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愿赌服输
18545900000023

第23章

最初与网络的接触是在郑伟与木子共同的那个小家里面。木子用一个很空灵的网名“猫眼儿”去到一个聊天室里跟许多许多不知名字的人聊各种各样深刻和肤浅的话题,谈工作,谈情感,谈许多许多二十二世纪里不着边儿的话题。

郑伟就在旁边看着,想象着电话线连接着的那些遥远的人们是拥有着怎样的生活。

后来,郑伟与木子分开了,那些日子里郑伟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她,想知道她的情况。于是跑到那个聊天室里去找她。

郑伟其实只是在找那个叫“猫眼儿”的网名,他知道那个网名儿的后面就躲藏着木子。

总是失望,因为等待的滋味显得漫长又令人心焦。

总是等不到那个叫“猫眼儿”的名字出现,郑伟在沮丧之余想到,也许她换了一个别的名字,聊天室里换一个新的名字就如同女人换另外一件漂亮的衣服那么随便也合乎情理。

郑伟上线总是在午夜到凌晨四点左右的时刻里,他最初的网名是一首歌的名字“我想我是海”。

郑伟是在偶然的一个时刻里听到那个忧伤的歌。“……我的心像软的沙滩,留着步履凌乱,过往有些悲欢,已经去而不返……我想我是海,宁静的大海不是谁都明白,潮起的期待潮落的无奈眉头就皱了起来,我想我是海,冬天的大海随风轻轻摇摆,情怀被敲开一颗小石块都可以让我澎湃……”

听着歌的时候,郑伟刚从北京离开,他常常在潮涨潮落的时分,站在窗户前,面对着前面的大海,想许多他同木子一起走过的精彩的日子,郑伟刚一听这歌的时候,就觉得那是对他所有的心绪的诠释。

郑伟喜欢这歌,像是在说他的心绪。于是他起了这个网名“我想我是海”,郑伟是在这里认识的陈可。

认识陈可的时候,郑伟已经换了另外一个更适合的他的心情的网名“至少还有你”。这是木子和他都最喜欢的一首歌的名字。

陈可的网名似乎是缘于一篇散文里描述过的一个故事,郑伟记得似乎是在哪里看过,大概是说鱼和水的一段对话。

鱼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

水说:“我能感觉到你哭了,因为你在我心里。”

而陈可的网名就叫做“鱼说鱼的眼泪在水里”。郑伟刚在聊天室里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让他想到了木子,想到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就想到了木子,木子就是他经历过的那个沧海。

郑伟初次见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心里有种酸酸的感触,说不清楚。想象着一条鱼在水中哭泣的那些眼泪,一定很模糊,如同他一直努力却一直看不清楚的那张脸。

郑伟清楚,那是木子的脸,但总是不清晰,那感觉就像是鱼流在水里的眼泪,很形象。

于是郑伟注意到陈可,并且开始跟她交流。当然,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鱼说鱼的眼泪在水里”的那个人真实的名字叫陈可,他想到过木子,聊天室里任何一个名字的后面都可能躲藏着木子。

知道她的名字叫陈可以后,郑伟猜测着她应该是刚刚结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正处于极度的哀伤与绝望之中,她一定是感到孤独并且变得极端的脆弱,就像郑伟当初刚刚离开北京、与木子分开时候的心情一样的。

陈可用所有恶毒的语言刺痛所有试图与她进行交谈的网友,并且从中获得快乐,她乐此不疲,在这个聊天室里面肆无忌惮,随意地谩骂也随心所欲地宣泄所有的哀伤和柔情。

而那时候的郑伟,虽然也需要宣泄,更多的时候他更像一只憨厚的过冬的鸟,静静地看着这里的人们。既然木子不再用那个“猫眼儿”的网名登录,那么她一定用了一个别的什么名字,不然的话,她会在哪里呢。郑伟觉得自己要做的只是等待,等待与木子的再一次邂逅。

郑伟在极其短暂的时间之内似乎很透彻地明白了陈可的哀伤,他有时对着那个名字感觉着她的绝望的爱情,忽然很害怕木子也会像他那么悲哀,那是郑伟所不愿意看到的。

郑伟试图的交谈总是被陈可所拒绝,而真正拉近了郑伟与她之间的距离是在郑伟换了那个新的网名“至少还有你”之后。

在一个午夜里,郑伟听一首很旧的歌,就是他叫的那个名字“至少还有你”,林忆莲唱出的一首具有凄美旋律的爱情的歌,郑伟总记得木子是如何喜欢这歌,她每次听这歌的时候神情都极其专注,亦或是木子那时候最大的一个希望,是对郑伟的希望。

郑伟每次听这个歌,“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有时候忽然就会觉得这歌词里唱的似乎是从前木子对他说过的那些话,郑伟总是在点滴的清洁里寻找回从前的那些影子,“如果全世界我也可以放弃,至少还有你值得我去珍惜,而你在这里就是生命的奇迹,就算全世界我也可以放弃,就是不愿意失去你的消息……”没错,分明是木子以前说起过的那些语言,是她最喜欢听的歌。

郑伟改变了他的网名叫“至少还有你”以后,郑伟肯定,如果真的木子来到这个聊天室里的时候,她不会对这个名字无动于衷的,这歌里曾经记录了木子从前时候对郑伟的情愫,郑伟要用这个名字在这里等着木子。

刚刚登录,郑伟静静地坐在电脑前,看着纷杂的电脑屏幕。

有时候,郑伟想象在网络上飘荡的人们,不知是否都如他一样,带着哀伤的对爱的记忆,也是否都如他一样,来等待一个爱过的人,等待一个位置的等待的结局。

渐渐的,郑伟看待网络,似乎看得清楚也透彻了,每个名字后面都隐藏着一个寂寞的灵魂,也许还有千疮百孔的心吧,就如同他自己一样,带着希望来等待一些什么。人们在空灵的一个空间里面呐喊、痛哭,说海誓山盟海枯石烂不负责任的情话,郑伟静静地看着。

在这个爱情与谎言一样无处不在的社会空间里面,爱情甚至蔓延到了网络,男人女人在这里排解孤独,找寻情人,搜索着新的爱情。

郑伟不相信也并不期待,如果一定要说出他来这里要找寻些什么东西的话,郑伟也许是在找寻感觉,一种被一个女人爱着,也爱着一个女人的感觉,但却不是找一个新的爱人,那种爱与被爱的感觉也许可以重复,然而感觉当中的主人公却是唯一的。

叫郑伟感到意外的是,他换了那个叫做“至少还有你”的名字登录之后,一度疯狂谩骂宣泄着的那条鱼立刻安静下来,对着名字后面隐藏着的郑伟唱出那首歌:“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直到感觉你的皱纹有了岁月的痕迹……”

那一刻,郑伟的心里一阵狂热的欣喜,他觉得这个会是木子,之后,郑伟有一点怕,他又很怕这个人就是木子,他害怕看到木子如此的一种伤怀,那些诅咒和对爱情的失望令郑伟心惊,那会令郑伟痛恨他自己,郑伟跟她交流,也同样对着她唱歌,等到歌词完全被两个人打在电脑的屏幕上的时候,对方通过键盘将三个字送到郑伟的屏幕上:“我哭了。”

一瞬间,郑伟仿佛又回到那个他总也看不清楚的状态当中,而这次,却似乎是泪水覆盖了那张脸,叫郑伟看不清楚她的样子,郑伟是很努力地试图擦干那些脸上的泪水,他总是发现自己不能够,每当他感觉自己的手距离那张脸近一些的时候,那张面孔似乎就离他的手更远一些,永远只是在咫尺的距离,永远也触摸不到那脸庞,郑伟觉得自己很累,很疲惫,一筹莫展。

因为隔离着遥远的时空,他们只是在一个虚幻的空间当中。

郑伟给了陈可许多的安慰,听她讲关于她自己的故事,郑伟的一颗一直狂跳的心逐渐地安静了下来,他在听了陈可的故事以后,肯定了那不是木子,似乎也是在那一天,郑伟知道了“鱼说鱼的眼泪在水里”真正的名字叫做陈可,是个记者。

郑伟在心里松了口气,还好不是木子,还好木子没有如此的伤心,继而,又感受陈可的那些伤怀,像是在重温他自己走过的那些刚刚结束爱情的日子,充满枯涩的温存。

不管是在真实或者是在虚幻的空间里面,每一个角落都有不幸的感伤的人的存在,而情绪处于低落当中的那些人们真正需要的也许不是同情,是另外一个与他经历相似的情绪同样失落的同伴,郑伟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同伴,就是陈可,相对来说,陈可亦找到一个叫做郑伟的同伴。郑伟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机缘,并不是每个你想遇到的什么人都能在你的生命当中出现,就如同出现在你生活当中的那些人们也不一定都是你乐意遇见的期待当中的美好的人们。

和陈可在聊天室里聊天,郑伟获得了难得的宁静,不再陷入那些双方突然之间终止了爱情、等待谈判的尴尬境况里。

感谢陈可,有时候郑伟去北京开会或者比赛的时候,时常萌生出去看望陈可的冲动,然而总是不巧,被一次次地错过。

郑伟依然还是喜欢把自己的身体还有备受折磨的大脑一齐踯躅到黑夜里头,他的对某个人几乎已经死掉了的爱情也总是从黑夜降临的那一刻开始闪现。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光亮,随着夜的深入蔓延开来,于是郑伟的世界一片沸腾。

郑伟总是在这种境况之下忽然明白,原来这种爱从来也没有消逝过,接踵而来的即是一片空,是很绝望的那种空。

也仿佛是熊熊的烈火燃过之后的草原,那些黑乎乎的残迹,都是燃烧之后的泥土和沉寂的石头,是那种生命中悲凉,心灰意冷似的空。

这种空洞有时代替失眠来折磨郑伟,有时做了失眠的同伙,他们一起摧残郑伟的精神世界,郑伟对它们感到深恶痛绝。

而陈可,这条在网络虚幻的时空里把眼泪抛弃在水里的聪明的鱼,因为她有着与郑伟同样空空的感受,她于是更加了解郑伟的感受。

长久以来,郑伟在找寻的不是一个舒筒那样深爱他的女人或是那份心甘情愿的付出,郑伟就是需要一个感同身受的伙伴,他在遇到陈可之后的感觉,他与陈可就如同寂寞空旷的荒野当中两匹孤独的小野狼,每个午夜都无奈地发出悲凉的嚎叫。

他们互相倾诉心声,互相讲述不同的感情的故事,然后一起分享撕裂一个即将愈合的伤口过后带来的更深刻的疼痛之后的快感。

又一个沉静的午夜里,陈可在屏幕上一行行地打出《至少还有你》的歌词,打完了一遍又打一遍,最后,大概累了,停下来,告诉郑伟,她又哭了。

从陈可第一次打这个歌的时候开始,每次郑伟看到她在这个聊天室里那么动情地演绎的时候,都不由自主地在心里为她搭建出一个舞台,灯光很柔和,可是依然模糊,音乐声慢慢从空气中流淌出来,空灵的音乐,在那个舞台上,总是不能准确地判断音响的方向,找不到声音传来的方向,叫郑伟一直觉得那只是多年以前一个女孩心中日夜担忧他、惦念他的时候流淌出来的心声,如今的音乐只不过是从那个人的心版当中转录出来的一盘录音带,在终止了爱情之后,那卷录音带早已经刻在了郑伟的心版上,所以那令郑伟感到空灵的音乐,其实一直在他的心中响起,然后升腾起来,一直回旋在郑伟在心中搭建的那个舞台上面。

那个舞台,在郑伟的头脑之中是立体的,特别分明,模糊的昏黄的灯光打在女歌手的身上,那个歌手,在一个圆形的舞台上,坐在一个高脚的椅子上面,话筒就矗立在她的面前,她双手捧着那话筒,闭着眼睛,深情地演唱着,歌手的齐肩的头发洒满她的纤瘦的肩膀上,那肩膀太瘦,她的锁骨很分明……

这就是郑伟在看到陈可在聊天室里疯狂演唱那首歌的时候心中感受到的一幅画面,这画面中的女歌手一次次在郑伟心中定格,只是依旧看不太清楚她的脸,郑伟用心去感受那舞台上唱歌的人的模样,觉得那应该是陈可的模样,没错,就是陈可。

然而,在一个郑伟忽然想起木子的天亮以前的短暂的黎明时分,郑伟翻出他从前为木子拍摄的很多很多的照片的时刻里,郑伟猛然之间发现,原来,那个在他心中的舞台上唱歌的并不是陈可,那分明还是木子。

郑伟开始愤怒,觉得那些照片令他讨厌,木子也令他讨厌,他受够了这种抓不住感觉的想念。那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折磨与煎熬。

郑伟决定了,不再为这个叫木子的女人牵绊,他要远离她,远离着莫名其妙的折磨。

她有什么了不起?她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是被我爱过,深刻地爱过那么一回而已,我可以爱你,有勇气那么投入地爱你,我也可以去爱别人,一样深刻地去爱。

郑伟这么想着,于是决定去爱一个什么人,爱陈可。为什么不是舒简呢?大概是因为郑伟已经了解了舒简对他的爱是明确的,而陈可,陈可对他的感情是未知的,郑伟已经习惯在未知的状态之下去付出他的爱情,然后等待一个结局。

陈可向郑伟谈起她的爱情,陈可说,她昨天晚上跟朋友在酒吧坐到两点钟,她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一直也没有得出结论。

郑伟好奇,问陈可他能否知道这个问题,他也希望获得思考的一个机会。

的确,长期以来,郑伟的思想都在经受不人道的折磨,他几乎几个世纪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思考一个什么问题了。陈可于是在电脑上打出来她所思考的那个问题。

“我不明白,为什么冬天走了,春天来了,而我的爱情却结束了。并且,没有任何理由地结束在好多人都在迎接爱情的到来的一个季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