府同意就占领香港。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炮台失守后立即对英宣战。2月下旬,英军攻陷虎门炮台,水师提督、爱国将领关天培与守军数百人壮烈牺牲。5月,英军逼近广州城外,清军全部退入城内。下旬,新任靖逆将军奕山向英军乞和,与英国订立了可耻的城下之盟——《广州和约》,规定由清朝方面向英军交出广州赎城费600万元。
英国政府不满足义律从中国攫取的利益,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增调援军,扩大侵华战争。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舰自香港北犯,26日攻陷厦门。9月英军侵犯台湾。10月攻陷定海、镇海、宁波。1842年5月,英军继续北犯,6月攻陷长江口的吴淞炮台,宝山、上海相继失陷。接着,英军溯江西上,8月5日到达江宁(南京)江面。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命令盛京将军耆英赶到南京,于29日与璞鼎查在英国军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此结束。
与清朝统治者相反,沿海各地人民始终坚持了反对侵略的斗争。1841年5月广州北郊三元里一百零三乡人民群众围歼英军的战斗,是人民群众自发抗英的高峰。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50年代,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要求有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掠夺到的权益,要求在《南京条约》的基础上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曾两次以帮助镇压了太平天国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包括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等无理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随后,英法两国就策划了一场新的侵华战争,以武力来达到其罪恶的目的。这就是英法共同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法国以1856年2月法国神父马赖在广西西林从事非法活动被杀事件作为侵华借口。英国则急不可耐地制造了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亚罗”号事件。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经在香港领过一张登记证,已经过期。1856年10月,中国水师在广州附近登上亚罗号拘捕匪徒,遭到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的抗议。尽管两广总督叶名琛同意交还在亚罗号上被捕的中国水手,英方却不予理睬。10月下旬,英军突然发动进攻,占领广州以南沿江各炮台,并一度冲进广州城内。由于力量不够,1857年1月英军从省河撤退,等待援军。
1857年9月,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统率海陆军来到香港。10月,法国全权代表葛罗也率兵到达。12月中旬,英法联军5000余人发动了对广州的进攻,29日占领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广东巡抚、广州将军等人投降敌人,在英法监视下组织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地方傀儡政权。
1858年4月,英法舰队到达大沽口外海面。5月20日,联军发动进攻,大沽炮台在经过顽强抵抗后失陷。英法舰队随即溯白河(即海河)而上,到达天津。清政府慌作一团,立即派大学士桂良等赶往天津议和。在英法的威吓下,桂良于6月下旬分别与英、法签订了可耻的卖国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驻北京;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江宁(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外国传教士入内地自由传教;外国人往内地游历通商;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来往;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在此以前,中俄、中美《天津条约》已先签订。
1859年初,英、法政府分别任命普鲁斯和布尔布隆为驻华公使。6月中,英法公使率军舰到达大沽口外,拒绝清政府从北塘登陆的指定,蛮横地要经大沽口溯白河进京换约。6月25日,英法军舰向大沽炮台发动进攻。经过整顿的大沽守军奋起反击,击沉击伤英法兵舰十余艘,毙伤侵略军四五百名。英法联军狼狈撤出大沽口。
1860年4月,英、法全权代表额尔金和葛罗率大批军队再度开到中国。5月下旬,英军占领大连湾。6月初,法军占烟台,完成了对渤海湾的封锁。8月1日,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21日攻陷大沽炮台,24日占领天津。清军退守张家湾、通州(今通县)一线。9月9日,联军向通州推进,21日在通州八里桥打败清军。次日,咸丰皇帝仓皇逃往热河。10月初,联军占领圆明园,在恣意抢劫破坏之后,又放火焚烧,一座世界上最瑰丽多姿的宫苑杰作就这样毁于英法侵略军之手。13日,北京留守当局向英、法投降,交出安定门,联军兵不血刃控制了北京城。10月下旬,清政府代表、恭亲王奕欣与英、法代表先后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至此结束。《北京条约》规定:开天津为商埠;准许华工出国;割让九龙司地方给英国;交还天主教堂资产;对英、法赔款增加到800万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一次向外国侵略者屈服,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中国在半殖民地道路上陷得更深了。但是,广大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他们在英法联军所到之处,奋起进行保卫祖国的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第二十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97年中共中央“五个一工程”奖
第十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摄影奖(侯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