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艺术的殿堂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渴望。这缘于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希冀。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起明,即便是身处落魄之境,也有一样让他至死不泯的情结,那就是对艺术的追求。他自我调侃地说:“咱是谁?咱他妈是艺术家!”其实,用不着他这样解嘲式地标榜,艺术家在人们的心目中本来就不低。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讲,当艺术和艺术家在我们的生活中处于低迷之时,也正是一个民族面临衰退之际。
但是,艺术应当是高尚的,甚至是纯洁的。或许也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对艺术家的行为也往往寄予厚望。我们无法容忍艺术家的龌龊,就像我们无法容忍艺术的虚假一样。因为从列祖列宗那里开始,我们就始终把艺术作为自己思想启蒙的一个重要部分了。时至今日,这样的趋势不是减弱了而是日趋加强。然而,让我们感到无奈甚至悲悯的是,艺术乃至艺术家的芜杂尚且不说,更重要的是,我们竟然对此熟视无睹,不仅没有产生隔膜,甚而有一种认同的架势。举一个事例,譬如当下相当盛行的针对艺术品和收藏品的鉴定活动,其中无不掺杂着让人无奈甚至令人愤慨的事情。本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却常常因为孔方兄的作祟,而陷入要么尴尬要么荒诞的境地。在外地是这样,在宁夏似乎更甚。这种事件发生的参与方,形成了一个交叉的链条,彼此相互作用,似乎也是一种多赢的结果。主办方既赚了吆喝,又能收到一定的效益,当然乐此不疲了;专家也一样,吃吃喝喝不说,还能扬一扬名声,荷包当然更会鼓起来,这样的美差,傻子才会拒绝呢;至于持宝人,甚至不乏辛辛苦苦几十载的人,手里的宝贝疙瘩,能让专家估个价,甚或再发一个鉴定证书之类的东西,即便是花几个小钱,那也是相当值得的。你看,这是不是一根链条?只要有这样的链条存在,如此这般的鉴定活动,也就不可能消失。
问题出在哪里?出在主办方和专家那里。一般而言,主办这样活动的主要目的,当然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最好了,也当然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没有利益的事,任何一个经济实体都不会主动去做。但正是因为利益的横冲直闯,使芜杂应运而生。本可以拒之于艺术殿堂门外的东西,也能够堂而皇之地进来了;本不应该贸然作出定论的东西,也能够盖棺定论了,如此等等。就专家而言,这种对艺术的亵渎行为,也同时是对自己职业操守的一种亵渎。这是最令人痛心的事情。我们甚至没有任何理由去指责持宝人,他们在其中充当的角色,不仅是尴尬和无奈的,也是最脆弱的。有谁不乐意使自己的东西成为宝物,那种价值的体现应该是多方面的。但后怕的是,所谓的价值不过是浮光掠影。试想,这对于他们来讲,该是多么大的伤害!
净化我们的鉴定活动,与芜杂产生隔膜,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正像一句针对动物保护的广告词说得那样,“没有交易,就没有杀害!”以艺术的名义进行的鉴定活动,虽然不可能让利益在其中消失,但若少掉了同样可以称之为交易的“潜规则”,芜杂永远是芜杂,艺术永远是艺术,那么,以上所陈述的最终都会成为对艺术的“杀害”行为,也便会寿终正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