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18609800000017

第17章 不温不火,行善积德——淡泊人生悠然自得(3)

年轻人听了,大为惭愧,从此虚心向人求教,画技果然突飞猛进。

眼高手低是年轻人的通病,凡事说得好,心气高,真要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优秀。这样的人不是没有才能,不是没有前途,只是他们的才能并没有他们想得那么出色。如果再不知道虚心的重要性,拒绝接受他人的意见,他们的前途自然也不会像自己想得那么远大。

就像故事中的禅师告诫年轻人要当一个茶壶下的茶杯,想要进步,最重要的是先把自己放低,你的眼光应该放在最高处,但你的心态一定要摆在最低处,随时接受他人的教诲,随时补充对自己有益的各种知识。没有人肯对一个高高在上的人说教,你的态度谦虚,别人才愿意指教你,你越真诚,越能得到真知识。同时,也不要随随便便对他人说教,也许你的意见根本没有实用价值,多听少说,谦虚的人都知道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西方一位哲学家说:“想要到达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有了一点成绩就飘飘然的人做不了大事。总以为自己的成绩多么了不起,就会限制住自己的目光,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想要做大事必须学会“手低”,善于做小事,把每一件具体的小事做好,以此去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正视自己、保持谦虚,这就是做大事者必备的心理素质。

7.喜忧无常,全在心境

勇于面对,无论喜悦、悲伤、痛苦、磨难……任何情绪都是财富,都可以通过心境转化为你想拥有的。

寺庙的古井旁有两个水桶,它们经常交谈。这一天,一个水桶对另一个水桶说:“你为什么如此不开心?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

那个闷闷不乐的水桶说:“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不幸的事。你看,我们进入井里,好不容易把自己装满,却又要立刻被倒空,到最后还是空荡荡地被晾在这里。”

发问的水桶说:“原来你在烦恼这件事,你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去想呢?我们每次都是空空地下去,然后装得满满的回来,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用这个角度去想,难道你不觉得很快乐吗?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烦恼?”

乐观的人总能乐观,因为他们把享受快乐当作一种习惯。法国有位喜剧演员说他每天都要对着镜子练习微笑。生活不就是一面镜子吗?你对着它哭,它就哭个没完;如果你笑着对待它,它就算有时耍脾气,最后总会笑着对待你。一颗乐观的心在任何时候都能陪伴我们圆满地走出困境。而且,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更有运气。

三条贪玩的鱼在涨潮时随着潮头涌上海岸,它们玩得兴起,退潮时忘记回家,被搁浅在有一点儿浅水的沙滩上。月光下,三条鱼像是听见了死神的脚步声,它们开始商量如何回到大海里。

一条鱼说:“等到下次涨潮,我们就可以回去,但在那之前,渔人就会发现我们,我们就要变成食物。不如我们鼓足力气,一点一点跳回大海。”

另一条鱼说:“我想我们没有那么好的体力,我看那边有块礁石,不如我们藏在石头缝里,躲过渔人,等到涨潮时就可以回家了。”

第三条鱼说:“算了,算了,我们这么倒霉,不可能回到大海里,只能在这里等死了!”

那两条鱼没有理它,一条拼命打滚,跳回大海;另一条藏进石缝,等到第二天涨潮,回到了海里。第三条鱼直挺挺地躺在浅水里,第二天被早起的渔人一把抓住。

乐观和悲观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还会决定很多事的走向。就像故事中的3条鱼,第三条鱼就是典型的悲观主义者,其他两条鱼都按照自己想到的办法,相信自己有机会活下去,只有第三条鱼干脆在原地等死。悲观的人放弃的不只是自己的快乐、阳光的心情,还有命运的主动权。

凡事都有两面性,即使在阴影中,也要相信阴影后面就是阳光,这才是乐观者的态度。一个人如果想要快乐,就要常常培养快乐的心境,只有这样的心境才能让人有积极的思维。如果你觉得人生是不快乐的,就更要努力去改变,为什么不尝试将阴影变为光明?将忧伤变为幸福?命运始终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8.自以为是,害人误己

有时,知错能改不是一种低头,而是一种昂首阔步。

有头驴子读过一些书,认识不少字,很多动物称赞它有学问,它就以为自己是动物中最有学问的,经常自以为是,对动物们指指点点,以炫耀自己的才学。

这一天,驴子遇到了一只夜莺,这只夜莺是森林里著名的歌手,它声音甜美,唱起歌来令听众陶醉不已。夜莺有礼貌地向驴子打了招呼,驴子说:“夜莺啊,我早就想和你说话,你是这森林里最有名的歌手,但在我看来,你唱歌也不是十全十美。”

夜莺欢快地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歌手,不过我也很想知道自己的缺点,如果你愿意就给我提提意见吧!”驴子一本正经地说:“我认为你唱歌的确不错,可是,你的声音没有公鸡洪亮,你听过公鸡打鸣的声音吗?如果用那种声音来唱歌,那该有多么震撼人心!我觉得你应该考虑拜公鸡为师,学习一下打鸣的技巧。”

听了驴子这番话,夜莺很客气地道谢,其他的动物都哈哈大笑。没多久,整个森林的动物都知道了驴子的这番“高论”。但驴子仍然以万事通自居,走到哪里都要指指点点。

自以为是的人常常让人哭笑不得,他们总以为自己是万事通,凡事看到了就要掺和进去,发表自己的一番“高见”。不过,这种人就像故事中的那头驴子,对根本不了解的事情说三道四,反而让人笑话。实际上,当他们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他们是在不懂装懂。他们说的话,只会被当作胡说八道,谁也不会重视。

章华永远记得年少时班主任上的一节特别的课。那一天班主任带领学生们课外活动,来到野外。那时正是麦收时节,老师对学生们说:“这麦田一望无际,但麦子的质量却不一样,有些麦子割下来是实心的,有些里边却是空的,这种麦子叫作稗子,你们知道麦子和稗子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们纷纷摇头,老师说:“你们仔细观察,田里的麦子有何不同?”

“有的抬着头,有的低着头!”有学生说。

“没错,那些低着头的麦子就是实心的,因为它们有内容,也有修养,它们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来自于大地,所以将头谦虚地朝向大地。而那些昂着头的就是稗子,它们没有内涵,却骄傲自大,所以将头朝向天空,唯恐别人看不到。你们今后一定要注意,不论有多大的本事,都要像麦子一样谦虚,否则,就会成为没有多大用处的稗子。”班主任说道。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想要得到真才实学,就要像麦子一样低下头,这样的人内涵才厚重。那些对事情一知半解便开始洋洋得意的人,也许有人会被他们那故作高深的外表蒙蔽,但他们却会在真正的行家面前露出马脚。

和人相处,我们更要有谦和的心态,术业有专攻,没有人能样样全能。每个人都有特长,在自己不擅长的方面,切不可摆架子,要做到不懂就问,一知半解只会让自己更加无知。懂得了什么也不要急于表现,要做一个有学识并且有道德的人。品德若是与学识相辅相成,就像陈年美酒,越是沉淀,越是香醇浓郁,让人向往。