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遗书
18572200000009

第9章 联合抗曹:借人之力,图己之事(3)

周瑜得知消息,决心用火攻打败曹军。但是,时值冬季,江上多西北风,如果用火攻,不但烧不了曹军,反倒要烧了自家战船,周瑜为此坐卧不宁。我能察天文地理,早已测知冬至前后将会有一场大东南风出现,于是自告奋勇,要“借”一场东南大风,助周瑜一臂之力。

周瑜欣喜若狂,又得大将黄盖以死相助,以“苦肉汁”骗得曹操的信任。黄盖在东南风乍起之时,驾着十余只载满浇上了油和裹有硫磺等易燃物的干草的战船,在夜幕来临之际,迅速接近了曹操的战船。黄盖一声令下,点燃干草,十余艘战船在东南风的劲吹之下,犹如十余只火龙,直扑曹操的战船。

刹那间,江面上烟火冲天。曹操的战船连在一起,一船着火,几十只船跟着火,曹操的水军士兵大部分被烧死或溺死江中。火从江面蔓延到曹军岸边的营寨,岸边的曹营也变成了一片火海。

我方联军乘势水陆并进,曹操从华容道侥幸逃得性命,二十万大军损失殆尽。

赤壁一战,为以后的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火烧赤壁”千古留名。这里妙就妙在“借”东风上。没有东风,火要烧自家。巧借外力破敌方助自己是战争中经常用到的。

“借东风烧赤壁”与“草船借箭”虽形式不同,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势发挥。借力之效,在我看来,尤借他人之力为己所用为最佳。

我在隆中的时候有个邻居,我们叫他黄老伯,七十多岁,个头矮,人又瘦,但他每天早晨都在谷场一角打太极拳。初看太极拳软绵绵,柔弱无力。一天,一位少年路过,与众人一起围观,看着看着笑了起来:“那有什么用?一点力也没有。”几个熟知黄老伯“厉害”的邻居说:“那你与老伯比试比试。”少年牛高马大,臂力过人,又是轻藐一笑,嘴上却说:“不敢!不敢!”他说的“不敢”有双重意思:一怕打伤了老伯;二不屑与老伯动手。黄老伯为了宣扬太极拳的好处和威力,就说:“你来吧,没关系。”又说:“你有多大劲就使多大劲。”经一再激励、催促,少年就一下子猛冲向老伯,以为一下取胜。眼看一座高山迎面扑来,老伯侧身一让,同时抓住少年的一只手,顺势一拉,少年一下窜出一二丈远,站立不住,扑倒在地。这还是老伯用力有度,否则,少年要吃大亏。

少年起身红着脸说:“力大无穷!力大无穷!”黄老伯却说:“这是你自己的力,我只是借你的力让你跌倒而已。”

黄老伯借力使力,恰似风愈大船行愈快,这是一个常识,更是一种智慧。

比如在这次周瑜逼我“造箭”之时,如不用借术,那就只有等死的份儿了。

按规律办事,事半功倍

我的“鬼才”之举令人赞叹,但也并非是毫无底蕴的即兴之作,“草船借箭”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符合规律,并非是脱离实际的盲目行事。

生活是有规律的,一切事物都遵循自身的规律性,如果你想改变这些生活的规律,改变这些事物的规律,那就毫无秩序可言,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南辕北辙了。记得在学业堂读书时,我的老师黄承彦曾讲过一个这样的寓言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北方人想到南方的某地。

北方人备齐车马,收拾好行囊,然后便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驱车启程,在马蹄的“得的”声中一路向北驰去。

路上,北方人遇到了一个熟人,这个熟人见到他,很惊讶地问道:“咦,你不是要到南方去吗?怎么现在却往北走啊?”

北方人笑了笑说:“我有一匹好马,还有充分的准备,我的马夫技术又十分娴熟,我什么地方去不了呢?”

那个人听后,看着地面上留下的车辙,善意地指给北方人说:“你看,你的车马虽好,准备虽然充分,可是却把方向弄错了,这样走只会越走离南方越远啊!”

可是,任他怎么说,北方人仍是固执己见。于是,在一阵打马扬鞭的吆喝声中,北方人随同他的车马终于与南方背道而驰越走越远。

这就是“南辕北辙”的典故,此举无异于“拨苗助长”,所努力的和所要达到的,犹如缘木求鱼,背道而驰!

万事皆有准则,不能太出格。大禹治水的故事世人皆知,他吸取了其父的失败教训,改堵为疏,最终治住了大水的泛滥。还有许多家长倡导早期教育的“零岁方案”、“小太阳方案”等,都是根据人早期开发智力的可能性作出的一些总结,都是有限的。换一句话说,无论怎样开发,五岁的孩子是不可能成为大学士的,这就是生命的局限性。有学生在面临大考之时,总是打疲劳战,每天学习十四至十八个小时,结果越学成绩反越差。生活中南辕北辙的事例还有很多,我们不得不加以注意啊!

占尽渔利,坐得荆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寓言故事我八岁时,就已知道,并深谙其中道理。竞争之道不在于勇,而在于巧。当一群人在一起为一点利益相互较量时,你可以躲在远处,静观其变,从而借机从中获取渔利。暂退一旁,不意味着与人无争。真正的竞争高手,总是先看、后想、再行动。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庄子?山木》中的一则寓言的双关警句。其意是:蝉儿不知,有一螳螂,正伺机捕蝉;螳螂捕猎在即,心中快意;螳螂不知,一个黄雀即在其后,雀儿欲翅;又不知,有一孩童正引弓将弹。鸣蝉、螳螂、黄雀,他们忘乎在自己的眼前利益中,不知自己身后,大难即将来临。

这一寓言故事我八岁时,就已知道,并深谙其中道理。故事是警示目光短浅,没有深谋远虑者。欲为一方锋刃时,不思量更大的视域,以贪小利而吃大亏。处在损人位置上,不可不瞻顾自己之危。一心算计他物,就会招引别物来谋算自己,这是为臣的大忌,也是做人的大忌。而在我心中,捕雀人正如争战之英雄,我誓做捕雀之人。谁想正是我的这一年幼所学,竟让我在与曹操、孙权的争战中占尽渔利。不但实现了誓做捕雀之人的愿望,而且使刘备坐得荆州。

赤壁之战后,曹操大军败逃北方,留曹仁据守南郡,周瑜欲取南郡。

曹仁先分兵于夷陵,与南郡互相照应。周瑜几番损兵折将,均未能攻破城池。后周瑜强攻夷陵,得手后进兵南郡。南郡守兵出城迎战,大败溃散。周瑜率兵冲入城内,结果却是一个陷阱,曹军矢石俱发,周瑜损兵折将,狼狈逃走,自己左肋也受了伤。曹仁大胜,派人连续几日阵前辱骂挑战,周瑜使出一计:假装应战,故意于马上发怒大叫吐血,倒下地去。慌乱中被众人拥着退兵,然后叫军士传言自己已死。曹仁被眼前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多加分析,便在当夜去劫周瑜营寨,结果中了周瑜计谋,损失惨重。

当周瑜与曹仁争斗之时,我在江口按兵不动,每日操练兵马,养精蓄锐,隔山观火,等待时机。直到周瑜与曹仁斗得不可开交之时,我暗中谋算,令赵云率兵进占了南郡,捉到了曹仁掌管兵符的将官。我用曹仁的兵符,诈调荆州守城兵马前去救护曹仁,张飞趁机袭取荆州;我又差人持兵符到襄阳,诈称曹仁求救,守城军士不知是计,关羽未费吹灰之力又乘机拿下襄阳。

此一役中,我一石二鸟,占尽渔利,周瑜知我计取了荆州和襄阳,竟气得昏死过去,这不能怪我,只怨他周瑜谋算不如人,敌国相争,自危意识不强。唉!人生在世,胜败相继、安危平常,又怎能不多思量一些呢?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人要有忧患意识!”用更明白的语言来说,就是要有“危机意识!”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国家迟早会出问题。

《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他“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据说,酒池之大,可供三千人牛饮。商纣王与众妃子饮酒作乐,听的是靡靡之乐,跳的是北里之舞,男男女女裸露着身子,在酒池肉林之间戏笑追逐,整夜狂欢,一点也没有危机意识。结果,殷纣王被周武王所灭。

同样,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也必会遭到不可预测的横逆。记得投于庞德公门下之时,庞德公为让我明白“危机意识”的重要性,曾给我讲过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

有一只野猪对着树干磨它的獠牙,一只狐狸见了,问它为什么不躺下来休息享乐,而且现在没看到猎人!野猪回答说:等到猎人和猎狗出现时再来磨牙就来不及啦!

这只野猪就是有“危机意识!”

听完故事,我又问庞德公:“个人应如何把‘危机意识’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呢?”

庞德公遂对我说了以下这番道理:

首先,心理上要随时有接受、应付突发状况的准备,到时便不会慌了手脚。

其次是生活中、事业上和人际关系方面要有以下的认识:

——人有旦夕祸福,如果有意外的变化,我的日子将怎么过?要如何解决困难?

——世上没有“永久”的事业,万一失业了,怎么办?

——人心会变,万一最信赖的人,包括朋友、知己变心了,怎么办?

——万一健康有了问题,怎么办?

其实所有的事你都要有“万—……”的危机意识,预作准备。尤其关乎前程与一家人生活的事业,更应该有危险意识,随时把“万一”摆在心里。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以前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你的抉择将决定你今后的生活。因此,要想创造更好的将来,那么你必须在今天努力。不要等到面临困难之际才运用理智,而要运用理智来预测尚未降临的困难。

事前有远见,遇事再作深思熟虑,这就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隔岸观火,坐收渔利

兵法有云:“以治待敌,以静待哗。”是指在河的这边看对岸失火。比喻在别人出现危难时,袖手旁观,待其自毙,以便从中取利。使用此计的先决条件是“火”和“岸”:无“火”便无混乱局面可“观”,无“岸”相隔作为凭依也有风险。一般在自己不宜出战或无力出战之时,皆可采取“隔岸观火”之策。此计含义有三:一要能坐得住,不轻举妄动;二是坐看敌人受损;三是坐收渔人之利。

“隔岸观火,坐收渔利”用于竞争之道也是上佳之策。

“隔岸观火”有消极静坐收拾残局的含义,也有以静制动,顺势而为的含义。机会处处有,但追人脚步,怕永不能独占鳌头。惟有沉得住气,了解市场大势或发现前人未发现之良机者,才能一鸣惊人。

战国时期,秦惠王当政时,韩魏两国争斗不止。秦惠王想从中调解,但不知是否能得到好处。于是他召集大臣商议这件事。大臣的意见也不一致,秦惠王更拿不定主意了。

恰巧楚国的陈轸这时来到秦国,秦惠王早就听说陈轸智谋过人,是位贤才,于是设宴招待陈轸以示敬重。

席间,秦惠王问陈轸:“韩、魏两国争斗不止,寡人想从中调解,不知有无必要,先生以为呢?”陈轸没有直接回答秦惠王,而是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一次,卞庄子与其童仆赶路,发现两只虎为争食一头死牛而打得不可开交。卞庄子拔出剑来,想趁机刺虎,然而童仆却制止了他。”

“童仆说:‘主公息怒。为了独享这头牛,两虎必然相互争斗,争斗的结果必然是力气小的老虎被咬死,力气大的老虎也受伤,你再去刺杀那只受伤的老虎,不就轻而易举地获得了两只老虎吗?’结果正如童仆所言。”

“现在可以将韩、魏两国比作老虎,他们争斗虽然暂时不分胜负,但总有一天,一个国家要失败,另一个国家要衰落。等到这个时候再出兵不就一举两得吗?”

秦惠王禁不住拍手叫绝,酒杯也被震落跌碎了。他连声称赞道:“好!好!这叫坐山观虎斗。”

竞争之道不在于勇,而在于巧。当一群人在一起为一点利益相互较量时,你可以躲在远处,静观事态的变化,从而借机从中渔利。暂退一旁,不意味着与人无争。真正的竞争高手,总是先看、后想、再行动。

三气周瑜:以对方自身的弱点,攻其弱势

佛界有一对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副名联告诉我们,人就这么一辈子,做人要豁达大度。周瑜之所以为片言只字而气绝身亡,是因他目光短浅、心胸狭窄,从而不能做到豁达。可惜他是我的对手,我的这番道理是不会说于他的。

荆州刺史刘琦病故以后,我主刘备被众人推举为领导,占据了荆州诸郡。为了离间孙权和刘备的关系,曹操这个老贼表奏汉献帝封周瑜为总领南郡的太守。其实这只不过是个虚职罢了,因为荆州一直被刘备占据。但没想到一向自命不凡的周瑜会中曹操的奸计,居然厚着脸皮让鲁肃来索取荆州。

可怜我主忠厚老实,对鲁肃的到来竟然甚为慌张,我只得一番安慰:“主公不必忧虑,想我孔明号称卧龙,自比管仲、乐毅,这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我自有良策,您不必惊慌。”说完,我又嘱他:“鲁肃一提荆州之事,您只管大哭,剩下的事亮自有办法。”

果然,鲁肃倒很爽直,来后开口便索要荆州,我朝刘备使了个眼色,刘备会意,放声大哭。这一哭,让鲁肃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借此机会,顺势说:“当初吾主向吴侯借荆州时,答应取得西川便还。但仔细想想,益州刘璋是吾主之弟,乃同胞骨肉,若兴兵取他城池,恐被外人唾骂;如果不取,归还荆州,又何处安身?假若不还荆州与吴侯又过意不去。吾主进退两难,所以大哭。”

对鲁肃,我非常了解,他本是宽仁的长者,我几次计胜周瑜凭借的都是他。鲁肃见刘备如此哀痛,心中不忍,便答应了我顺势提出的延期归还荆州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