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冰鉴全鉴(第2版)
18580000000003

第3章 神骨第一(2)

同这种体型的人接触,你往往可以享受到对方开放而浓郁的人情味。这种人日常十分活跃,一旦被人奉承时,任何事情均愿代劳,虽然本人口头上说“很忙”、“很忙”,事实上终日享受着忙碌的乐趣。这种人偶尔也会忙里偷闲,是有情趣的可爱的人。

这类人一般会兼有开朗、积极、善良、单纯的多重性格,且活泼、幽默;另外,这种人兼有稳重却焦躁的正反两面的性格,特别表现在欢乐和苦闷的时候。而这些,正是躁郁质特征的外在表现。

这类人通常适于从事政治、实验工作或临床医师,容易出类拔萃,且因具有天赋敏锐的理解力,凡事有迎刃而解的处理能力,但他们对事情的思虑缺乏一贯性,言谈间极易因轻率而失言,并且自恃高大,喜欢干涉对方。

这类人是开放的社交人士,因此,如果你和这类人或这种上司交往的话,在你们初次会面的一刹那,即能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但这类人喜欢照顾别人,这份关怀天长日久容易演变成压迫似的形态。

3.瘦瘦细条的形态——神经质

一提到神经质型,人们都会自然地想到脸色发青、细长的身体线条,具有知识分子的风范。其实,不仅神经质的人有这种特征,从另一个角度看,具有男子气概、豪放磊落而胖墩墩的人,也有神经质的倾向。

这类人最大的特征是任何事情都归咎到自己身上。带有强迫性格,喜欢自寻烦恼,以至于自己想要诉说的苦衷难于表述,结果被人把责任强加到自己的头上。

这种类型人最大的特征是心情不安定,情绪容易失去平衡,且容易心乱,不开心。其实这种性格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性格,这种人是生活态度非常慎重的人。他们如果从事艺术性的工作,大多可以取得别人做不到的成就。

4.略带纤瘦但体态结实的形态——偏执型

这类人略显纤瘦,但体态结实,自我意识特别强烈,且很固执,对任何事情都喜欢挑战。有强烈的信念,充满信心,不论遇到怎样的苦境,都秉持成功的目标去努力。

强烈的信心加上判断灵敏,做事果断,在商业方面实在是前途无量。相反,当这种人误入歧途时,就会变成强制、专制、高傲、猜忌、蛮横,且表露无遗。一旦一个念头缠在脑子里,想要更改非常困难。

具有如此体型的人,他们在事业和做人方面都缺乏应有的性格魅力,但他们是有能力且可能具有相当权力潜质的人。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即使是别人跟随他们、迎合他们,他们同样还是会和别人保持心理上的距离,他们在家庭生活中也可能是个孤家寡人。

与这类人交往时,绝不可与他们形成对立,这种人具有抗争性和攻击性,他们的偏执,会让他们一直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直到被别人认可为止。

5.纤瘦型有影子的形态——分裂质

纤瘦型体态者,虽然外表似乎瘦弱的样子,实质上是很难应付的人。若为女性,性格刚烈,一旦发怒,后果将不可设想。

与这类人交往时,应该了解他们神经纤细并且本性善良,是对生活采取慎之又慎态度的人,但他们性格上的犹豫不决和意志薄弱,容易产生气馁心理。

这类人对无关紧要的事固执己见、怪癖、不变通、倔强,并且表情呆板,在没下决心之前用行动来决定,这就是纤瘦人的缺点。这种人的优点是对文学、美术、艺术等兴致盎然,且对流行有敏锐的感觉。纵使拿出自己的财产,也要尽力为大众服务。

以上几种关于以体型窥探内心的途径,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不能一概而论,它因人而异,学会正确地使用它,在观察人物时才不至于陷入误区。

【原典】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透过双眼可以看到整个人的精神状态

【译释】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几乎都集中表现在两只眼睛上。

人们常用“双目炯炯有神”来描述一个人精力旺盛、机敏干练。“目”与“神”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按中医理论,眼睛与肝和肾是相通相连的。一个人肝有病变,从眼睛就可以看到一些征兆。如果一个人双目有神,精光暴露,熠熠生辉,表明肾气旺盛,身体状况良好,是健康的标志;反之,则表明精神状态不佳,缺乏活力,难以集中精神工作。

曾国藩认为,眼睛与人的感情、内心活动等都有联系。血气运行为精,透过眼睛可以准确把握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痛等各种感受,都会从眼睛中流露出来。甚至人的智愚忠奸,都能通过眼睛看出一点名堂来。

因此,眼睛是观察一个人各种能力、品质的窗口。“一身精神,具乎两目”,就是《冰鉴》对上述思想的一种纲领性的总结。

关于人的眼睛,先哲孟子也曾说过一段话,大意是这样的:“观察一个人的善恶,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因为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正,眼睛就明亮;不正则昏暗。听一个人说话时,注意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的善恶能往哪里隐藏呢?”

还有人说:人在与外界事物接触的时候,他的神情集中表现在眼睛上。心正,注意力集中,眼睛就明亮;心不正,注意力分散,眼睛就昏暗。由此看,一个人的心邪与心正是隐藏不住的。说话可以欺骗,但眼睛是不能够弄虚作假的。

观眼神识人,就是通过观察人的眼神来认识人的内心。诗人公木在《眼睛》中这样写道:“婴儿的眼睛是清澈的,青年人的眼睛是热烈的,中年人的眼睛是严峻的,老年人的眼睛是睿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会隐瞒更不会说谎。愤怒飞溅火花,哀伤倾泻泪雨,它给笑声镀一层明亮的闪光。”目光是意志的体现,眼睛是心境的流露。在人际沟通中,敏锐的目光能捕捉对方的神态表情变化,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

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似秋水、若明星,像一汪清泉中游动着的小蝌蚪,游来游去。在这双亮闪闪的眼睛里面,透露着灵魂深处的情与怨。

如果你静下心来,用自己的眼睛去细心地观察另外一双眼睛,你一定不难发现这双眼睛中透露出的正是对方内心的思想和情感。人们常常将眼睛比喻为心灵之窗,这种比喻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两个人如果是第一次见面,不用说,双方都要先将对方打量一番。打量的目光,第一个捕捉的对象就是脸,而在脸上第一个捕捉的对象,就是双方那双亮闪闪的眼睛。眼睛中的神采如何,眼光是否坦直、端正等,都可以反映出对方的心地、人品、德行、情感。

在生活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眼睛,而从眼睛中闪烁出来的光芒,也会带着不同的寓意,流入你的眼中。实际上每一双眼睛,都在无声地叙述着心声。

躲闪对方目光的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怀有自卑感,性情懦弱。

如果是一对恋人,那么躲闪的目光则有另一种含义,表明他(她)由于倾心于对方而感到紧张或羞怯。

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在他的《旅途随笔·一个车夫》中写道:“我借着灯光看小孩的脸,出乎我意料之外,那完全是一张平凡的脸,圆圆的,没有一点特征。但是当我的眼光无意地触到他的眼光时,我就禁不住大吃一惊了。这世界里存在着的一切在他的眼里都是不存在的。在那一对眼睛里我找不出一点承认任何权威的表示。我从没有见过这么骄傲,这么倔强,这么坚定的眼光。”巴金以作家特有的观察力,在无意中躲开了对方的目光,但是又在无意中触到了对方的眼光,这个事例说明,躲闪的目光实际上是躲而不闪,躲中有闪,闪中有情,闪中更有新意。

注视的目光,依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种族与民族,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在我国,不大熟悉的人之间交谈,目光下垂,回避接触,是一种礼貌的表示。而在西方则恰恰相反,被认为是一种轻视、傲慢、不尊重的表现。

目光斜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中国古人所云,眸子不正则心术歪也;另一种是指并不相识,或不大熟悉的人之间的一种情况。

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言”、“二拍”的《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眼孔浅时无在量,心田偏处有奸谋。”心田之偏,藏于脏腑,何以知之呢?在古人看来,两眼歪斜,心术不正。

在作家的笔下,对眼睛的描绘就更为生动了。美国著名的作家杰克·伦敦在作品《一块牛排》中出色地描述过这样的一个人:“他简直像个野兽,而最像野兽的部分就是他那双眼睛。这双眼睛看上去昏昏欲睡,跟狮子的一样——那是一双准备战斗的眼睛。”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春潮》中也描述过一双强者的眼睛:“那双亮得几乎变白的大眼睛现出冷酷的迟钝和胜利的满足的神色。只有鹞鹰用爪撕裂一只落在它爪子中的鸟儿时,才会有这样的眼神。”

我国当代著名画家范曾在他的中国古代人物作品中,润绘出一双双高傲、狂放、深沉、凝重的眼睛,观之给人一种可敬可畏之感。这支大笔画出了中华民族精英的风采:威严、神圣、不可侵犯。欣赏之余,的确可以感受到一种激情,一种勃发冲击、怒吼狂奔的激情。

【原典】

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开门见山观文人神骨

【译释】

要看清一个普通人,须先看其形骸,而观“文人之相”就必须先观察他的“神骨”。所以本书“开门见山”,把“神骨”问题作为第一篇。

曾国藩对读书人极度推崇,特意将“文人”与其他人员如工、农、兵、商区别开来,明确提出“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

文化人,这里指儒士,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勤学习,爱思考,比他人智邃、细腻、敏锐,也更复杂、神秘、诡奇,这样就有寒酸、邋遢、文弱等多种变化不定的复杂表象,思想行为上也深受儒、道、佛等多种文化的深刻影响。对于他们,“神”就显得特别重要。

至于文化人的“骨”与常人有多大区别,是一个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概念,因此,“骨”与“神”相比,就有莫测高深的神秘感。“骨”的神俊丰逸与“神”有分割不开的关系。古代文化人轻视体力劳动、远离体力劳动,锻炼的机会不多,与其他人相比,文人的“骨”可能多多少少有一点儿区别。

曾国藩曾在其日记中说,人的气质是先天生成的,本身难以改变,只有读书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古时那些精通相术的人说,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骨相。

读书是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骨相?至今还没有人证明,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

有人自卑,因读书而自信;有人浮躁,因读书而宁静;有人轻佻,因读书而深沉。刘向就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也。”说的就是有人愚鲁,因读书而明达。

曾国藩说过一句极为精辟的话:“书味深者,面自粹润。”意思是说,读书体味得深的人,面容自然纯粹、滋润。这句话不是一般人能说出来的,必须观察很多人,理解很多事,尤其是对事与事之间的关系有种透彻的领悟力,才说得出来。

读书体味得深的人,一定是心志高度集中的人。他的心地单纯、洁净,一切人世间的杂事、琐事和烦心事都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唯一吸引他的注意力的是书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境界,这境界构成了对外物的排拒力,于是他才能够守候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修炼、陶冶或者燃烧;由于他构筑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因此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安静而且祥和。

由于心志高度集中,读书人的精神和肉体得到不断的积聚,精气没有一丝一毫的涣散,一天比一天充实、丰沛和完善,久而久之,在他心中便养成了一股浩然之气,这浩然之气又作用于他的身体,使他的生活有序。所以,读书体味深的人,一定是身体健康的人。

读书体味得深的人,一定是淡于功名的人。要使一个读书人淡于功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多少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呢?人们读书总有一个世俗的目的,甘于读书的人实在太少了。人一旦有了功名心,就难以超脱,总是有这种或那种烦恼与忧愁。而这种情绪对一个人身体的损害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大,他又如何能“面自粹润”呢?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能有一点功名心,问题是要“淡”于功名,要放得开,看得远,以不影响人的心为度。

“面自粹润”,对读书人而言,是不可伪装的,必须火候已到,才能有这种体验,故意追求或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读书人若想达到“面自粹润”这种境界,就必须有读书的硬功夫,要在读书中有真心得和大体会。

曾国藩还说:“我并不希望我家世世都得富贵,但希望代代都有秀才。所谓秀才,就是读书的种子、世家的招牌、礼义的旗帜。”由此也可得知,对于读书人,曾国藩首先看重的是学问。有了学问的成功,才会有事业及道德修养的成功。

【原典】

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易辨,邪正难辨。

人之邪正最为难辨

【译释】

文人在研究、观察人的“神”时,一般都把神分为清明和愚浊两种类型。“神”的清纯与昏浊是比较容易区别的,但因为清纯又有奸邪与忠直之分,这奸邪与忠直则不容易分辨。

水有清浊之分,人有智愚贤不肖之别。古人就用“清”与“浊”来区分人的智愚贤不肖,《冰鉴》自然也会很重视“清浊”。中国古代哲学观有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同一的思想,相学的“清浊”就相当于从“人合于自然”的观点来评判人的行为举止,测知人的命运。

清,如水的清澈明澄,用在人身上,就是清纯、清朗、澄明、无杂质的状态,与人的端庄、豁达、开明风度相配,常与“秀”搭配,称为“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