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遗书
18572200000019

第19章 鱼腹浦“十万精兵”:先见之明,长远考虑(7)

二出祁山,我未听诸将之言,刚愎自用错攻陈仓,终因无功而返,且送了众多将士性命,我心中愧疚。此一役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让我时刻提醒自己:一意孤行必陷入困境,兼容并蓄才是为人、为帅的道理。

刚愎自用,害人不浅

二出祁山,错攻陈仓,是我之过,我刚愎自用,不但错过了对敌良机,而且断送了众多将士的性命,今回想起来心痛不已。刚愎自用真是害人不浅。

从近处来说,刚愎会限制一个人的发展;从远处来说,刚愎会断送一个人的前程。俗话说:“听人劝,得一半。”意思是多多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就能减少自己的失误,事业有成。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他人的意见,对自己的认识会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或修正,只要尽量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即便他是个很固执的人,也不会走上歧途,或不会在歧途上越走越远。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自己不知道,但别人会及时提醒他:你的目标错了,会导致错误的结果。这时候,如果不接受别人的建议,一意孤行,那么错误就将不可挽救。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坚持“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原则,要明白世上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只有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策略,才能处处掌握主动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刚愎者则恰恰相反,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常常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判断是完美无缺的,因而常常表现得骄横跋扈,一意孤行,他们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总是低估对手,这样就容易被表面的假象所蒙蔽,导致判断失误,遭到失败。此点让我孔明觉得脸红,而细想起来,历史上早有刚愎自用导致失败的事例。

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第二年,田忌和孙膑出兵援韩,孙膑采用不直接去救韩,而是去攻打魏国,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庞涓被迫放弃攻韩,赶回应战,孙膑认为魏军素来剽悍勇猛,轻视齐军,决定利用他们的这种刚愎心理,诱敌取胜。于是齐军假装怯场,向后退却,并采取逐日减灶的办法,迷惑敌人。庞涓追击齐军,到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三天中齐军的炉灶减少了大半。他认为齐军已逃亡过半,非常高兴,孙膑估计庞涓晚上会到达马陵这个地方,于是在这里设下埋伏,在路边的树上写上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字,命令伏兵看到火光就一齐放箭出击。庞涓果然在晚上进入马陵道,他们看到树上有字,就举火观看,还没看完,齐军已万弩齐发,箭如雨下,结果,庞涓被迫自杀,十万魏军全部被歼灭,齐军大获全胜。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庞涓的刚愎自用导致了他的死亡。

由此可见,刚愎自用真的害人不浅,不但使人听不进他人正确的意见,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而且使人盲目自大,常常会落入深渊。

走出刚愎的阴影

刚愎在某种程度上,跟坚忍不拔、执著勇敢有相似之处,所以我们应该仔细区分:哪种是刚愎,是应该消除的;哪种是执著,是应该发扬的。执著有利于成功,但是执著需要正确的成功观念作引导。只有在正确的成功观念引导之下,一个人的执著才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只要控制了刚愎,把刚愎引导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上,朝着这个正确的方向锲而不舍,奋勇向前,你就能取得很大的成功。

如果有人能够以清醒的头脑、智慧的明眸,把执著用到正确的地方,那么,这种执著不但无害,反而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因为,如果你对一个正确的目标执著不放,而且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恒心的话,那么,不用说,这种执著不但不会把你引入歧途,反而会让你走向成功。而对于刚愎,我们应该合理地加以改造,把它引导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上,在正确的方向之下,刚愎会成为一种执著。

总之,刚愎是一种自我封闭的心理特点,我们应该予以消除。下面介绍几种消除的方法:

一、虚荣心不要太强,应尽量听取别人的意见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常常告诉自己:不能事事由自己,也要考虑别人。一个人的才能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能虚心地听一听别人的意见,学习尊重别人的意见,肯定会对自己的认识有所补充和帮助。

对于刚愎者来说,要尽量去了解别人的所思所想,特别是要了解与自己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观点。这是克服刚愎的最好办法。如果你觉得别人似乎缺乏理智、蛮横无理、令人厌恶的话,你就得提醒自己:在他们的眼中,你或许也是如此。

二、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的看法

要理解别人,体贴别人。如果能够做到理解别人、体贴别人,那么就能少一分盲目。要善于发现别人见解的独到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多角度地看问题。如果截然相反的意见会使你大动肝火,这就表明,你的理智已失去了控制。假如有人坚持认为二加二等于五,你根本不会发怒,只是对他的无知感到哑然失笑。只有那些双方都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的事情,争论才会最激烈。因此,无论何时都要注意,别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怒不可遏。通过细心观察,你会发觉也许错误在你这一边,你的观点不一定都与事实相符。

三、扩大视野,可以避免刚愎

尽量去经历、去体验各种不同的人生。只有在经历了各种不同的人生之后,一个人才不会迷失在一个目标里,也才能选择一个正确的目标去奋斗。只有开阔了眼界,才不至于局限在一个观念中,才会接受别人有益的建议。另外还要不断地丰富知识,增长见识,这样,才不会固执己见。因为这时才能知道,自己的想法只不过是千千万万个人的所思所想中的一个,一个人对问题的看法总是避免不了局限性的,因而有时是会出现偏见的。

四、要有平等、民主的精神

平等、民主的精神的形成,前提条件是人必须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只有互相宽容,才能做到彼此间的平等和民主。而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之下,刚愎是很难存活的。别人怎么做,总有别人的道理,只要不违法,应该是允许存在的。只有有了这种宽容的心态,你才能与人平等相处,才能和人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是能够帮助你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的。

五、克服自己的心理定势,消除刚愎

要经常告诫自己:不要完全地、无条件地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第一感觉毕竟是不全面的。同时还要克服自己的刻板态度,学得态度灵活一点。只有这样,在时间、地点、人物发生变化的时候,才不会死抱着原有的看法不变。在生活中,如果都能摒弃盲目刚愎心理,善于倾听、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那么,我们就能避免失败和挫折,实现我们的目的,获得事业的成功。

六、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你才不会刚愎。因为目标越是暧昧不明,越容易自以为是,自己总是以自己的方法去证明自己是对的,结果,反而适得其反。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容易随波逐流,为了向别人看齐也跟着放弃己见。

七、正确看待他人

只有正确看待别人,才不会因为别人某时某地一时的表现而对他持不全面的看法。要增加自己的耐性,以开阔的心胸包容所有事物,多与不同性格、爱好的人接触,学习接受他人的长处,不要一味地坚持自己固有的观念,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取长补短,方能完善自己的人生。不要总是要求别人按照你的意见去做。对于善意的批评,要有接受的勇气,利用别人的批评,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有益的建议,更要虚心接受。

八、要多做调查研究

人类致命的弱点,就是容易犯自以为是的毛病。通过观察就能解决的事情,也要亲自作一番调查研究,这样就很容易地避免了刚愎。

控制刚愎和盲目以后的人,是一个会接受别人意见的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一个有着生命激情的人,一个有事业前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