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冰鉴全鉴(第2版)
18580000000014

第14章 刚柔第二(5)

一家皮货商订购一批羊皮,在合同中写道:“每张大于4平方尺、有疤痕的不要。”其中的顿号本应是句号。结果供货商钻了空子,发来的羊皮都是小于4平方尺的,使订货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经济损失惨重。

“粗心”、“懒散”、“草率”,这样一些评价送给生活中成千上万的失败者毫不为过。有多少人,包括职员、出纳、教师、编辑,甚至大学教授,都是因为粗心马虎而丢失了他们的工作。

相反,做事认真,则能帮助一个人获得成功。法国作家大仲马有一个朋友,他向出版社投稿经常被拒绝。这位朋友就来向大仲马求教。大仲马的建议很简单:请一个职业抄写人把他的稿子干干净净誊写一遍,再把题目做些修改。这位朋友听从了大仲马的建议,结果他的文章就被一个以前拒绝过他的出版商看中了。再好的文章,如果书写太潦草,谁会有耐心去拜读呢?

美国著名演员菲尔兹曾说道:“有些妇女补的衣服总是很容易破,钉的扣子稍一用力就会脱落;但也有一些妇女,用的是同样的针线,而补的衣服、钉的纽扣,你用吃奶的力气也弄不掉。”做事是否认真,体现着一个人的态度。只有那些有着严谨的生活态度和满腔热忱的、富有敬业精神的人,才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一定要尽心尽力做好。这样的人往往也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为自己打开成功之门。

1985年,卡菲里在西雅图维尤里奇学校当图书馆管理员时,有一天,一个四年级老师找到他说,她有个学生总是最先完成功课,他需要干点别的对他有挑战性的工作。“他可以来图书馆帮帮忙吗?”她问道。

“带他来吧。”卡菲里说。

不一会儿,一个穿牛仔裤和圆领衫、长着沙色头发的清瘦男孩进来了。

卡菲里向他讲述了杜威十进制分类藏书法,他很快明白了。然后,卡菲里让他看了一堆卡片,上面的书目都是逾期很久未归还的。但现在卡菲里怀疑这些书其实已归还,只是夹错了卡片和放错了地方,需要查找核实一下。

“这是否有点像侦探工作?”男孩眨着眼睛兴奋地问。

卡菲里说:“是的。”

他便劲头十足,像个真正的侦探似的干开了。

到他的老师进来宣布“休息时间已到”时,他已发现了3本夹错卡片的书。他还想继续把活干完为止。但老师说他得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她最终说服了他。

第二天早晨,他很早便来了。“我想今天把夹错卡片的书全找出来。”他说。到下午下班前,他问卡菲里,他是否已够格当个真正的图书馆管理员,卡菲里说这毫无疑问。

几个星期后的一天,卡菲里在办公桌上发现了一张请柬,是那个整理图书的学生请他去家里吃晚饭。

在那愉快的晚宴结束前,那位学生的妈妈宣布,他们全家将搬到附近一个地区。她还说,她儿子最舍不得的就是维尤里奇图书馆。

“今后谁来找遗失的书呢?”他问。

到他搬家时,卡菲里很不情愿地同他分了手。这男孩乍一看似乎很寻常,但他做事的那种专注和认真却使他显得与众不同。卡菲里万没料到的是,那个男孩日后会成为信息时代的奇才,他就是因创办微软公司而改变全世界的比尔·盖茨。

认真的精神,其实质是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做事细心、严谨、有责任心、追求完美和精确,是认真;做人坚持正道,不随波逐流,不为蝇头小利所惑,“言必信,行必果”,也是认真;生活中重秩序、讲文明、遵纪守法,甚至起居有节、衣着整洁、举止得体,也是认真的体现。认真就是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严格按照“真、善、美”办事做人,就是在别人苟且随便时,自己仍然坚持操守,就是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就是一丝不苟的做人态度。认真的人受人尊敬和信任,认真的人办事效率高过那些不认真的所谓“快手”。就是从效益上讲,由于认真而减少了浪费、重复劳动、返工等,无疑是给社会和自己增加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洛克菲勒是美国石油大亨,他的老搭档克拉克这样评价他:“他细心认真到极点。如果有一分钱该归我们,他要取来;如果少给客户一分钱,他也要客户拿走。”

洛克菲勒对数字有极强的敏感性,他常常算账,以免钱从指缝中悄悄溜走。他曾给西部一个炼油厂的经理写过一封信,严厉地质问道:“为什么你们提炼一加仑火油要花1分8厘2毫,而另一个炼油厂却只需9厘1毫?”这样的信还有:“上一个月你厂报告有1119个塞子,本月初送给你厂10000个。本月份你厂用去9537个,却报告现存1012个。其他570个下落如何?”类似这样的信据说洛克菲勒写过上千封。他就是这样从账面数字——精确到毫、厘,分析出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弊端所在,从而有效地经营着他的石油帝国。

洛克菲勒这种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是在年轻时养成的。他16岁时初涉商海,在一家商行当簿记员。他说:“我从16岁开始参加工作就记收入支出账,记了一辈子。它是一个能知道自己是怎样用掉钱的唯一办法,也是一个人能事先计划怎样用钱的最有效的途径。如果不这样做,钱多半会从你的指缝中溜走。”

附带说一句,洛克菲勒在公司的财务上是斤斤计较的,但是在向社会捐献慈善资金方面,他却十分慷慨。可见他的锱铢必较是一种经营管理上的认真作风,而非“守财奴”或“铁公鸡一毛不拔”。

认真地做事,认真地做人,这在今日这个浮躁的时代尤其需要我们身体力行。不要放纵自己的“粗心”和“不耐烦”的坏毛病。曾经有一位著名作家说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心尽力,一丝不苟。这是因为,究竟什么才事关真正的大局,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其实我们也不是很清楚。也许在我们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实际上却可能生死攸关。”一个质量不过关的轮胎会毁了一架飞机,一个标示错的标点会带来极大的财产损失,一个设计上的小小错误会使一座大桥塌陷……这样的教训太多了,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原典】

观人所忽,十有九八矣。

内刚柔往往被人忽视

【译释】

(从内刚柔这个角度)观察人往往被忽视,而且人们十有八九都犯这个毛病。

《冰鉴》从容貌识人,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容貌。曾国藩始终认为,唯有外在的相貌和精神内质结合,才能全面地认识一个人。

相貌是实在有形的,而精神是无形的;相貌是相对静止的,而精神是流动变化的;实在的、静止的事物易于了解,虚幻的、流动的东西难以知晓。因此,考察人,只注重外貌的非常多,看见外表清秀出众的就以为是才能出众的人,看见貌丑质朴的就以为是没有德行的人。荀子说:“古代的桀、纣,身材高大、外貌俊美,是天下相貌最超群出众的;而且他们敏捷有力,能与百人相敌。但是却身死国亡,成为天下的奇耻大辱,后代的人谈到恶人,必定拿他们作例证。”

《庄子·德充符篇》写道:“卫国有一个相貌丑陋的人叫哀骀它,与他相处的女人却都因爱慕他而不想离去。有一个妇人见到他之后,就向父母请求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还不如做哀骀它先生的妾。’这样的妇人已经十几个了而且还在增多。哀骀它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君主的地位而能拯救他人于死地,没有聚集大量的财物而能使别人吃饱肚子。尽管他的面貌丑陋得使天下人吃惊,才智也超不出常人多少,但是无论男女都乐于接近他。”

可见,长得俊美的不一定有德能,长得丑陋的不一定没有德能,这已是很明显了。

通过相貌和表情来了解人,仅仅是“识人”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是,把它绝对化,把“识人”变成以貌取人,就会错过人才,乃至失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