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18578100000044

第44章 以德报怨,才能真正化解怨恨

老子始终是主张道德的,与人有仇,对人怨恨,不是采取报复的态度,也不是容忍,是更高一点的大慈悲的态度,就是“报怨以德”,以道德来报怨。

——南怀瑾《老子他说续集·以德报怨的问题》

【精彩导读】

“报怨以德”是老子的思想,意思是,你对我不起,我不恨你,不报复你,反而对你好,乃至把你感化了。

到了《论语·宪问》,“报怨以德”变成了“以德报怨”:“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老师,别人打了我,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去感化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就是说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打回去才对。从这几句话看来,孔子对于老子的“以德报怨”思想虽然并没有反对,但他倾向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而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品性,在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方面比较薄弱。因为缺少同伴的交往,缺少交往技能的获得途径,孩子们之间也常常会发生一些没有目的的矛盾和冲突。而现在的家长教育孩子多是秉持孔子“以直报怨”的观念,就是俗话常说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教孩子受了欺负就要欺负回去,这对于还不能明辨是非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助长了他们内心的暴力因子。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九章里讲到了为什么要“以德报怨”:“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意思是说,重大的仇怨经过调解,一定还有遗留的怨恨。这样怎能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可见,教育孩子以德报怨,是帮助孩子真正化解矛盾、避免招致怨恨的最好方法。

【亲子诵读】

《灵峰宗论·阅阳明全集毕偶书二则》节选

君子小人,良知之体,未始不同也。一蔽于私而不能致,遂嫉功忌能,诬忠陷良,无所不至。吁,可哀矣。唯君子昭旷如太虚空,绝不与较是非,辩得失,故小人卒无所骋其毒,而陷溺未深者,犹可化为君子。一与之抗,则其去小人不能以寸,而玉与石角,玉必先敝矣。通此佛氏二无我观,妙旨泠然。孰谓世间大儒,非出世白茅哉?或病阳明有时辟佛,疑其未忘门庭,盖未论其世,未设身处其地耳。呜呼,继阳明起诸大儒,无不醉心佛乘,夫非炼酥为酒之功也哉?

解析:

君子与小人相抗,则君子往往遭害。所以,世间人常常说,好人不长寿,而不信善恶因果。其实,君子虽然为善,而我执未破。譬如一块美玉,其实质尚在,若美玉与劣石相碰击,那先损坏的必然是美玉。如果君子能够进一步修持,破除我执,就如同虚空一般,毫无实质,那么,任石头如何回旋,并不能影响虚空。君子胸襟广大如虚空,绝不与小人计较是非得失,则小人如何施展伎俩,也不能伤害到君子。谚云:德润身不危。以德报怨,实在是免除祸患的最佳法门啊!

【故事链接】

梁楚之欢

战国时期,楚国和梁国交界,两国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各自在空地里种了西瓜。梁国的亭卒非常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得非常好。而楚国的亭卒十分懒惰,不务农事,西瓜的长势就不好,与梁国的瓜田有天壤之别。楚国的亭卒们心生妒忌,于是他们在一个无月的夜晚,跑过境把梁国地里的瓜秧给扯断了。

第二天,梁国的亭卒发现此事非常气愤,将之上报给县令宋就,要求也去扯烂楚国的瓜秧。宋就说:“这样做当然很解气,可我们明明不愿意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还要去扯断别人的瓜秧呢?明明他人做得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我们和他们有什么区别呢?再说,这样做实在是太狭隘了。”人们觉得很有道理,就问他该怎么办,宋就说:“你们可以每晚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好起来。”梁国的人听了宋就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照做了。

过了一段时间,楚国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得一天好似一天,他们很奇怪,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是梁国人为他们浇的水,觉得非常惭愧,无地自容,并上报楚王。楚王听了之后,对宋就的品行非常赞赏,特备厚礼送到梁国,表示酬谢,并以示自责。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