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18492700000010

第10章

为了排遣苦闷和寂寞,钱学森把他多年珍藏的唱片拿了出来,让军方带来了一部电唱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部电唱机不知给了他们多少安慰和鼓舞。

他们经常听洛杉矶交响乐团的演奏唱片,他们甚至能听出来哪种声音是哪个人演奏的。他们就在这“硝烟弥漫”的实验室里,慢慢地品味着那种音乐神韵。

音乐使他们忘记了孤独和劳累,也使他们更渴望和平和安宁。他们每天都在心中默默地祈祷,愿他们的实验早日成功,去拯救在战争中饱受折磨的人们。

钱学森和马利纳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再也不怕有谁会站出来阻止他们了。他们大胆地实验着,巨大的轰鸣声经常使宁静的深夜沸腾起来,冲天的火光照着钱学森兴奋的脸。尽管每次实验掀起的漫天的尘土都会把他们的小屋蒙上一层,这两个人还是会高兴地跳起来,用他们头上的帽子去擦拭每一件物品。

在进行了无数次实验之后,1943年11月,钱学森和马利纳提交了一份报告:《远程火箭的评论和初步分析》。在这篇论文里,钱学森对远距离火箭导弹的几种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且说:“比陆军使用的射程更远、爆炸载荷能力更大的火箭,是完全可以造出来的。”

这篇论文引起了军方的注意,冯·卡门老师也积极地支持钱学森。不久,美国陆军军械署便下达了命令,希望加州理工学院着手这方面的研究。

这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德国战场已经有了转机,美国军队正如破竹之势向前推进。战争期待着新技术的诞生。接到军方的命令,钱学森、冯·卡门及马利纳便投入到了艰苦的工作中。

他们在实验室前用钢筋水泥垒了一个高高的台子,装上实验用的上千个按钮,钱学森在那上面实验各种仪器的精确性。这种实验是精密而严格的,有好几次,钱学森为了获得最精确的数据,由于太专心于演算,险些从高台上摔下来。

钱学森和马利纳为了能争取更好的实验设备和提高实验效率,他们向陆军军械署递交了一份计划书,要求加州理工学院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能给予帮助。这个要求被全部接受了。

冥冥之中,钱学森觉得他离他的理想越来越近。他忘记了因为长期弯腰工作而带来的严重的腰痛,忘记了野外工作条件的恶劣,忘记了长途颠簸的痛苦,他一次又一次地记录着他的实验结果,写满数据的纸张占满了他休息的小床。

钱学森意识到导弹在国防建设中日益增长着的重要性,他奔走在五角大楼和加州理工学院之间,希望美国政府能设立一个可以称之为“喷气式武器部”的新机构,这种机构能给美国带来国防战线上的威望和地位。

钱学森也许没有想到,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美国的火箭事业正从他的一张张演算纸和一份份报告表中诞生出来。他以自己的热情和勤奋努力地耕耘着,他建议成立的“喷气式实验室”正在全速运转。

在欧洲战场,美国军队正遭受着德军的狂轰滥炸,许多士兵在没有看清敌人的情况下就被炸死了,严峻的形势使美国军方倍加注意钱学森的研究,他们动用了所有的人力和财力,希望钱学森能造出使美军得以胜利的武器。

1944年6月,正在纽约休养的冯·卡门被当时美军的空军司令阿诺德将军召见,秘密会见是在阿诺德的私人汽车里进行的。这位西点军校出身的高级军官挺直他敦实的身体,极其严肃地告诉冯·卡门:“美国必将胜利,希望您组织一批专家制定出美国空军在未来二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发展计划!”

这是一个多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啊,冯·卡门首先想到的就是钱学森,他在给钱学森发出的邀请信中这样写道:“作为加州理工学院火箭小组的元老,曾在二次大战期间对美国的火箭研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你没有理由不接受我的邀请!”

于是,钱学森又一次担负起了重要使命,他在这个火箭组担任主任职务。

在36名专家组成的科学顾问团里,钱学森被大家视为可以信赖的人,他依然敏锐明亮的眼睛常常让正处于迷途的伙伴倍感安心。他总是在实验处于万分危急的时候,给大家吃上一颗定心丸。他对于这个顾问团太重要了,每天早晨,顾问团的实验室门前都会围上一群人,人们纷纷把昨晚不得其解的问题提给钱学森。大家七嘴八舌地问,钱学森则有条不紊地回答。在一片紧张的对答声中,开始他们一天的工作。

正当顾问团忙于他们的发展计划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迫近尾声,这使千千万万个美国人激动万分,母亲可以重新见到儿子,妻子可以再次拥有丈夫。人们欢呼着,全国一片沸腾。

美国空军司令部也接到了战争行将结束的消息,将军们无不为他们赢得的胜利而高兴。但是,在阿诺德将军的心中,他还想赢得另一场的战争———先进技术之战!

这位高瞻远瞩的将军命令冯·卡门博士:火速开进德国,把德国的先进导弹成果和技术专家接收过来!

无疑,这是发展美国空间武器的一条可取的捷径。

再看这群文质彬彬的专家吧,他们被美国军方授予了各种各样的军衔,穿上了只有前线的战士才穿的军装,沉重的头盔使许多老专家几乎不敢摆头。

钱学森也被美国军方授予了上校军衔。穿着威武异常的军装,34岁的钱学森成了这支特殊队伍的特殊人物,那耀眼的金星在他坚实的肩上闪动着。

顾问团乘坐C—54型飞机,飞越崇山峻岭,跨过万水千山,来到了硝烟弥漫的德国,这支队伍要去攫取最有价值的军事秘密。

钱学森跟随冯·卡门来到了德国不伦瑞克附近的一片松林里。在这里,有一个德国空军的秘密研究中心。这个由纳粹头子戈林直接领导的研究基地好大啊。钱学森好不容易才弄清这个由56幢建筑组成的机构哪个是研究导弹的,哪个是研究飞机引擎的。

走进茂密的丛林里,钱学森几乎找不到东西南北。他时不时地用望远镜望望那个象征不伦瑞克的标志物,他的衣服被浓密的树枝挂得东一片西一条,他的手和脸上也流出了鲜血,同行的还有另外两名专家,他们早已放弃了这次侦察,坐在了一个比较宽阔的地方休息去了。

钱学森用衣服上的布条包扎一下自己的手和脖子,用力折了根树枝,艰难地向前走着,他相信,越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越有最珍贵的东西。

果然,在一个悬崖下面,钱学森发现了一个专门研究火箭的军事基地,这里的人们早已逃走,巨大的火箭发射塔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看到这熟悉的塔台,钱学森兴奋极了,他考察了那里的所有设备,分析了他们的技术成果。在一个大房子里,他看到了足有300万份的研究报告和1500吨重的实验材料。

钱学森仿佛看到了一座金光闪闪的宝藏,他发了疯似的抄写着那些难得的数据,成堆的纸张把他围在中间。这些数据都是经过数万次的试验才得出来的,钱学森深知这些资料的珍贵。

接着,这个顾问团又前往其他地方考察,一路上他们获得了许多惊人的消息,使钱学森的心灵受到了震动,德国的火箭技术已远远超出了美国。

从德国回来,钱学森写了一份报告———《我们在何处》,他用有力的数据对比了德、美两国的技术差距,并提出了研究6000英里射程的火箭的可靠思路。

钱学森开阔的眼界和敏锐的洞察力使他深受美国军方的喜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钱学森被美国军方称为“做出巨大的无法估价的贡献的人”,受到了美国空军司令阿诺德将军的通令嘉奖。

这个被认为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的“关键人物”,一时声誉鹊起。

7.感受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