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让你目瞪口呆的怪诞心理学
18478100000024

第24章 生活中的另类趣味心理:有一种思维超乎想象(2)

与“人多力量大”等观点的预测正好相反,实验的结果是:当单独一人时,70%的人会马上离开座位,试图以不同的方式提供帮助;当两个“应聘者”在场时,离开座位的时间就要长得多,其中一人试图提供帮助的比例陡然下降到40%;而如果旁边有人无动于衷(由研究人员假扮),则仅有7%的“应聘者”尝试着提供帮助。

实验证实,旁观者的数量会明显影响到人们的助人行为。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责任扩散。

面对处于困境中等待帮助的人,如果我们身上有责任感存在,我们就会毅然地采取行动。但是,当有许多人在场时,就造成了责任扩散,我们不清楚到底谁该采取行动。帮助人的责任被分散到所有围观者的身上,这样每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感,结果就造成了我们常见的这种冷漠旁观的情况。在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不用担心别人怎么看我们,但是如果有其他人在场,我们会本能地先观察一下别人的反应,以免举止不当而受到嘲笑,这就是为什么在人越多的情况下,我们越容易成为冷漠的看客。

在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三个和尚没水喝”,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原因很简单,责任扩散是普遍存在的心理。所以如果一个极端事件的围观者众多时,目击者往往无所作为。反而只有一个目击者时,被害人是安全的,因为那唯一的人会认为自己是必须帮助的人。

假如你是一个正处在紧急状况中的人,你大声地呼救,却发现周围人无动于衷,旁观者效应正在你身上发挥作用,那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是将求助的目标锁定在旁观者中的某一人身上,并且指出那个人的外表、衣着特征。如:“那个穿白衬衫的大哥,请你帮帮我!”

这样就将旁观者中扩散的责任重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此时这个被“点中”的人在责任感的驱使下,就会采取行动了。

破窗理论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巴斗教授曾经进行过一项测试: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小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地方,一辆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小区,另一辆停放在脏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并取走了第二辆汽车的车牌。结果,第一辆车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而第二辆车不到一天就被偷了。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第一辆车的车窗敲了个大洞,几个小时之后,这辆车也不翼而飞。

对于第二辆车的被偷,你大概没有什么疑惑,毕竟这辆车停在脏乱的地区,治安无法得到保障。但是为什么第一辆车在小区停了一个星期都无人理会,但是车窗被打破之后,几个小时之内就被偷走了呢?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是这样解释的:一辆完整的车,因为没有漏洞,所以很难引起人偷的欲望。但是当它的车窗被打破之后,就给别人这样的暗示:这辆车被打破玻璃也没有关系。自然,这就勾起了人们打破其他玻璃甚至偷车的欲望。因为一个车窗的打破,本身就透露了“秩序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也没有引起我们想象的后果——抓住打破玻璃的家伙。结果,车窗的持续残破状态,就让犯罪意念滋生了。后来,两人把这种类似的现象称为“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还包含了另外一层意思:人们会通过这种效应来逃避自己的责任。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人在一片干净的地面上扔纸团,没有被禁止,很快就有其他人把纸团扔在地上了。人们总是以为:“我是和别人一样做的,别人这样扔东西没有责任,自然我也就没有责任了。”所以,当秩序被打破之后,没有了责任意识的人们很快就让这片干净的地面脏乱不堪了。

在企业管理中也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我们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会有这样的借口:“某某也是这样干的!”“以前就是这样做的!”对违规违纪的行为,如果没有严肃的处理,没有引起员工的重视,就会使类似行为屡禁不止,公司领导和公司制度的权威日益下降。

美国有一家公司以极少炒员工鱿鱼而著称。有一天,资深车工杰瑞为了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2/3的零件,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会儿,就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挡板卸下放在一旁。没有防护挡板,虽然埋下了安全隐患,但收取加工零件会更方便、快捷一些。不巧的是,杰瑞的举动被无意间走进车间巡视的主管发现了。主管大发雷霆,令他立即将防护挡板装上,之后,又站在那里大声训斥了半天,并宣布杰瑞一整天的工作作废。杰瑞以为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天一上班,杰瑞被通知去见老板。在那间他多次受到鼓励和表彰的总裁室里,杰瑞收到了要将他辞退的通知。老板说:“身为老员工,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对于公司意味着什么。你今天少完成了零件,少实现了利润,公司可以换个人换个时间把它们补起来,可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远都补偿不起的……

离开公司那天,杰瑞流泪了,工作了几年时间,杰瑞有过风光,也有过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公司从没有人对他说不行。可这一次不同,杰瑞知道,这次碰到的是公司灵魂的东西。

杰瑞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影响深远的“小过错”,“小题大做”去处理,以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破除破窗理论负面效应的有效办法。特别是在一些企业中,对于一些触犯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一些小奸小恶,更不能掉以轻心。

20世纪80年代,纽约市的城市环境和治安状况相当不好,地铁车厢十分脏乱,到处都涂满了污言秽语。纽约市政府为了解决这种混乱、肮脏的状况,开始从整洁车厢、查询车票做起。虽然当时的人都不以为然,认为这是“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的行为。

但是,这个方法实行不久以后,就出现了奇迹:随着城市整体面貌的干净整洁,人们犯罪的欲望大大降低了;警察在查询车票的时候,检查了人们随身携带武器的情况,带武器的人少了……最终,因为恶性循环小环节的打破,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最后纽约的环境和治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是破窗理论发挥的积极作用。

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背后都存在着巨大的隐患。所以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延缓衰老的进程

几年前,美国汽车销售大师、连续6年获得吉尼斯汽车销售冠军的乔·吉拉德到广州为3000听众演讲。

演讲开始了,这位70多岁的美国老人跟着乐曲的节拍,跳着轻快的踢踏舞踏上讲台。观众一片笑声,接着便是掌声和喝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