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遗书
18572200000005

第5章 初出茅庐,一战立威:用自己的能力树立威信

威信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要用一句话加以概括,我以为:威信是权力的通行证。我追随刘备,尽心尽力出谋划策,刘备对我也很信任,给了我足够的权力,但我尚无寸功却骤忝高位,必难以服众。博望坡一役,从张飞的言语中就可以知道他的轻视与不服,我不怪他,只能怪我自己没有威信。

“隆中之对”让刘备对我的才学佩服得五体投地,顺理成章地便掳获了他的心。我的出现,犹如给了黑暗中行走的他一线希望、一丝光明。

在新野,我得到了贵宾般的待遇。刘备待我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共论天下大事。

按理说,我该是快活逍遥,因为得到刘备的器重。然而我深知,在那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光靠嘴上功夫绝对不行,只与高层来往,没有亲信或是对自己敬佩、景仰、信服的人是万万行不通的。因此,我急需一场战斗,一场酣畅淋漓、完美的胜战,来树立我在军中的威信,让所有不服我的人对我信服,让佩服我的人对我更加依赖,让关羽、张飞不再藐视我,要让他们尊敬我,俯首听命于我。虽然我知道要改变这一切并不容易,但我时刻注视着身边发生的一切,因为我自始至终认为,一切都要靠成绩来证明。

机会终于来临,曹操自任丞相、平定北方之后,聚集众武将率大兵南下而来。刘备对此惶恐不已,而我也暗自寻思,到新野后的第一个问题:面对南来的曹军,怎么办?以一千余兵如何抵挡十万之众?刘备见我神情严肃,着急地寻问我有何妙计。我很坦然地告诉他,征兵三千,由我带领操练。

对于我的提议,刘备欣然答应,并立即行动起来。从此之后,我夜以继日地加紧对士兵的操练,准备迎战曹操。

不久,曹操差夏侯率十万大军向新野杀来。刘备请我去商议对策。我心中早有打算,但恐关羽、张飞不肯听从号令。这是军中两员猛将,又与刘备是结拜兄弟,平日对我就不太恭敬,要调派他俩听从指令,必须依靠刘备。

我深知,这是一个让关羽、张飞信服我的绝好机会,为此,我要求刘备授我剑印以调度大军,有违军令者斩!

经过刘备的授权,我召集众将,按早已成竹在胸的计划部署兵力:云长带兵一千,埋伏在豫山,放曹军前卫,不要对敌。看南面火起,方可出兵攻击。

命张飞引兵一千,埋伏在安林背后山谷中,见到南面起火,便冲向博望坡,纵火焚毁粮库。

命关平、刘封引军五百预备引火之物,埋伏在博望坡后两边,只等天黑,敌军一到,便放火。

接着,我又从樊城调来和我关系比较密切的赵云,令其为前锋,与敌交锋,许败不许胜。

最后,我嘱刘备引一军为后援。

部署完毕,我令各将领依计而行,不得有失。失者,军法处置。

我在说失者,军法处置时故意加重语气,目的是想震住关、张两人。然并没有收到效果,关羽很不服气地质问我:“我们都有分派,不知军师你做什么?”我说:“坐镇本部,见机行事。”我话音未落,张飞冷笑一声说:“哼,我们去拼命,你在家闲坐,好自在!”

这分明是对我的挑衅,是对我决策能力、执行能力的质疑。我怒不可谒地举起剑印,“这是军令,违令者斩。”我的语气很强硬,因为我知道,该强硬时绝不能手软,该残忍时绝不能仁慈,这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在这一事件上,刘备和我站在了同一阵线,使得我的决策能得以彻底执行,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大败夏侯,也换取了关羽、张飞的尊敬和众将领的爱戴。从这件事上我深深地体会到:

威信要一点一点立起来

威信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要用一句话加以概括,我以为:威信是权力的通行证。

我追随刘备,尽心尽力出谋划策,刘备对我也很信任,给了我足够的权力,但我尚无寸功却骤忝高位,必难以服众。博望坡一役,从张飞的言语中就可以知道他的轻视与不服,我不怪他,只能怪我自己没有威信。

一个领导者仅掌握权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为自己树立威信。威信和权力是一个领导者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但凡事不可强求,成事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领导者在下属中树立威信同样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只能是一个长期的、一点一滴的慢慢积累的过程它是建立在领导者如何处理每一件事情、对待每一个下属的基础之上的。用刘备告诫刘禅的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来形容领导者威信的树立是非常合适的。

明白了这一点,领导者树立威信,在我看来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领导者要无私

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能有威。只有一心为公的人才可能受到下属的敬重,才能在处理问题上无所畏惧,才能在下属心目中建立威信。

二、领导者要说话算数

言必行,行必果。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的领导者不可能具有威信。

三、领导者要有不屈不挠的勇气和意志

毫无疑问,任何一项新的决策在执行过程中会有或多或少的阻力和压力,而作为领导者却不能轻易放弃,要把自己的决心和意志表现出来,不因为怕承担失败的责任就裹足不前,丧失信心。

四、领导者要明白威信不是建立在简单地命令基础上的

因为,提出问题不仅比简单地下命令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且,它还常常会激发一个人对于解决那个问题的积极性。

这最后一点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处在领导的位置就必须具备胜任这一位置的能力。树立威信,你的能力是最好的武器,下属之所以轻视你、不肯听命于你,是因为你初来乍到,他们对你还不了解,只要你在适合的时机恰当地露一手,就会犹如在一潭平静的水中丢一石子,一石荡起千层涟漪,让你的下属赞叹不已、心悦诚服。从博望坡一役,我还深刻地体会到,要成为一名让下属信服的领导者,就必须具备两大能力:决策力和执行力。

领导者应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

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是首先始于决策,最后成于决策。

博望坡一役,我战前的一系列安排,都属于决策,之所以取得以少胜多的佳绩,都在于决策的正确。

从现实来看,决策活动几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小到你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如买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菜、住什么样的房子等等,都需要通过决策才能使之一一得以完成和实现。

当然,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问题所做的各种决策,其复杂程度、难度、作用和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个人决策,更不能与领导者所做的决策相提并论。而对领导者而言,决策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领导者所做的正确决策,不仅可以使下属在做事前便“胸有成竹”,做到目标明确、方向清楚、情况了然;也可以使下属在做事情之中能“行动有力”,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人、奋斗到底;最后,才能如愿以偿,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

身为领导者必须具备决策能力,如此方能做好领导工作,当好“领头羊”。

然而,具备高超的决策能力,则必须懂得把握决策的科学规律、养成良好的决策习惯。以我自己为例,我在决策时通常会注意以下几点:

多方面征求意见

当面临一个棘手问题时,不但要向有经验者请教,而且还要考虑去询问那些没经验的人。一个没经验的人,往往会提出创造性的意见。

毫不吝惜地抛却枝节问题

我做决策最怕被过多的细节所干扰,因此必须坚决删除易于引起误解的细节,只把精力集中于几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充分地掌握全面情况

为解决一个问题而思考时,要从每一个角度审视它,翻来复去谈论它,直至挖出问题的核心,找到真正的实质。

对解决问题充满热情

热情应是领导者需具备的优良品质之一,决策时充满热情、迎难而上,更易把问题解决好,作出正确的决策来。

多想方案,进行筛选

决策不是一两个好的点子,而是对全局的整体谋划,多准备几个方案,择优而行,这才是正确的决策方法。

做事果断,有勇气

决策不仅需要正确的判断力,更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别是面对危机之时,要把握大局,果断决策,坚定地踏过去,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善于“想”,更善于“干”

在决策时,领导者不光是善于“想”的人,更应是一个善于“干”的人。决策的可行性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行动上,尽可能简单易行。注重可行性,领导者要能从“天上”回到“地上”。

掌握全面的情报

决策时领导者必须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信息是一切决策的关键。

除此之外还应做到“三快”:决策形成要快,决策方案实施要快,决策方案实施过程中的节奏要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决策往往也有时效性。

以上这些还很不足,只是我的经验之谈,我也曾就此询问过“凤雏”庞统,他对此却有另一番见解,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决策者应具备十项品德或称为十项能力,如使命感、责任感、忍耐性、亲和力、公平、热情、规划能力、洞察能力、劝说能力、创造能力,我觉得也很有道理。

总之,我认为任何一项成功的决策,都不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不会是决策者的“灵光一现”,决策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决策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提高执行力,做一个开明高效的领导者。

我这里所说的领导者的执行力,其实是指如何做一个开明高效的领导者,提高下属的执行力。

执行力对每一名下属来说,都是其必不可少的能力。如果说领导者是指令的发布者,那被领导者则是指令的执行者。假如下属不具备执行力或执行力很差,那即使领导具有再伟大的构想,再优秀的战略,也都将失去意义。

博望坡一役,如果没有刘备的支持授我以剑印,我想关羽、张飞等均不会准确、有效地执行我的指令,这是非常危险的,为了让身为领导者的你不至于遇到与我一样的情况,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则,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鼓励观点碰撞

鼓励“百家争鸣”的制度,一个领导者必须尽其所能获取好的建议,鼓励下属积极地提出建议,不但有利于决策,而且下属会因此更积极地执行。

二、随时准备得罪人

奖励出色的下属,惩罚表现不好的人,赏罚分明,能刺激下属更好地完成任务。

三、建立信任

决不低估“信任因素”:信任来源向下属展示许许多多优秀的品质,如才能、性格、勇气、忠诚、信心、无私、奉献和理解。获取下属的信任,他会对你言听计从。

四、言行一致

设身处地为下属着想,体会他们面临的困难和做出的牺牲。你关心他,他自然会对你好,会死心塌地的跟随你。

五、选择合适的执行人

选择下属执行自己的指令时,首先要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品德良好,是否具有完成任务的能力等等。

六、简明扼要

向下属简明地简述自己的指令,坚持要求每个人肩负起自己的那份责任,以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为完成计划而奋斗。

七、让形势决定战略

让下属保持灵活,切忌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这往往是危险的。

八、视下属为伙伴

“官大一级压死人”,切忌在下属面前摆架子,视每一个下属为自己的伙伴,你的平易近人,会为你赢取更多人情。

九、相信下属的能力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将任务交与下属,切忌做一个监视者,充分放权,下属会因此更积极。

十、以身作则

所有的下属都在观察你,下属总是从领导者身上得到启示。要下属具备良好的执行力,你必须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我看来,张飞、关羽、赵云、黄忠乃至魏延等将领的执行力,与我孔明有很大的关系,在我的观念中,我早将他们的执行力视为我自己的执行力,荣辱与共,得失相随,我们之间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我们是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