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选编
18468300000082

第82章 《无声的河》

影片名称:无声的河

影片分类:故事片

色彩:彩色

出品年份:2000年

导演:宁敬武

编剧:宁敬武

主演:贾一平单仁冰薛天南

制片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这是近年为数不多的表现残疾少年题材的电影作品之一。它表达了正常人与残疾人的平等主题。作者通过大量的字幕“翻译”聋哑学生的手语,使观众不知不觉地融入他们的世界,体验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导演独具匠心地让聋哑孩子饰演角色,真实、本色、感人。影片在声音语言的表现力方面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探索和创新。

文治的梦想是当一名歌手,父母认为他条件不好,于是,他报考了师范。毕业前夕,他来到聋哑学校去实习。第一天上课,文治不会手语。为给同学们订饭,他把“三两”饭的手语比划为“狗屎”,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课堂上,他拿出一个透明的八音盒,让同学们看着八音盒转动,想象音乐的美丽。同学们渐渐喜欢这个新来的老师了。

文治走进了同学们的世界,体验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发现这里的孩子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疾恶如仇的张彻想当警察,热爱生活的薛天南想当画家,刘艳则想当个明星……虽然他们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挫折,但是还在执著地追求着。文治老师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也克服了自己的障碍:原来,他的梦想是想当一名歌手,可是毕业前夕,他发现自己的声带上长了息肉……孩子们发现了文治的苦恼,也帮他圆了歌手的梦。实习结束了,文治却感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些可爱的孩子了。

文治为同学们写了一首歌,这些听不见的孩子,却最懂文治的歌,同学们热情地为文治在长城上举办了演唱会……聋哑学生让文治实现了歌手的梦。

影片《无声的河》让人觉得淳朴和温暖。在这部以聋哑孩子为关注对象的影片中,诗人出身、导演系研究生毕业的年轻导演宁敬武以爱恋的目光,静静地投向孩子们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

这是真正关爱的目光,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是源自于爱的共同的欣悦。因为有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所以这部极易被拍得灰暗的电影,难能可贵地保持了一种清新与明朗的格调。

该片在关注“残疾人”这个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时,甚至也希望通过他们而达成对“健全人”社会的反照:以友爱对冷漠,以积极对颓废,以美好对丑恶,以无声世界的真诚对言语世界的虚伪,以残疾人的健康对健全人的病态。

《无声的河》讲述了一群聋哑中学生和他们老师之间的故事。失意的年轻教师到聋人学校实习,接触中渐渐了解并爱上了那些纯真可爱的孩子。虽然他们不能听、说,但他们热爱生活,有着丰富的心灵和美好的愿望。有的疾恶如仇,想当警察;有的热爱大自然,想当画家;有的想当模特;有的想当作家。老师鼓励并帮助他们,在孩子们实现美好愿望的同时,他也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除了老师由专业演员扮演以外,孩子们都由真的聋哑孩子扮演。拍最后一场戏时,珍视友谊的孩子们真哭开了,连推升降机的场工都忍不住落泪。剧组的许多人都说,拍这场戏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心灵净化的过程。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了,人心开始变得浮躁,对物质的渴求强烈了,人心却变得麻木。该片可以唤醒人们心里的一些东西:我们可以不具备救世主的力量,但我们不能没有一颗互相关爱的心。

影片“平等”的视角在残疾人中引起了共鸣。片子有一点非常可贵,就是真正进入了残疾人的内心。在我们社会中,健全人的追求都会受到鼓励,而残疾人的想法往往被看成非分之想。这对残疾人很不公平。影片从这一点切入是非常有深度的。

2000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影片奖

2000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导演新人奖

第九届中国电影童牛奖最佳影片奖

第九届中国电影童牛奖最佳导演奖

2002年第十八届莫斯科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导演奖2001年第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特殊教育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