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易全鉴(第2版)
18580100000025

第25章 复卦震下坤上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此卦上卦是坤,为地为顺,下卦是震,为雷为动。复卦与剥卦互为综卦。复是复归的意思。剥卦上九剥落后,就成为纯阴的坤卦,而复卦的阳爻又在下方出现,这样阴阳去而复返,使万物生生不息。

复:再,又。疾:疾苦,毛病。

本卦认为要恢复元气,必须根绝以往的错误。恢复中难免要犯错误,但必须及时改正并谨防一犯再犯;恢复时期往往吉凶难以意料,志士仁人应该坚定信念,为所当为,以迎接元气得以恢复的局面早日到来;至于那些执迷不悟逆潮流而动的人,绝不会有好下场。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复卦第一爻是唯一正向上伸展的阳爻,所以说不要因为有一些过失便走远了又折回、返回,毕竟不会有招致什么悔恨的事到来,因为它是吉利之起头、开始,象征着大吉大利的。

因为本爻有六四阴爻相呼应,又是阳刚回复的元始之象,所以说它吉利。

这一爻是说,阳刚君子,知过能改,前途吉祥亨通。

六二:休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六二是阴爻在下卦得中位,象征有柔顺中正之德,又与初九相邻成比,面对阳爻初九渐渐地升进,六二明智地顺时而退下休息,以适应阳爻初九,“动而以顺行”的升进规律。因而象传说“以下仁也”,是说六二下乘初九阳刚而得以安居的意思,当然吉祥。

这一爻是说,顺其自然,安守其分,择善而从。

六三:频复,厉,无咎。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六三是阴爻居阳位,不中不正,又居下卦“震”的上位,具有把持不定的特点,但六三这样做,也是由于所处的位置所决定的,有时不得不让阳爻升进,有时又想拒绝,是根据其自身所处的形势决定的,所以象传说“义无咎也”,也不算是什么大的过错。

这一爻说明,面对时代的潮流,应当做出正确的选择,不可一错再错。

六四:中行独复。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六四正处于五个阴爻的中间,得正,是复卦中唯一与阳爻初九相应的阴爻,中途返回,单独与初九相应,并且恢复其最初的位置,就是“独复”。但这一爻并无或吉或凶的断语,因为阳刚新复。所以象传说“以从道也”,是说六四不是为了什么功利,而是为了道义。

这一爻是说,在恢复时期,要坚持原则,强调以大义为重。

六五:敦复,无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敦”即厚。

六五在外卦“坤”的顺中得中,因而,中庸柔顺。又在尊位,当此返复的时刻,象征笃守原则,返回正道的人,当然不会后悔。

象传说:这是六五能以中庸的原则考察自己,使自己完备。“考”有成与校的含义。

这一爻说明恢复必须择善固执。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上六阴柔不正,在复卦的极点,象征到最后还不能迷途知返,必然凶险,天灾人祸相继而来。这时如果有军事行动,会大败,累及国君,一直到十年之久,还不能讨伐敌人。

象传说:这是违反了身为国君的道理。国君指诸侯。

这一爻说明,大势已经到恢复时期,依然执迷不悟,必然凶险。

知错则改迷途当返

复卦在剥卦之后。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剥复相继,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自古已然。复卦正是借返回之象,来讲有了错误必须有所觉悟而改正的道理。这种思想对于君子来讲,无论是在个人修为还是处理政事上,显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知错能改,则为君子之道。有错不思改正,或者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恢复的原则,首先在于必须根绝过去的错误,重新回复到善道。恢复的法则,是在过失未严重之前及时反省改善,否则积重难返。而且,必须彻底检讨,周详策划,谨慎行动,不可重蹈覆辙,一错再错,以致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

其实,复卦所蕴涵的这种领导思想,无论是在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上,都有相切合的反映,人类的劳动创造,有劳役则有休息,劳而不息,就是铁打的汉子也吃不消,因为这样违反了“剥而复”之理。秦始皇统一天下不久,立即大兴徭役,盖宫殿,修陵墓,筑长城,劳而不息,天下骚然,终于在秦始皇死后不久,秦皇朝即土崩瓦解。秦始皇野心勃勃,他之所以称“始皇帝”,是想要让他的子孙相继,一世、二世、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但却料想不到国未二世即呜呼哀哉,子孙已无余类。想来这一代雄主在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人们曾责骂其子孙的不肖与无能,但是,亡国的种子却是秦始皇亲手种下的。劳而不息,征战无休,剥而不复,这是一种明显的错而不改、迷途不知返的做法。这种严重违背自然法则的行为,当然要受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

古往今来,真正有作为,能够被称誉千古的政治人物,几乎无一不具有知错能改的品质。因为这不但显示出他们较为崇高的品格,也显示出他们非凡的见识眼光和做事策略。

春秋时,齐景公有匹好马,养马的人照顾不来,就偷偷地把它杀了。景公很气,拿起戈要亲自杀了他。

这时晏子站出来说:“这样他不知道自己的罪就被处死,让臣下替君王来责备他,好让他知罪。”景公说:“好。”晏子拿起戈对着养马的人说:“你替我们君王养马而杀掉马,罪该死;你让我们君王因为马的缘故而杀掉养马人,罪又该死;你使我们君王因为看重牲畜、轻贱人民而让邻国的人知道,罪更该死。”

景公听了说:“你放了他吧!寡人已知不当之处了,不要因此而伤害了我的仁德。”

这些事例,以及其中所体现出的复卦精神,显然也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引以为师的。能够明于复卦之理,从而有自知之明,善于辨析事物的细微征兆,及早地审知不善以回复于正道,这显然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迷而知复,知错必改,又为生机种子的萌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避免了严重后果的产生。反之,迷不知复,则势必咎由自取,被追究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