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其并发症防治
18548800000029

第29章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本过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在现代高科技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外科技术,也是在传统外科技术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外科技术。LC遵循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过程。LC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其独特的技术和特征。它的特点是气腹显露、杠杆式操作、平面视觉、电外科分离和缺乏“手”的灵活性等。本章从LC的基本过程叙述腹腔镜外科的显露、止血、结扎和缝合等基本操作技术。

LC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手术治疗原则上并无差别,腹腔镜手术医生应有熟练的开腹手术技术和腹腔镜手术培训资历。在此基础上,掌握LC的基本程序和过程,下面重点介绍LC的基本过程。

(一)术前检查和准备

患者入院后,询问病史,常规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体重,同时进行全面身体检查。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基本化验和影像学检查。①血、尿、便三大常规检查,还要进行潜血试验、尿淀粉酶、血型和凝血酶测定。②肝功、肾功、电解质和血糖检测。③心电检查,胸透和B超检(肝胆胰脾及双肾)。怀疑胆管疾病或肿瘤时,有针对性作CT、ERCP或MRCP检查。明确术前胆囊良性疾病诊断,确定有无手术适应证。常规术前准备和术前谈话。清除脐部脏物。

决定腹腔镜手术应取决于下列条件:

(1)病史、术前检查和诊断。

(2)腹腔镜医师自身水平和技术能力。

(3)有无LC适应证。

(4)病人可接受中转开腹手术。

(5)设备、器械能满足手术。

(二)病人全麻、体位、消毒及医生位置

病人常采取仰卧位。垫放好电极板。按开腹胆囊手术常规消毒腹壁,应先消毒脐窝。LC无须剃除阴毛。静脉复合麻醉(手压上腹部以免胃肠胀气影响手术野)。再取头高15-20度,向左倾斜15度,以便充分显露胆囊三角区。术者位于病人左侧,一助在右侧,持镜者(二助)位于术者右侧。

(三)气腹针建立CO2气腹

脐轮上缘或下缘(统称A点、脐轮上缘)作长约1.2-1.3cm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术者和助手用巾钳提起肚脐两侧皮肤,用弹簧气腹针垂直穿入腹壁,当通过筋膜和腹膜时,有一个明显突破感,气腹机可提示腹腔压力低或进腹气流量大,说明穿刺针已进入腹腔。开始充气时应低流量注气,即l——2L/min,一旦证实气腹针在腹腔,患者能耐受气腹,即可调至高流量注气,5-20L/min。气腹成功的标志是腹部膨隆并叩鼓音,最好气腹压达到10mmHg以上,生命体征稳定,麻醉深度适中,肌松满意,无皮下气肿。

(四)肚部穿刺(A点)和腹腔初步探查

建立气腹成功后,行A点穿刺。提起肚脐两侧皮肤,助手右手持10mm锥鞘垂直或锥尖稍向上方从脐部切口旋转刺入,此点为盲目穿刺,应十分慎重,避免暴力入锥损伤腹内脏器,有条件也可用弹簧锥鞘,能防止误伤。当穿刺有突破腹膜感时应立即将锥退出入鞘,接上充气导管,保持气腹压。将腹腔镜放入鞘内边进边观察是否进入腹腔,以脐部为中点,可行360°旋转腹腔镜,观察盲穿和气腹针穿刺有无副损伤,探查整个腹腔情况,明确有无LC可行性。

(五)其他部位操作点穿刺

经上述腹腔镜初步探查后,决定行LC,再行各操作点穿刺。

B点(剑突下右缘位点):剑突下右侧2-4cm处切开皮肤、皮下约1.2cm,用10mm穿刺锥鞘向右、外、下方刺入,锥尖从镰状韧带右侧入腹腔。退出穿刺锥,此鞘为主要操作通道。

C点(右肋缘下锁骨中线位点):右肋缘下锁骨中线2-4cm切开皮肤约0.6cm,用5mm穿刺锥鞘刺入腹腔,此鞘主要为胆囊提钳通道。

D点(右腋前线位点):右肋缘下2-4cm腋前线处切开皮肤约0.6cm,用5mm穿刺锥鞘刺入腹腔,此鞘主要为胆囊辅助显露工具(冲洗器、提钳等)通道。

(六)解剖胆囊管、胆囊动脉

术者左手提起胆囊颈或壶腹部。助手用冲洗器往右推或挑压肝门区胃肠,充分显露肝门区。如胆囊周围有粘连,应先紧靠胆囊壁采用电凝和钝性交替分离方法,分离粘连,一般情况下很少有出血。术者应辨清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动脉间的解剖关系,如Catot三角区肥厚、粘连和炎症掩盖三角区时,不宜盲目去解剖胆总管,可根据胆囊壶腹与胆囊管的“漏斗”关系确定胆囊管,胆囊动脉不必刻意解剖以免损伤出血。

(七)钳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

明确和游离出胆囊管后,先于胆囊管近端施夹两枚钛夹,远端施夹一枚钛夹即可,切断胆囊管,用同样方法处理胆囊动脉。如胆总管不十分清楚时,应“漏斗”关系确定游离胆囊管,紧靠“漏斗”处理胆囊管。有时胆囊动脉不明显,可靠近胆囊壁用钛夹夹闭“条索状”组织后再切断,切忌电切离断“条索状”组织(可能含有血管),防止出血。

(八)分离胆囊

处理完胆囊动脉、胆囊管后,向上提起胆囊颈部,使胆囊与胆囊床有一定张力,电剥离钩沿胆囊床两侧凝切开胆囊浆膜(距肝缘0.5-1cm),沿胆囊床用电凝沟或电凝棒分离胆囊,尽可能保留胆囊床的纤维组织,以免伤及胆囊床下肝内的血管、静脉窦和小胆管,怀疑胆囊床上有管道时,应用钛夹切断,以免出血或引起胆漏。顺行分离胆囊困难时,可作逆行分离。将切除胆囊放置右膈下,无损伤提钳提夹胆囊床上缘,显露胆囊床并电凝止血,检查胆囊三角区,确定胆总管充盈良好无胆漏、损伤,确认胆囊管夹闭可靠、术野无出血。

(九)腹腔冲洗,放置引流

若胆囊分破,胆囊内结石和胆汁外漏时,均应进行冲洗,取出全部遗留在腹腔内的结石。引流管一般选用0.6-0.8cm直径的乳胶管为宜,前端有三个不同方向的侧孔,侧孔应小于0.09cm2。用长止血钳经D点戳入腹腔,再将经B孔放入的引流管从D孔拉出,引流管前端放入小网模孔,也可根据手术情况,经D点放置2-3引流管。

(十)取出胆囊

胆囊切除后可从A点或B点戳孔取出,从B点戳孔取出胆囊较方便一些,也可选A点,美容效果好一些。从B或A点鞘放入大抓齿钳,夹住胆囊颈部,拉出胆囊。一般小结石的薄壁胆囊可直接取出,壁厚或胆囊大结石的胆囊,将大血管钳伸入戳孔,扩开腹膜或筋膜,再拉出胆囊,必要时在胆囊内夹碎结石后再取出。如果怀疑胆囊肿瘤时,可将胆囊装入标本袋或手套内再取出,以防切口肿瘤种植。

(十一)放气、缝闭切口

腹腔内手术完毕后,退出腹腔镜和C、D点鞘,利用B、A点鞘活塞开关,放出气体,切记勿用力压腹部,防止戳鞘刺伤内脏。C、D点口小,无须缝合,可用切口胶带固定切口,也可采用“创可贴”直接粘合,取胆囊的穿刺孔以全层缝合为宜,以免形成切口疝,另一10mm穿孔仅缝合皮肤和皮下即可,可用切口胶带固定切口。

(王克成 冯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