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素书全鉴(第2版)
18579800000004

第4章 原始章关于立身成名的根本问题(3)

“礼”自古就是受人推崇的道德,人们一直将“礼”看得很重。《礼记·冠义》上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当然,封建社会的很多五花八门的礼数都是徒有其表,可以借鉴,却不值得极力推崇。但是,我们国家毕竟是礼仪之邦,所谓“礼多人不怪”,平时做个知书达“礼”的人还是不无裨益的。

“礼”是出自对人的敬重,而透过内心的倾慕和外在的尊崇表达出来。若对人没有那种敬重之心,即使表面的功夫做得再出色,那也都是假的,并不可说是礼,只能说是虚礼;相反,只要对他人产生敬重的心,不论你有否向人行“礼”,这已是真真正正的礼了!所以说,礼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最重要的是人的内心。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礼”,也正是由于忽略了它们,才使得家庭矛盾升级、朋友关系紧张……从而导致一系列隐患的产生。

《左传·僖位公三十三年》上记载,春秋时一个叫冀芮的人在田里锄草,他的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恭恭敬敬地用双手把饭捧给丈夫。丈夫庄重地接过来,毕恭毕敬地还礼后才用饭。妻子在丈夫用饭时,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着他吃完,收拾餐具辞别丈夫。这件事被当时晋国的一个大夫看见了,传为佳话。

《左传》上记载的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作为对“相敬如宾”这个成语的解释。在我们看来,夫妻间应该少些礼数,但是必要的礼数却能够增加彼此间的亲密度,使夫妻关系更加和谐。同样的道理,朋友、兄弟间倘若多一些礼数,也会使那些没必要矛盾的减少;上下级间倘若多一些礼数,也能形成一种融洽的工作氛围,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7

【原典】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张氏注曰】

老子曰:“夫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者,散也。道散而为德,德散而为仁;仁散而为义,义散而为礼。五者未尝不相为用,而要其不散者,道妙而已。老子言其体,故曰:“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黄石公言其用,故曰:“不可无一焉。”

【王氏点评】

道、德、仁、义、礼此五者是为人,合行好事;若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不可无一焉。

要想建功立业就不能五缺其一

【译释】

凡是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对于道、德、仁、义、礼这五种思想体系,都是不可或缺的。

道、德、仁、义、礼作为一种内心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既是做人之德,又是做事之器。我们常可以在生活中见到这么一种人,他们态度蛮横,行为霸道,恨不得将所有的好东西都据为己有,但他们又真正得到了什么呢?而且有道、德、仁、义、礼这五种美好品德的人,虽然他并未成心有意地去索取,但上天并不负于他,那些理应属于他的,以及他所得到的东西,都会尽其所用,伸手可及。

朱熹《朱子语类》中有云:“圣人之德无不备,非是只有此五者。但是此五者,皆有从后谦退不自圣之意,故人皆亲信而乐告之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人的立世之本,是任何代价都不能换取的。我们要做一个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人,就必须在内心深处具备道、德、仁、义、礼这几种美德,要时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仅追求虚名。

道德是人们生活及其行为的一种重要的准则和规范。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是具有个性的。但是,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因而就必须自觉地遵循社会的道德准则与规范。

然而,大千世界,世象纷繁,人们的处世态度,行为方式是迥然不同的。有的人豁达大度,有的人斤斤计较,有的人积极进取,有的人自暴自弃,有的人坚持正义,有的人颠倒是非……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很多,但都与他们道德品质的优劣有关。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应正确判断孰是孰非,不断提高道德品质的水准,自觉地加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

曾国藩是个不折不扣的书生、文人,但后来由于形势需要他做了湘军的统帅,但很快就适应了,而且做得比当时所有的专业军事将士要好,其原因就在于他的人格修炼。

大事业只能是人格完美的人才能担当得起。要立志做大事业,只靠技能不行,还要注意人格的修养。

东汉时,羊续在南阳做太守。南阳这个地方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农业和畜牧业非常发达。由于这里的人民生活富裕,社会风气难免奢侈浮华。特别是地方官府中请客送礼、讲究排场、讲吃讲喝的风气尤为严重。看到这种情况,羊续十分不满,他决定要移风易俗。但要改掉一些不正之风,必须先从官府和为官者入手。羊续觉得还是先从自己这个太守做起比较好。

一天,郡里的郡丞提着一条很大的鱼来看羊续。他为了让羊续收下他的鱼,就说这条鱼不是买的,也不是向别人要的,而是自己在休息的时候从白河里钓上来的。接着他还向羊续介绍了南阳的风土人情,并极力夸赞白河鲤鱼味美可口。他还说,自己绝不是拿这条鱼送礼,而是出于同事之间的感情,让新来的羊续尝一尝。羊续听他说了这么多,但还是决定不收他的鱼。而郡丞是无论如何都不把鱼拿回去。他说:“太守您要是执意不收,那就是看不起我,我从此以后也不会和你共事了。”羊续盛情难却,只得将鱼收下了。

郡丞走后,羊续拿起鱼来看了一会儿,就吩咐家人用麻绳将鱼拴好,挂在自己的屋檐下。

几天后,郡丞又来看望羊续,手里提着一条比上次更大的鱼。羊续一看,很不高兴,就说:“在南阳这个地方,除了我以外,你的官位最高了。你怎么好带头给我送礼呢?”郡丞听了,轻轻地摇了摇头,还没来得急说什么,羊续就从屋檐下拿出晒干了的鱼,说:“你看,上次的鱼还在这里,你一起拿回去吧!”郡丞一看到风干的鱼,脸马上红了,他转身就离开了羊续的家。

从此,南阳再也没有人给羊续送礼了。

南阳的百姓听了这件事后,都很高兴,纷纷称赞新来的太守廉洁不贪。有人还给羊续取了个“悬鱼太守”的雅号。

时刻加强自己道德品质的修养,你就能获得周围人的关注与理解。

加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首先要自尊自重,要明确社会的准则与规范。只有形成自我反思、自我塑造的自觉性,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解剖,自我洗涤,从而达到完善的境界。

加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还应当从民族精神和伦理文化中汲取养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伦理文化造就了众多的道德品质高尚优秀的人物,他们重气节,轻私利,轻富贵,甚至轻生死,如:司马迁秉笔直书,不避灾祸;关天培抗击侵略,舍生忘死;刘胡兰面对铡刀,大义凛然……他们的高风亮节,不正是我们道德修养的典范吗?然而当我们在这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境时,还应想想那些哲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奇迹总是在厄运中产生的”,“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这是中外哲人从无数事实中提炼出来的哲理,这些对我们怎样在挫折和困境中优化自己的道德品质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8

【原典】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张氏注曰】

盛衰有道,成败有数;治乱有势,去就有理。

【王氏点评】

君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国昌盛,尽心而行;君若无道,不听良言,其国衰败,可以退隐闲居。若贪爱名禄,不知进退,必遭祸于身也。能审理乱之势,行藏必以其道,若达去就之理,进退必有其时。参详国家盛衰模样,君若圣明,肯听良言,虽无贤辅,其国可治;君不圣明,不纳良言,俦远贤能,其国难理。见可治,则就其国,竭力而行;若难理,则退其位,隐身闲居。有见识贤人,要省理乱道理、去就动静。

要通晓盛衰与成败的道理

【译释】

那些有名的贤人君子之所以事业有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都明白盛衰、成败的规律所在,掌握了这些规律可以很好地预见即将发生的事,从而为下一步的行动作出正确的决策,或者走,或者留,或者进,或者退,都可以从容应对。

这些事情看似容易,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清醒的头脑、足够的学识和阅历,更需要平日里细心观察和思考,不断地总结前人的经验,不断地实践,最后才有可能达到“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的境界。

什么是真正的学问

读《素书》是为了学习做人做事,但《素书》告诉你,真正的学问并不全在书本上。真正的学问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用通俗的话来讲,就像学生读书,先要把书通读,进入其中,然后把书读厚,从一个论题衍出另一个论题,从一个知识点发散出其他知识点,将知识融会贯通。然后再把书读薄,将其中的重点归纳整理出来,将众多的知识点汇聚到一起,抛弃其中熟知的、无用的东西,最后和现实相结合,最好能把世间的事物本质统统看透,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这样才算是学好了这一门课。

但是在这之前,如果自己的实践经验还不够,或是处于无知的状态,那又怎么可以去冒充已经通晓了大智慧呢?

《红楼梦》中有一个对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对世事都洞明、透彻了,这是真学问,对人情世故都通达了,那是大文章。一个人的修养若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很了不起的了。

错误和失败并不是百分之百一定的,只要懂得去总结整理,错误和失败也是一笔财富,而且可以向着成功转化。这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的道理。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所经历的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所经历的失败会远远多于成功,如果因此而自认为是个失败者,那就不免浪费了生活赐给我们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